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字的成语 (207个)
-
101
救过不暇
- 成语拼音:
- jiù guò bù xiá
- 成语解释:
- 见“救过不赡”。
- 成语出处:
- 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
102
驹光过隙
- 成语拼音:
- jū guāng guò xì
- 成语解释:
- 指光阴易逝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驹光过隙,总要及时行乐,方是达人。”
-
103
将功折过
- 成语拼音:
- jiāng gōng shé guò
- 成语解释:
- 同“将功折罪”。
- 成语出处: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功折过,饶了他项上一刀。”
-
104
记功忘过
- 成语拼音:
- jì gōng wàng guò
- 成语解释:
- 见“记功忘失”。
- 成语出处:
-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
105
计过自讼
- 成语拼音:
- jì guò zì sòng
- 成语解释:
-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106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 成语拼音:
-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 成语解释: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 成语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
107
矫枉过当
- 成语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dāng
- 成语解释:
-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 成语出处:
- 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石公此论,未为不是;惜乎矫枉过当,遂开后人口实。”
-
108
矫枉过正
- 成语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成语解释:
-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
109
矫枉过直
- 成语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í
- 成语解释:
-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 成语出处:
- 汉 袁康《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
110
矫枉过中
- 成语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ōng
- 成语解释:
-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 成语出处:
- 唐 张说《吊陈司马书》:“矫枉过中,斯害也已。”
-
111
挢枉过正
- 成语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成语解释:
- 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
112
尽忠拂过
- 成语拼音:
- jìn zhōng bì guò
- 成语解释:
- 拂:通“弼”,纠正,辅佐。竭尽忠心帮助上级改正错误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
113
列功覆过
- 成语拼音:
- liè gōng fù guò
- 成语解释:
-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
114
理过其辞
- 成语拼音:
- lǐ guò qí cí
- 成语解释:
- 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钟嵘《诗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115
老鼠过街
- 成语拼音:
- lǎo shǔ guò jiē
- 成语解释:
-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
116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成语拼音: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 成语解释:
- 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
117
名过其实
- 成语拼音:
- míng guò qí shí
- 成语解释:
-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 成语出处: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
118
面红过耳
- 成语拼音:
- miàn hóng guò ěr
- 成语解释:
-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
119
蒙混过关
- 成语拼音:
- méng hùn guò guān
- 成语解释:
- 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 成语出处:
- 林予《雁飞塞北》第34章:“你是想靠这场大水来蒙混过关!不行,这一关你过不了。”
-
120
名声过实
- 成语拼音:
- míng shēng guò shí
- 成语解释:
- 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豨传赞》:“及为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
* 过的成语,带过字的成语,包含过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