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两字的成语 (198个)

181

一物不成,物见在

成语拼音: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
成语解释:
见:通“现”。指一件买卖不成功,但双方钱物仍在,没有损失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182

音问

成语拼音:
yīn wèn liǎng jué
成语解释: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成语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间,音问绝。”
183

依违

成语拼音:
yī wéi liǎng kě
成语解释:
依:赞成;违:反对;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成语出处:
《明史 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可。”
184

一心挂

成语拼音:
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
成语解释:
一颗心对方面都惦念
成语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头,如何是好。”
185

一渊不

成语拼音:
yī yuān bù liǎng jiāo
成语解释:
比喻雄不能并立。
成语出处:
《文子 上德》:“一渊不蛟,一雌不二雄,一即定,即争。”《淮南子 说山训》:“一渊不蛟,水定则清正。”
186

阴阳

成语拼音:
yīn yáng liǎng miàn
成语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耍面手法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52章:“特别是那个阴阳面的马之悦,跟村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明来,又跟外地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暗往。”
187

一言

成语拼音:
yī yán liǎng yǔ
成语解释: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成语出处:
《玉娇梨》第二回:“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恐怕一言语露出马脚。”
188

争斤论

成语拼音:
zhēng jīn lùn liǎng
成语解释: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成语出处:
189

分寸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fēn cùn
成语解释:
指极少的数量。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分寸之加焉。”
190

悉称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
成语解释:
形容方面轻重相等;优劣相当(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据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
成语出处:
明 周晖《金陵琐事》:“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悉称,士林服之,士林荣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191

相称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成语解释:
见“铢悉称”。
成语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192

用中

成语拼音: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成语解释:
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执其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193

之奸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极轻微的分量。比喻极其轻微的事。指轻微的邪恶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广汉精于吏务,善为购距,铢之奸,皆告之。”
194

着三不着

成语拼音:
zháo sān bù zháo liǎng
成语解释: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的。”
195

铢施

成语拼音:
zhū shī liǎng jiào
成语解释:
谓一铢一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较,不肯多与。”
196

嘴是张皮

成语拼音:
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
成语解释: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成语出处:
197

忠孝

成语拼音: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成语解释: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全。”
198

左右

成语拼音:
zuǒ yòu liǎng nán
成语解释:
面为难,不容易决定。
成语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难,如何是好?”
* 两的成语,带两字的成语,包含两字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