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
621
匪朝伊夕
- 成语拼音:
- fěi cháo yī xī
- 成语解释:
-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 成语出处:
- 《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
622
负德背义
- 成语拼音:
- fù dé bèi yì
- 成语解释:
- 犹言负恩背义。
- 成语出处:
- 《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申侯]今又以国媚楚,使子之君,负德背义,自召干戈,祸及民社。”
-
623
负恩背义
- 成语拼音:
- fù ēn bèi yì
- 成语解释: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
-
624
负恩忘义
- 成语拼音:
- fù ēn wàng yì
- 成语解释:
- 见“负恩背义”。
- 成语出处:
-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
625
纷纷不一
- 成语拼音:
- fēn fēn bù yī
- 成语解释:
- 各不相同。纷纷:多而杂乱。
- 成语出处: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纷纷不一。”
-
626
纷纷议论
- 成语拼音:
- fēn fēn yì lùn
- 成语解释:
-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叫把园门锁上。”
-
627
蜂房蚁穴
- 成语拼音:
- fēng fáng yǐ xué
- 成语解释:
- 比喻各自占据一方。
- 成语出处:
- 明 杨慎《丹铅续录 春秋 隐公元年》:“自共和以来,诸侯如蜂房蚁穴,不用天子之元年矣。”
-
628
匪匪翼翼
- 成语拼音:
- féi féi yì yì
- 成语解释:
- 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诗经·小雅·采芑》:“四骐翼翼。”《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
629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成语拼音:
- fó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 成语解释:
-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 成语出处:
- 明 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
630
丰功懿德
- 成语拼音:
- fēng gōng yì dé
- 成语解释:
- 同“丰功茂德”。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自先帝初兴,爱暨陛下,荣渊累叶,丰功懿德,策名褒扬,辩著廊庙,胜衣举履,诵咏明文,以为口实。”
-
631
反戈一击
- 成语拼音:
- fǎn gē yī jī
- 成语解释: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
632
风光旖旎
- 成语拼音:
- fēng guāng yǐ nǐ
- 成语解释:
- 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 成语出处:
- 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
633
凤凰来仪
- 成语拼音:
- fèng huáng lái yí
- 成语解释:
-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 成语出处:
- 《尚书 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
634
凤皇来仪
- 成语拼音:
- fèng huáng lái yí
- 成语解释:
- 见“凤凰来仪”。
- 成语出处: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
635
放虎遗患
- 成语拼音:
- fàng hǔ yí huàn
- 成语解释:
-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
636
蜂合蚁聚
- 成语拼音:
- fēng hé yǐ jù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同“蜂屯蚁聚”。
- 成语出处:
- 前蜀 杜光庭《中和周天醮词》:“蠢彼不庭,敢违天道……欲恃其蜂合蚁聚之势,仗锄耰白挺之徒,垂二十年不宾睿化。”
-
637
覆海移山
- 成语拼音:
- fù hǎi yí shān
- 成语解释:
- 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 成语出处:
-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
638
发昏章第十一
- 成语拼音:
-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 成语解释:
- 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
639
反经合义
- 成语拼音:
- fǎn jīng hé yì
- 成语解释:
-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 成语出处:
- 《北史·尔朱荣传》:“荣女先为明帝嫔,欲上立为后,帝疑未决。给事黄门侍郎祖莹曰:‘昔文公在秦,怀嬴入侍。事有反经合义,陛下独何疑焉?”
-
640
分居异爨
- 成语拼音:
- fēn jū yì cuàn
- 成语解释:
- 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 成语出处: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