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错误的成语 (215个)
-
181
习非成是
- 成语拼音:
- xí fēi chéng shì
- 成语解释: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成语出处:
-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
182
习非胜是
- 成语拼音:
- xí fēi shèng shì
- 成语解释:
- 习:习惯于。错误成了习惯,反以为是对的
- 成语出处:
- 汉·扬雄《法言·学行》:“一卷之书,必立之师,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
183
淆混是非
- 成语拼音:
- xiáo hùn shì fēi
- 成语解释:
-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成语出处:
- 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184
献可替不
- 成语拼音:
- xiàn kě tì fǒu
- 成语解释:
- 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
185
淆乱是非
- 成语拼音:
- xiáo luàn shì fēi
- 成语解释:
- 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成语出处: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该大臣等相顾不发一策,事事仰劳神算,已属全无心肝,乃犹徇情掩饰,淆乱是非,致令外议沸腾。”
-
186
洗心自新
- 成语拼音:
- xǐ xīn zì xīn
- 成语解释:
- 自新:自己改正错误。清洗邪恶的心思,改过自新。比喻彻底悔改
- 成语出处:
- 宋·洪迈《夷坚丁志·谢花六》:“其党康花七者,家已丰余,欲洗心自新,佯为出探官军,密以告尉。”
-
187
以不济可
- 成语拼音:
- yǐ bù jì kě
- 成语解释: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
- 成语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
188
尤而效之
- 成语拼音:
- yóu ér xiào zhī
- 成语解释:
- 谓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
189
越凫楚乙
- 成语拼音:
- yuè fú chǔ yǐ
- 成语解释:
- 同一只飞鸿,有人以为野鸭,有人以为燕子。比喻由于主观片面,对于事物认识不清而判断错误。
- 成语出处:
- 南朝 齐 张融《门论》:“昔有鸿飞天道,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耳,鸿常一鸿乎?”
-
190
以观后效
- 成语拼音:
- yǐ guān hòu xiào
- 成语解释:
-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
191
掩过饰非
- 成语拼音:
- yǎn guò shì fēi
- 成语解释:
- 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 成语出处:
- 李广田《〈散文三十篇〉序》:“他们想占有一切,他们的手不用以创造,而用以掩过饰非。”
-
192
言寡尤,行寡悔
- 成语拼音:
- yán guǎ yóu,xíng guǎ huǐ
- 成语解释:
- 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 成语出处:
- 《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193
引火烧身
- 成语拼音:
- yǐn huǒ shāo s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 成语出处: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
194
一举两失
- 成语拼音:
- yī jǔ liǎng shī
- 成语解释:
- 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 成语出处:
- 《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
195
引咎自责
- 成语拼音:
- yǐn jiù zì zé
- 成语解释:
-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 成语出处:
-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
196
以五十步笑百步
- 成语拼音:
-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 成语解释:
- 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197
疑心生暗鬼
- 成语拼音:
- 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 成语解释:
- 指因为多疑而产生各种幻觉和错误判断。
- 成语出处:
- 宋 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必无此理,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切要议论。”
-
198
引以为戒
- 成语拼音:
- yǐn yǐ wéi jiè
- 成语解释:
-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 成语出处:
-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
199
勇于自责
- 成语拼音:
- yǒng yú zì zé
- 成语解释:
-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 成语出处:
-
200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成语拼音:
-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 成语解释:
-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 关于错误的成语 形容错误的成语 描述错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