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的成语 (800个)

321

鸿飞冥冥

成语拼音:
hóng fēi míng míng
成语解释:
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322

鸿飞冥冥,弋人何篡

成语拼音:
hóng fēi míng míng,yì rén hé cuàn
成语解释:
冥冥:高远;弋人:射猎的人;篡:非法获取。大雁飞向远空,猎人没法得到。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323

鸿飞冥冥,弋人何慕

成语拼音:
hóng fēi míng míng,yì rén hé mù
成语解释:
冥冥:高远;弋人:射猎的人。大雁飞向远空,猎人没法得到。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
成语出处: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论秦蜀》:“不然如两生、四皓、伏生之流,鸿飞冥冥,弋人何慕,肯摇唇鼓吻,自投于陷穽哉!”
324

魂飞魄荡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dàng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后水浒传》第六回:“那马上的官人,忽见楼窗中一位美貌妇人,生得标致非凡,不胜惊喜……那官人在马上,一时看得魂飞魄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说不尽百媚千娇,魂飞魄荡。 ”
325

魂飞魄散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326

魂飞魄丧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sàng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327

魂飞魄飏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shān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雪白玉体透帘帷,禁不住魂飞魄飏。”
328

魂飞魄越

成语拼音:
hún fēi pò yuè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
329

海沸山崩

成语拼音:
hǎi fèi shān bēng
成语解释: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二折:“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
330

海沸山裂

成语拼音:
hǎi fèi shān liè
成语解释:
海水沸腾,山石崩裂。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亦作“海沸山摇”。
成语出处:
明 张凤翼《红拂记 髯客海归》:“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
331

魂飞神丧

成语拼音:
hún fēi shén sàng
成语解释:
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
唐·裴铏《传奇·孙恪》:“恪乃惊惧,若魂飞神丧,良久抚二子一恸。”
332

海沸山摇

成语拼音:
hǎi fèi shān yáo
成语解释: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
成语出处:
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333

魂飞天外

成语拼音:
hún fēi tiān wài
成语解释: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形容惊恐到极点。
成语出处: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听说罢,魂飞天外,好教我心惊失色。”
334

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成语拼音:
hún fēi tiān wài,pò sàn jiǔ xiāo
成语解释:
魂:灵魂;魄: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335

鸿飞雪爪

成语拼音:
hóng fēi xuě zhǎo
成语解释: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用“鸿飞雪爪”谓世事变易。
成语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336

灰飞烟灭

成语拼音:
huī fēi yān miè
成语解释: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337

环肥燕瘦

成语拼音:
huán féi yàn shòu
成语解释:
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有其风韵。也比喻艺术作品风格流派各具特点,各擅其美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
338

胡肥锺瘦

成语拼音:
hú féi zhōng shòu
成语解释: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成语出处: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339

护过饰非

成语拼音:
hù guò shì fēi
成语解释:
掩护错误、文饰过失。
成语出处:
《清史稿 和珅传》:“和珅率对不以实,诏斥护过饰非,革职留任。”
340

横祸非灾

成语拼音:
héng huò fēi zāi
成语解释:
犹言横殃飞祸。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
* fei成语,fei的成语,带fei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