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住的成语 (60个)
-
21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 成语拼音:
-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 成语解释:
-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 成语出处:
- 《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
22
纲提领挈
- 成语拼音:
- gāng tí lǐng qiè
- 成语解释:
- 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 成语出处:
- 明 宋濂《〈杜诗举隅〉序》:“一览之顷,纲提领挈,不待注释而其大旨焕然昭明矣。”
-
23
隔靴搔痒
- 成语拼音:
- gé xuē sāo yǎng
- 成语解释: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24
后发制人
- 成语拼音:
- hòu fā zhì rén
- 成语解释:
-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动手;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
- 成语出处:
- 荀况《荀子 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
25
举纲持领
- 成语拼音:
- jǔ gāng chí lǐng
- 成语解释:
- 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 成语出处:
- 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
26
见幾而作
- 成语拼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成语解释:
- 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
27
掎角之势
- 成语拼音:
- jǐ jiǎo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
28
简落狐狸
- 成语拼音:
- jiǎn luò hú lí
- 成语解释:
-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
29
攫戾执猛
- 成语拼音:
- jué lì zhí měng
- 成语解释:
- 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 成语出处:
- 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30
简明扼要
- 成语拼音:
- jiǎn míng è yào
- 成语解释: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31
掎挈伺诈
- 成语拼音:
- jǐ qiè sì zhà
- 成语解释:
- 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 成语出处:
-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
32
掎挈司诈
- 成语拼音:
- jǐ qiè sī zhà
- 成语解释:
- 掎挈:指摘;司:同“伺”,侦候;诈:欺诈。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掎挈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
33
举要删芜
- 成语拼音:
- jǔ yào shān wú
- 成语解释:
-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 成语出处: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
34
空手套白狼
- 成语拼音:
- kōng shǒu tào bái láng
- 成语解释: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成语出处: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
35
临机立断
- 成语拼音:
- lín jī lì duàn
- 成语解释: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成语出处:
-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临机立断,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
-
36
临机能断
- 成语拼音:
- lín jī néng duàn
- 成语解释: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成语出处:
- 《北史·樊子盖传论》:“子盖雅有干局,质性方严,见义而勇,临机能断,保全邦邑,勤亦懋哉!”
-
37
临机辄断
- 成语拼音:
- lín jī zhé duàn
- 成语解释: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
-
38
批亢捣虚
- 成语拼音:
- pī gàng dǎo xū
- 成语解释:
- 批:用手击;亢:咽喉,比喻要害;捣:攻击;虚:空虚。比喻抓住敌人的要害乘虚而入。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
39
挈领提纲
- 成语拼音:
- qiè lǐng tí gāng
- 成语解释:
-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 成语出处:
- 清·陶澍《重刻序》:“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挈领提纲,综核名实,法肃于庙堂之上,而令行于万里之外。”
-
40
敲诈勒索
- 成语拼音:
- qiāo zhà lè suǒ
- 成语解释: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成语出处:
-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 关于抓住的成语 形容抓住的成语 描述抓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