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
1101
法不阿贵
- 成语拼音:
- fǎ bù ē guì
- 成语解释: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成语出处:
-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1102
奋不顾命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gù mìng
- 成语解释:
- 犹奋不顾身。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
1103
奋不顾身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gù shēn
- 成语解释: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
1104
愤不顾身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gù shēn
- 成语解释:
-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 成语出处:
-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1105
奋不顾生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gù shēng
- 成语解释: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田弘正传》:“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
-
1106
忿不顾身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gù shēn
- 成语解释:
- 同“奋不顾身”。
- 成语出处:
- 《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
1107
防不及防
- 成语拼音:
- fáng bù jí fáng
- 成语解释:
- 防:防备。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
- 成语出处: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
1108
罚不及嗣
- 成语拼音:
- fá bù jí sì
- 成语解释:
- 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 成语出处:
-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
1109
罚不及众
- 成语拼音:
- fá bù jí zhòng
- 成语解释:
- 罚:惩罚;及:到达;众:大众。指处罚只对小部分人,不会处罚大众
- 成语出处:
-
1110
锋不可当
- 成语拼音:
- fēng bù kě dāng
- 成语解释:
-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
1111
奋不虑身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lǜ shēn
- 成语解释:
-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 成语出处:
- 《宋史·赵汝愚传论》:“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
-
1112
风不鸣条
- 成语拼音:
- fēng bù míng tiáo
- 成语解释:
-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成语出处: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
-
1113
扶不起的阿斗
- 成语拼音:
- fú bù qǐ de ā dǒu
- 成语解释:
-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 成语出处:
- 陆天明《省委书记》:“万一马扬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嘴上行,实干不行。”
-
1114
防不胜防
- 成语拼音:
- fáng bù shèng fáng
- 成语解释:
- 防:防备;胜:尽;完全。形容防备不过来。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种小人,真是防不胜防。”
-
1115
肤不生毛
- 成语拼音:
- fū bù shēng máo
- 成语解释:
- 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形容十分劳苦
- 成语出处:
-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文》:“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腠胝无胈,肤不生毛。”
-
1116
福不徒来
- 成语拼音:
- fú bù tú lái
- 成语解释:
- 徒:徒然。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
1117
法不徇情
- 成语拼音:
- fǎ bù xùn qíng
- 成语解释:
-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
1118
愤不欲生
- 成语拼音:
- fèn bù yù shēng
- 成语解释:
- 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度气愤。
- 成语出处:
-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余闻报淮上,悲愤不欲生。”
-
1119
福不盈眦
- 成语拼音:
- fú bù yíng zì
- 成语解释:
- 谓福禄富贵渺小而短暂。
- 成语出处:
- 《文选·班固〈答宾戏〉》:“朝为荣华,夕为憔悴,福不盈眦,祸溢于世。”李善注引李奇曰:“当富贵之间,视之不满目。”
-
1120
罚不责众
- 成语拼音:
- fá bù zé zhòng
- 成语解释:
-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