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无字的成语 (1371个)

821

可比伦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lún
成语解释:
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唐·李翱《序》:“皇唐帝功,瑰特奇伟,前古可比伦。”
822

可比拟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nǐ
成语解释:
比拟:相比。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可比拟。”
823

孔不入

成语拼音:
wú kǒng bù rù
成语解释:
孔:小洞。有空子就钻。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去活动。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况且上海办捐的人,钻头觅缝,孔不入,设或耽搁下来,被人家弄了进去,岂不是悔之不及。”
824

空不入

成语拼音:
wú kōng bù rù
成语解释:
见“孔不入”。
成语出处: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种种法规,一切措施,马上又变活了,投机是满天飞跃,空不入。”
825

可把握

成语拼音:
wú kě bǎ wò
成语解释:
把握:抓住。法抓住
成语出处:
鲁迅《风筝》:“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蹶也带着可把握的悲哀。”
826

可比象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xiàng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1卷:“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可比象。”
827

孔不钻

成语拼音:
wú kǒng bù zuàn
成语解释:
比喻善于钻营。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近代社会龌龊史》第十六回:“凡钻谋的人是孔不钻的,就如这回出了买军装的事,不定有人走到他的门路,他也不免有点晓得,所以伍太守故意提出一声军装买办来,就惹起他何必委人到上海去买的话。”
828

可奉告

成语拼音:
wú kě fèng gào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
成语出处:
朱自清《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其实是‘可奉告’,比‘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语气略觉轻些。”
829

可非难

成语拼音:
wú kě fēi nàn
成语解释:
可指责
成语出处:
830

可否认

成语拼音:
wú kě fǒu rèn
成语解释:
不可能不承认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这是可否认的事实。”
831

可非议

成语拼音:
wú kě fēi yì
成语解释:
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何晏注引孔安国曰:“所非议也。”
832

可厚非

成语拼音:
wú kě hòu fēi
成语解释: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成语出处:
《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833

可讳言

成语拼音:
wú kě huì yán
成语解释: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成语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可讳言。”
834

可救药

成语拼音:
wú kě jiù yào
成语解释:
比喻坏到了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835

可名状

成语拼音:
wú kě míng zhuàng
成语解释:
没法形容。
成语出处:
《花城》:“自由了,一种可名状的轻松感,像一股热流涌上了我的心头。”
836

可奈何

成语拼音:
wú kě nài hé
成语解释: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可奈何!’”
837

可奈何花落去

成语拼音: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成语解释: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成语出处:
宋 晏殊《浣溪沙》词:“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38

愧衾影

成语拼音:
wú kuì qīn yǐng
成语解释:
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成语出处:
《宋史·蔡元定传》:“刎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839

可如何

成语拼音:
wú kě rú hé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办法。
成语出处:
明·李贽《复邓鼎石书》:“虽知情不容己,然亦可如何。”
840

不可

成语拼音:
wú kě wú bù kě
成语解释: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是不可。”
* 无的成语,带无字的成语,包含无字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