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
681
伐异党同
- 成语拼音:
- fá yì dǎng tóng
- 成语解释:
-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
682
拂衣而去
- 成语拼音:
- fú yī ér qù
- 成语解释:
-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
683
菲衣恶食
- 成语拼音:
- fěi yī è shí
- 成语解释: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成语出处:
- 《宋史·李韶传》:“九重菲衣恶食,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
-
684
福倚祸伏
- 成语拼音:
- fú yǐ huò fú
- 成语解释:
-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成语出处:
-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685
方以类聚
- 成语拼音:
- fāng yǐ lèi jù
- 成语解释:
- 谓同类事物相聚一处。
- 成语出处:
- 《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686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成语拼音:
- fāng yǐ lèi jù,wù yǐ qún fēn
- 成语解释:
- 方:方术,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 成语出处:
-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
687
附翼攀鳞
- 成语拼音:
- fù yì pān lín
- 成语解释:
- 同“攀龙附凤”。
- 成语出处:
- 《北史·孙腾斛律羡等传论》:“位非宠进,功籍势成,附翼攀鳞,郁为佐命之首。”
-
688
讽一劝百
- 成语拼音:
- fěng yī quàn bǎi
- 成语解释:
-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
689
罚一劝百
- 成语拼音:
- fá yī quàn bǎi
- 成语解释:
-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
690
缝衣浅带
- 成语拼音:
- féng yī qiǎn dài
- 成语解释: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691
逢衣浅带
- 成语拼音:
- féng yī qiǎn dài
- 成语解释:
- 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逢衣浅带。”
-
692
防意如城
- 成语拼音:
- fáng yì rú chéng
- 成语解释:
-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 成语出处: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
693
匪异人任
- 成语拼音:
- fěi yì rén rèn
- 成语解释:
- 异人:别人;任:承担。表示责任不能推诿,要自己负责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吾四万万同胞乎!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唤起天下,驱除此丑类者,匪异人任。”
-
694
非异人任
- 成语拼音:
- fēi yì rén rèn
- 成语解释:
- 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
695
风移俗变
- 成语拼音:
- fēng yí sú biàn
- 成语解释: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成语出处:
- 《周书·儒林传序》:“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
696
风移俗改
- 成语拼音:
- fēng yí sú gǎi
- 成语解释: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成语出处:
- 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
697
匪夷所思
- 成语拼音:
- fěi yí suǒ sī
- 成语解释: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成语出处:
- 《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
698
凤仪兽舞
- 成语拼音:
- fèng yí shòu wǔ
- 成语解释: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 成语出处:
- 《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
699
风移俗易
- 成语拼音:
- fēng yí sú yì
- 成语解释: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成语出处:
- 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
700
放意肆志
- 成语拼音:
- fàng yì sì zhì
- 成语解释:
- 纵情而无所顾忌。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超然台记》:“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