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小大的成语 (272个)

121

刖足适屦

成语拼音:
yuè zú shì jù
成语解释:
刖:截断;屦:鞋。鞋,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
122

刖趾适履

成语拼音:
yuè zhǐ shì lǚ
成语解释:
,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刖趾适履,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123

知高识低

成语拼音:
zhī gāo shí dī
成语解释:
知道高低。指懂道理,识体,说话、做事有分寸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
124

照功行赏

成语拼音: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
成语解释:
按照功劳给予不同奖赏。
成语出处:
明 郭勋《英烈传》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协力同心,辅成事,所有富贵,我当照功行赏。”
125

主客颠倒

成语拼音:
zhǔ kè diān dǎo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轻重颠倒了位置。
成语出处:
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由此,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但这样一来,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颠倒。”
126

众流归海

成语拼音:
zhòng liú guī hǎi
成语解释:
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成语出处:
唐 杜甫《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127

亏占便宜

成语拼音:
chī xiǎo kuī zhàn dà biàn yí
成语解释:
指暂时觉得吃亏,将来能得到的好处
成语出处:
张平《抉择》:“哗众取宠、笼络人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吃亏占便宜……”
128

成语拼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语解释:
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错误。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惩而诫,此人之福也。”
129

成语拼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
器物派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屈才。
成语出处:
宋 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130

成语拼音:
dà hū xiǎo hē
成语解释:
同“叫”。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喝做甚么?’”
131

成语拼音:
dà jié xiǎo jié
成语解释:
桀:古代暴君夏桀。指程度不同,本质相同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桀也。”
132

成语拼音:
dà tóng xiǎo yì
成语解释:
异:差异。体相同;稍有差异。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天下》:“同而与同异,此之谓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同异。”
133

成语拼音:
xiǎo shòu dà zǒu
成语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棰则待过,杖则逃走。”
134

成语拼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用了。”
135

成语拼音:
dà hū xiǎo jiào
成语解释:
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叫,我去看咱。”
136

人不见人怪

成语拼音:
dà rén bù jiàn xiǎo rén guài
成语解释:
怪:责备,埋怨。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不见怪,加以原谅
成语出处:
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12回:“常言道:人不见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一为他们无知,二看卑职面上,您就恕过他们吧。”
137

人不记人过

成语拼音:
dà rén bù jì xiǎo rén guò
成语解释:
指地位高对地位低的过错加以原谅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3回:“你不必如此。人不记人过,饶恕你便了。”
138

成语拼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
成语解释:
惩:惩处。指稍加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错误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过借此戒,也叫你东家晓得点轻重,你们要告尽管去上告。”
139

成语拼音:
xiǎo xiá dà chī
成语解释:
好弄聪明而实际上很愚笨。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驱我令去,痴。”
140

杖则受,杖则走

成语拼音:
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成语解释:
杖:用棍子打。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菙则待笞,杖则逃。”
* 关于大小大的成语 形容大小大的成语 描述大小大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