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不字的成语 (3354个)

1921

迷惑

成语拼音:
mí huò bù jiě
成语解释: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理解。同“大惑解”。
成语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解。”
1922

面和心

成语拼音:
miàn hé xīn bù hé
成语解释:
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和,将领既熟悉,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1923

面和意

成语拼音:
miàn hé yì bù hé
成语解释:
意:心意。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为此两下面和意和。”
1924

明教

成语拼音:
míng jiào bù biàn
成语解释:
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会发生变乱。
成语出处:
《商君书·赏刑》:“夫明赏费,明刑戮,明教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1925

靡坚

成语拼音:
mí jiān bù cuī
成语解释:
谓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
成语出处:
郑藻如《序》:“陶斋之书之切直,洞中夫时局之隐微,斯啻李将军射虎之矢,靡坚摧。”
1926

铭记

成语拼音:
míng jì bù wàng
成语解释:
比喻牢记在心,永远忘。
成语出处:
梁晓声《表弟》:“我相信,他将庆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现过那么一个女孩儿,他将对我终生铭记忘!”
1927

没家亲引出外鬼来

成语拼音:
méi jiā qīn yǐn bù chū wài guǐ lái
成语解释:
指如果没有自己人从中捣鬼就会引来外人捣乱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着嚼说我的少了,就短了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出外鬼来’。”
1928

买卖成仁义在

成语拼音:
mǎi mài bù chéng rén yì zài
成语解释:
虽然买卖没有做成,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嫌人家来做买卖,买卖成仁义在,打倒人家干吗?”
1929

绵绵

成语拼音:
mián m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
绵绵:延续绝的样子。接连断,一直延续下去。亦作“绵绵息”、“绵绵绝”、“绵延绝”。
成语出处:
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天色灰蒙蒙的,弥漫的云雾遮盖着山峦,那种无尽无休的贵州式的细雨绵绵断。”
1930

绵绵

成语拼音:
mián mián bù jué
成语解释:
指连续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和寤》:“绵绵绝,蔓蔓若何?”
1931

闷闷

成语拼音:
mèn mèn bù lè
成语解释:
闷闷:心情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乐。”
1932

眉目

成语拼音:
méi mù bù qīng
成语解释:
眉目:条理。事物条理清或文章没有条理
成语出处:
《人民日报》1951.6.6:“交代明,眉目清,也是常见的缺点。”
1933

麻木

成语拼音:
má mù bù rén
成语解释:
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关心。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懂麻木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1934

梦寐

成语拼音:
mèng mèi bù wàng
成语解释:
梦寐:在睡梦中。在梦中也念念
成语出处: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知我必有复与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辈所梦寐忘,一日大事之日,吾以是自信,吾以是自慰。”
1935

绵绵

成语拼音:
mián mián bù xī
成语解释:
绵绵:连续断的样子;息:停止。指连续
成语出处:
巴金《无题集·做一个战士》:“我激荡在这绵绵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
1936

默默

成语拼音:
mò mò bù yǔ
成语解释:
默默:说话的样子。沉默着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他见郭安默默语,如有所思,便知必有心事。”
1937

闷闷

成语拼音:
mèn mèn bù yuè
成语解释:
闷闷:心情舒畅,心烦;悦:愉悦。形容心情烦闷快活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4回:“‘只可惜他落在别国,倒在此处做了对头。奈何,奈何!’闷闷悦,这也题。”
1938

摸门

成语拼音:
mō mén bù zháo
成语解释:
指莫名其妙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着。辞了丈人回来。”
1939

谋逆

成语拼音:
móu nì bù guǐ
成语解释:
谋:图谋;逆:违背;轨:合法。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窃据太原,称孤道寡,偷生一隅,亦已足矣,奈何谋逆轨。”
1940

没巧成话

成语拼音:
méi qiǎo bù chéng huà
成语解释:
无巧成书。指非常凑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没巧成话。’这妇人手里拿叉杆牢,失手滑将倒去,正,恰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 不的成语,带不字的成语,包含不字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