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2041
片甲不还
- 成语拼音:
- piàn jiǎ bù hái
- 成语解释:
- 见“片甲不回”。
- 成语出处:
- 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
-
2042
片甲不留
- 成语拼音:
- piàn jiǎ bù liú
- 成语解释:
- 甲:铠甲;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形容全军被消灭。
- 成语出处: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23回:“为足的在此扎营,意欲等候番兵来,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
2043
贫贱不能移
- 成语拼音:
- 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 成语解释: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2044
贫贱之交不可忘
- 成语拼音:
- 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
- 成语解释:
-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夫贫贱之交不可忘,珠玉满堂而不足贵,薛大夫其人也。”
-
2045
破烂不堪
- 成语拼音:
- pò làn bù kān
- 成语解释:
-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
2046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 成语拼音:
-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miào
- 成语解释:
- 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
- 成语出处:
- 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东北这块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汉奸的天下。”
-
2047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成语拼音:
-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sì
- 成语解释:
- 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
- 成语出处:
- 柯岗《逐鹿中原》第九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王汉元,谅他也上不了外国!”
-
2048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成语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 成语解释: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成语出处: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2049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成语拼音:
-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 成语解释: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成语出处:
- 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
2050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 成语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ér zhí
- 成语解释:
- 蓬:蓬草。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2051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成语拼音:
- péng shēng má zhōng,bù fú zì zhí
- 成语解释:
-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成语出处:
-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2052
片瓦不存
- 成语拼音:
- piàn wǎ bù cún
- 成语解释:
- 一块整瓦也没有了。形容建筑物全部毁坏
- 成语出处:
- 《宋史·苏易简传》:“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林木匮乏。”
-
2053
片瓦不留
- 成语拼音:
- piàn wǎ bù liú
- 成语解释:
- 同“片瓦无存”。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
-
2054
皮笑肉不笑
- 成语拼音:
-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 成语解释: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
-
2055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成语拼音: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
- 成语解释:
-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205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成语拼音: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 成语解释: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2057
寝不安席
- 成语拼音:
- qǐn bù ān xí
- 成语解释:
-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2058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成语拼音:
-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 成语解释:
-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2059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成语拼音:
-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iàn
- 成语解释: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
2060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 成语拼音:
-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 成语解释:
- 巴:靠近。着:挨着。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七回:“三个商量道:‘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如今闪得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