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开头的成语 (147个)

21

不及行

成语拼音:
yán bù jí xíng
成语解释:
行不一。
成语出处:
明·薛瑄《薛子道论》:“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22

必有据

成语拼音:
yán bì yǒu jù
成语解释:
: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说话必定有依据。
成语出处:
鲁迅《序》:“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23

不由衷

成语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语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为信,中同衷。”
24

出祸随

成语拼音:
yán chū huò suí
成语解释:
见“出祸从”。
成语出处: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25

从计纳

成语拼音:
yán cóng jì nà
成语解释: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成语出处: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从计纳。”
26

而不信

成语拼音:
yán ér bù xìn
成语解释:
见“而无信”。
成语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27

而有信

成语拼音:
yán ér yǒu xìn
成语解释: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而有信。”
28

发祸随

成语拼音:
yán fā huò suí
成语解释:
同“出祸从”。
成语出处:
唐·陆贽《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其如发祸随,求之以情既无端,验之以迹又无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29

方行圆

成语拼音:
yán fāng xíng yuán
成语解释:
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方行圆,口正心邪。”
30

过其实

成语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成语解释:
:语;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31

高旨远

成语拼音:
yán gāo zhǐ yuǎn
成语解释:
旨:题旨。语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成语出处:
《宋史·田锡传》:“《六经》则高旨远,非讲求讨论,不可测其渊深。”
32

简意明

成语拼音:
yán jiǎn yì míng
成语解释:
简:简练。辞简练,意思完备
成语出处: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33

听计行

成语拼音:
yán tīng jì xíng
成语解释:
同“听计从”。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知古卢怀慎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
34

行不贰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èr
成语解释:
行一致。
成语出处: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行不贰。”
35

行不符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fú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成语出处:
《逸周书 官人》:“行不类,始终相悖。”
36

行抱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ào yī
成语解释:
行一致。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道述》:“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37

行若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ruò yī
成语解释:
见“行抱一”。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行若一,情貌相副。”
38

行相符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fú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
成语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行相符,始终如一。”
39

行相副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fù
成语解释:
见“行相符”。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行相副也。”
40

行相诡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guǐ
成语解释: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行不一。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淫辞》:“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 第一个字是言的成语,言字开头的成语,言字开头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