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的成语 (687个)
-
421
通衢大邑
- 成语拼音:
- tōng qú dà yì
- 成语解释:
- 同“通都大邑”。
- 成语出处:
- 清·王瑬《钞币议》:“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
-
422
通衢广陌
- 成语拼音:
- tōng qú guǎng mò
- 成语解释:
- 四通八达的宽广大路。
- 成语出处:
- 唐·牛僧儒《玄怪录·崔绍》:“二使者押绍之后,通衢广陌,杳不可知际,行五十许里。”
-
423
同气连根
- 成语拼音:
- tóng qì lián gēn
- 成语解释:
- 同气:指有共同的血统关系。比喻兄弟之亲,骨肉相连
- 成语出处:
- 苏雪林《玉溪诗迷·乙》:“喻她们为双桐,有同气连根的意思。”
-
424
同气连枝
- 成语拼音:
- tóng qì lián zhī
- 成语解释:
-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
425
铜墙铁壁
- 成语拼音: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成语解释:
-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
426
痛切心骨
- 成语拼音:
- tòng qiè xīn gǔ
- 成语解释:
-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
427
同气相求
- 成语拼音:
- tóng qì xiāng qiú
- 成语解释:
-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428
通前至后
- 成语拼音:
- tōng qián zhì hòu
- 成语解释:
- 见“通前彻后”。
- 成语出处:
- 《平妖传》第十一回:“先从左壁上起,将手捻定,通前至后,凡有字处,次等拂过,共一十三张。”
-
429
通人达才
- 成语拼音:
- tōng rén dá cái
- 成语解释:
-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
430
通儒达士
- 成语拼音:
- tōng rú dá shì
- 成语解释:
-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
431
通儒达识
- 成语拼音:
- tōng rú dá shí
- 成语解释:
- 见“通儒达士”。
- 成语出处:
-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
432
同日而道
- 成语拼音:
- tóng rì ér dào
- 成语解释:
- 同“同日而论”。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
433
同日而论
- 成语拼音:
- tóng rì ér lùn
- 成语解释:
- 犹言相提并论。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
434
同日而语
- 成语拼音:
- tóng rì ér yǔ
- 成语解释:
-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
435
同日而言
- 成语拼音:
- tóng rì ér yán
- 成语解释:
- 同“同日而论”。
- 成语出处:
- 《晋书·郗鉴传》:“及愍怀太子之废,可谓柔而有正。武秋失节之士,何可同日而言!”
-
436
痛入骨髓
- 成语拼音:
- tòng rù gǔ suǐ
- 成语解释:
-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437
通儒硕学
- 成语拼音:
- tōng rú shuò xué
- 成语解释:
- 犹言通儒达士。
- 成语出处:
-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
438
痛入心脾
- 成语拼音:
- tòng rù xīn pí
- 成语解释:
- 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 成语出处:
-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
439
同然一辞
- 成语拼音:
- tóng rán yī cí
- 成语解释:
-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
440
同时并举
- 成语拼音:
- tóng shí bìng jǔ
- 成语解释:
- 举:举行。在同一时间内进行
- 成语出处: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0章:“吴进攻河南前,曾与阎锡山……等相约同时并举。”
* tong成语,tong的成语,带to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