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1381

扞格

成语拼音:
hàn gé bù tōng
成语解释:
扞格:互相抵触,格格入。固执成见,能变通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是执迷化,扞格通呢?”
1382

惶惶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ān
成语解释:
惶惶:恐惧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安定。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安。”
1383

画虎

成语拼音:
huà hǔ bù chéng
成语解释:
画老虎画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成反类狗也。”
1384

画虎成反类狗

成语拼音: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
成语解释:
画老虎成;却象狗。比喻模仿的效果好;弄得类。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转》:“效季良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成反类狗者也。”
1385

画虎成反类犬

成语拼音: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quǎn
成语解释:
比喻模仿到家,反而类。同“画虎成反类狗”。
成语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成反类犬也。”
1386

好汉吃眼前亏

成语拼音: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成语解释:
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1387

后悔

成语拼音:
hòu huǐ bù jí
成语解释:
后悔已经来及了。
成语出处:
《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1388

惶惶可终日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惶惶:恐惧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成语出处:
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可终日的情形。”
1389

皇皇可终日

成语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语解释: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下去。形容惊恐安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可终日的局面之下。”
1390

忽忽

成语拼音:
hū hū bù lè
成语解释: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
《史记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乐。”
1391

含糊

成语拼音:
hán hú bù qīng
成语解释: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成语出处: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能有任何游移定、含糊清的表现。”
1392

河海择细流

成语拼音:
hé hǎi bù zé xì liú
成语解释:
比喻论大小,一律收容。
成语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393

好景

成语拼音:
hǎo jǐng bù cháng
成语解释:
景:景况;光景;长:长久。好的境遇长。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长。”
1394

好景

成语拼音:
hǎo jǐng bù cháng
成语解释:
美好的光景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成语出处:
宋·晁补之《梁州令叠韵》:“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
1395

会家

成语拼音:
huì jiā bù máng
成语解释:
见“会者忙”。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强逼我们凿天,人言道:‘会家忙’,我们别样事倒做过,凿天的斧头却曾用惯。”
1396

惶恐

成语拼音:
huáng kǒng bù ān
成语解释: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得安宁。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安之意也。”
1397

画龙成反为狗

成语拼音:
huà lóng bù chéng fǎn wéi gǒu
成语解释:
比喻模仿到家,反而类。同“画虎成反类狗”。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儒林传上 孔僖》:“[僖与崔駰]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成反为狗者。’”
1398

豪厘伐,将用斧柯

成语拼音:
háo lí bù fá,jiāng yòng fǔ kē
成语解释: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
《史记 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绝,蔓蔓奈何?豪厘伐,将用斧柯,前虑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1399

毫厘

成语拼音:
háo lí bù shuǎng
成语解释: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差。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爽。”
1400

何乐

成语拼音:
hé lè bù wéi
成语解释:
何:为什么;为:做。为什么乐意做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对自己有益的事当然愿意去做。
成语出处:
《再生缘》第79回:“讲到江三嫂原本算小,今见郡主出银,买他体面,何乐为?”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