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的成语 (4352个)
-
941
居大不易
- 成语拼音:
- jū dà bù yì
- 成语解释:
-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成语出处:
- 唐 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
942
涓滴不遗
- 成语拼音:
- juān dī bù yí
- 成语解释:
- 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
943
坚定不移
- 成语拼音:
- jiān dìng bù yí
- 成语解释:
-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
944
既得利益
- 成语拼音:
- jì dé lì yì
- 成语解释:
-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
945
禁鼎一脔
- 成语拼音:
- jìn dǐng yī luán
- 成语解释:
- 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 成语出处:
- 明沈鲤《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
946
九鼎一丝
- 成语拼音:
- jiǔ dǐng yī sī
- 成语解释:
- 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 成语出处:
- 明 宋濂《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
947
尽地主之谊
- 成语拼音:
- jìn dì zhǔ zhī yì
- 成语解释:
- 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 成语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
948
兼覆无遗
- 成语拼音:
- jiān fù wú yí
- 成语解释:
- 兼:同时;兼覆:天覆盖万物,比喻恩泽广大;无遗:没有遗漏。指恩泽广大,无所遗漏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
949
及锋一试
- 成语拼音:
- jí fēng yī shì
- 成语解释:
- 及:趁着;锋:锋利。趁锋利的时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
- 成语出处: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读书人的第二生命,一听见了开考的消息,不管多垒四部,总想及锋一试,雯青也是其中的一个。”
-
950
救焚益薪
- 成语拼音:
- jiù fén yì xīn
- 成语解释:
- 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成语出处:
- 清 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
951
急公好义
- 成语拼音:
- jí gōng hào yì
- 成语解释:
-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成语出处:
-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
95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成语拼音:
-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 成语解释:
-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 成语出处:
-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953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成语拼音:
- jú gōng jìn lì,sǐ ér hòu yǐ
- 成语解释:
-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 成语出处: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954
降格以求
- 成语拼音:
- jiàng gé yǐ qiú
- 成语解释:
- 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 成语出处:
- 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
955
举国一致
- 成语拼音:
- jǔ guó yī zhì
- 成语解释:
-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
956
九合一匡
- 成语拼音:
- jiǔ hé yī kuāng
- 成语解释:
-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
957
江湖艺人
- 成语拼音:
- jiāng hú yì rén
- 成语解释:
- 在街上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而谋生的人
- 成语出处: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一章:“那功夫不知是跟哪个江湖艺人学的,打起架来,三五条汉子近身不得。”
-
958
江湖医生
- 成语拼音:
- jiāng hú y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假称有医学知识的人或卖药的流动小贩,指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5回:“你不过是个江湖医生。”
-
959
机会主义
- 成语拼音:
- jī huì zhǔ yì
- 成语解释:
- 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策略或实践,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最后结果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
-
960
九九归一
- 成语拼音:
- jiǔ jiǔ guī yī
- 成语解释:
-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 成语出处:
- 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 yi成语,yi的成语,带y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