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生字的成语 (622个)

601

成语拼音:
zèng shēng chén
成语解释:
甑:炊具。甑里积了灰尘。形容活贫困,断炊已久
成语出处:
宋·陆游《连阴欲雪排闷》:“先经旬甑尘。”
602

父母

成语拼音:
zài shēng fù mǔ
成语解释:
再次给予命的人。多指救命恩人;也指对自己有重大恩德的人。
成语出处:
宋 曾晞颜《贺新郎 贺耐轩周府尹》:“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道公是再父母。”
603

梦蝶

成语拼音:
zhuāng shēng mèng dié
成语解释:
: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604

梦死

成语拼音:
zuì shēng mèng sǐ
成语解释:
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成语出处:
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梦死,不自觉也。”
605

暮死

成语拼音:
zhāo shēng mù sǐ
成语解释:
①早晨刚,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命短暂。
成语出处: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草下之上》:“朝幕落花……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暮死。”
606

醉死梦

成语拼音:
zuì sǐ mèng shēng
成语解释:
见“醉梦死”。
成语出处:
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陈涉、吴广起田间,农民之中今在否?一笔,全勾,醉死梦俦!”
607

招是

成语拼音:
zhāo shì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
见“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608

替死

成语拼音:
zhuō shēng tì sǐ
成语解释: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②杀一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成语出处: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替死,屈陷无辜。”
609

夕死

成语拼音:
zhāo shēng xī sǐ
成语解释:
①早晨刚,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命短暂。
成语出处:
《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夕死。”
610

之鞭

成语拼音:
zǔ shēng zhī biān
成语解释:
:指晋人祖逖。祖逖立志收复国土。比喻奋勉向上或先占一着
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先吾著鞭。”
611

族攒

成语拼音:
zōng shēng zú cuán
成语解释:
攒:聚集。指同类聚集繁衍
成语出处:
汉·扬雄《蜀都赋》:“其竹则宗族攒,俊茂丰美。”
612

之德

成语拼音:
zài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
指救命的恩德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之德。”
613

之民

成语拼音:
zhī shēng zhī mín
成语解释:
:求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存的远古人民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之民。”
614

自灭

成语拼音:
zì shēng zì miè
成语解释:
自然地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山中五绝句岭上云》诗:“自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615

自死

成语拼音:
zì shēng zì sǐ
成语解释:
自然地发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成语出处:
宋·吕皓《上孝宗皇帝书》:“宜宥而不获宥,宜诛而不及诛,是虽匹夫之幸不幸,犹蝼蚁之自自死于天地之间,固无损于造化之功也。”
616

枝外

成语拼音:
zhī wài shēng zhī
成语解释:
比喻派、繁衍而出者。同“节外枝”。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善观场者,止于前数出所见,记其人之姓名。十出以后, 皆是枝外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617

重义轻

成语拼音: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成语解释: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命。
成语出处: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618

造谣

成语拼音:
zào yáo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
见“造谣事”。
成语出处:
黄南丁氏《杨乃武与小白菜》第八回:“而且如今你的年纪,已是二十多了,住在这里,若再不同小大圆房,外间造谣非的人多……说不定同我有了一手,岂不是你我二人的名誉,又将扫地。”
619

造言

成语拼音:
zào yán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620

造谣

成语拼音:
zào yáo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造谣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 生的成语,带生字的成语,包含生字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