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语 (1332个)

281

尔汝交

成语拼音:
ěr rǔ jiāo
成语解释:
尔汝:你。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的交情
成语出处: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鲍溶》:“与李端公益少同袍,为尔汝交。”
282

耳濡目击

成语拼音:
ěr rǔ mù jī
成语解释: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明 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283

耳濡目及

成语拼音:
ěr rǔ mù jí
成语解释: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284

耳濡目染

成语拼音:
ěr rú mù rǎn
成语解释:
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285

耳染目濡

成语拼音:
ěr rǎn mù rǔ
成语解释: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286

二人同心

成语拼音:
èr rén tóng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87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成语拼音: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88

耳软心活

成语拼音:
ěr ruǎn xīn huó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289

耳热眼花

成语拼音:
ěr rè yǎn huā
成语解释: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290

尔汝之交

成语拼音:
ěr rǔ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291

耳视目食

成语拼音:
ěr shì mù shí
成语解释: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迂书 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292

耳视目听

成语拼音:
ěr shì mù tīng
成语解释: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293

耳熟能详

成语拼音:
ěr shú néng xiáng
成语解释: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294

二三其操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cāo
成语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贫不陨获其心,穷不二三其操。”
295

二三其德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dé
成语解释: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96

二三其节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jié
成语解释: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297

二三其意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yì
成语解释: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298

二竖为虐

成语拼音:
èr shù wéi nüè
成语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299

二竖为灾

成语拼音:
èr shù wéi zāi
成语解释: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比喻疾病缠身
成语出处: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300

耳食之论

成语拼音:
ěr shí zhī lùn
成语解释:
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er成语,er的成语,带er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