D开头的成语 (1785个)

761

斗鸡走马

成语拼音:
dòu jī zǒu mǎ
成语解释:
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成语出处:
《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762

斗鸡走犬

成语拼音:
dòu jī zǒu quǎn
成语解释:
同“斗鸡走狗”。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763

点金作铁

成语拼音:
diǎn jīn zuò tiě
成语解释:
见“点金成铁”。
成语出处:
清·朱之瑜《答野传书》之八:“尊作遵命僭笔改窜奉上,仍恐点金作铁,贻笑后人耳。”
764

当今之务

成语拼音:
dāng jīn zhī wù
成语解释:
当:当前;务:应该做的事。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凯传》:“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且筹策,计较府库,量入为出。”
765

独具只眼

成语拼音:
dú jù zhī yǎn
成语解释: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成语出处: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766

当家作主

成语拼音:
dāng jiā zuò zhǔ
成语解释:
作了家庭的主人。比喻对于分内的事务挑重担;尽心负责。也比喻人民有权力;有义务参加治理国家大事。
成语出处:
沙汀《风浪》:“申大嫂可以说是全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申大哥也事事听她安排。”
767

当家做主

成语拼音:
dāng jiā zuò zhǔ
成语解释:
当家:主持家务。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要当支书,就得认真地当家做主。”
768

多口阿师

成语拼音:
duō kǒu ā shī
成语解释:
指喜欢多话的人。
成语出处:
宋·圆悟《碧岩录》卷五:“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
769

大可不必

成语拼音:
dà kě bù bì
成语解释:
可:可以;必:肯定,必要。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770

夺眶而出

成语拼音:
duó kuàng ér chū
成语解释: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771

顶盔掼甲

成语拼音:
dǐng kuī guàn jiá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772

对客挥毫

成语拼音:
duì kè huī háo
成语解释:
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诗之八:“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773

多快好省

成语拼音:
duō kuài hǎo shěng
成语解释: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774

杜口结舌

成语拼音:
dù kǒu jié shé
成语解释:
犹言杜口吞声。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775

杜口绝舌

成语拼音:
dù kǒu jué shé
成语解释:
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否之簨》:“杜口绝舌,言为祸母。”
776

杜口绝言

成语拼音:
dù kǒu jué yán
成语解释:
犹言杜口无言。
成语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777

丢盔撂甲

成语拼音:
diū kuī liào jiǎ
成语解释:
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778

杜口木舌

成语拼音:
dù kǒu mù shé
成语解释: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779

吊拷棚扒

成语拼音:
diào kǎo péng bā
成语解释:
吊:悬挂;拷:拷打;扒:脱掉。把人绳绑吊起,剥去衣服严刑拷打
成语出处: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由你由你,既待舍死忘生,怕什么吊拷棚扒。”
780

丢盔抛甲

成语拼音:
diū kuī pāo jiǎ
成语解释:
见“丢盔卸甲”。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D开头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