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的成语 (1015个)
-
441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成语拼音:
-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
- 成语解释:
-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 成语出处:
- 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442
奉为圭璧
- 成语拼音:
- fèng wéi guī bì
- 成语解释:
- 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有价值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诗者,当字字奉为圭璧。”
-
443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成语拼音:
- fēi wǒ zú lèi,qí xīn bì yì
- 成语解释:
- 族类:同族人;异:不同。不是我们同族的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
444
非刑逼拷
- 成语拼音:
- fēi xíng bī kǎo
- 成语解释:
- 非刑:法律外的残酷肉刑。指使用残酷的肉刑进行审讯逼供
- 成语出处: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他非刑逼拷,打死平民,纳贿诈财。”
-
445
浮云蔽日
- 成语拼音:
- fú yún bì rì
- 成语解释: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成语出处:
-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
446
飞檐走壁
- 成语拼音:
- fēi yán zǒu bì
- 成语解释: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
447
复子明辟
- 成语拼音:
- fù zǐ míng bì
- 成语解释:
- 辟:国君。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 成语出处:
- 《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
448
隔壁撺椽
- 成语拼音:
- gé bì cuān chuán
- 成语解释:
- 见“隔屋撺椽”。
- 成语出处:
- 《雍煕乐府·点绛唇·妓者嗟怨》:“隔壁撺椽没忖量,更那堪不大量。”
-
449
官逼民变
- 成语拼音:
- guān bī mín biàn
- 成语解释: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
- 成语出处: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变’……‘劫富济贫’等旗号。”
-
450
官逼民反
- 成语拼音:
- guān bī mín fǎn
- 成语解释:
-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 成语出处:
- 清 魏源《圣武记》第九卷:“初教匪起事,皆以官逼民反为词。”
-
451
割臂盟公
- 成语拼音:
- gē bì méng gōng
- 成语解释: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成语出处: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452
固壁清野
- 成语拼音:
- gù bì qīng yě
- 成语解释:
- 固壁,谓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谓转移人口、物资,使敌无所获取。这是对付优势入侵敌人的一种策略。
- 成语出处:
- 《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
453
顾彼失此
- 成语拼音:
- gù bǐ shī cǐ
- 成语解释:
- 顾:照顾,照管。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 成语出处: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6卷:“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
-
454
高壁深垒
- 成语拼音:
- gāo bì shēn lěi
- 成语解释:
- 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
-
455
高壁深堑
- 成语拼音:
- gāo bì shēn qiàn
- 成语解释:
- 壁:营垒;堑:护城河,壕沟。筑起高深的营寨,深挖壕沟。形容加强防御
- 成语出处:
- 唐·杜牧《上司徒李相公论用兵书》:“若以万人为垒,下窒其口,高壁深堑,勿与之战,忽有败负,势惊洛师。”
-
456
隔壁听话
- 成语拼音:
- gé bì tīng huà
- 成语解释:
- 见“隔壁听”。
- 成语出处:
- 明·唐顺之《答王遵岩书》:“盖非特文章气节平生所劼力而事者,既于真性不切及所闻于经书师友与意见之所窥测,而自以为道者,亦竟如隔壁听话,全无交涉。”
-
457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成语拼音:
-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 成语解释:
-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458
割臂之盟
- 成语拼音:
- gē bì zhī méng
- 成语解释: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成语出处: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459
刚愎自用
- 成语拼音:
- gāng bì zì yòng
- 成语解释: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
460
顾此失彼
- 成语拼音:
- gù cǐ shī bǐ
- 成语解释:
-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 bi成语,bi的成语,带b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