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1617个)
-
761
门闾之望
- 成语拼音:
- mén lǚ zhī wàng
- 成语解释:
- 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762
米粒之珠
- 成语拼音:
- mǐ lì zhī zhū
- 成语解释:
- 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
763
螟蛉之子
- 成语拼音:
- míng líng zhī zǐ
- 成语解释:
- 螟蛉:绿色小虫,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义子
- 成语出处:
-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
764
冥漠之都
- 成语拼音:
- míng mò zhī dōu
- 成语解释:
- 亦称“冥漠之乡”。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
- 成语出处:
- 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
-
765
灭门之祸
- 成语拼音:
- miè mén zhī huò
- 成语解释:
- 灭:消灭;门:家,家族。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
- 成语出处:
- 《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
766
靡靡之乐
- 成语拼音:
- mí mí zhī lè
- 成语解释:
- 同“靡靡之音”。
- 成语出处:
-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
767
靡靡之声
- 成语拼音:
- mí mí zh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同“靡靡之音”。
- 成语出处:
-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
768
冥冥之志
- 成语拼音:
- míng míng zhī zhì
- 成语解释:
- 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 成语出处: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
769
母难之日
- 成语拼音:
- mǔ nán zhī rì
- 成语解释:
- 指自己的生日。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
770
莫逆之友
- 成语拼音:
- mò nì zhī yǒu
- 成语解释:
- 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 成语出处:
- 《周书·张轨传》:“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
771
美芹之献
- 成语拼音:
- měi qín zhī xiàn
- 成语解释:
- 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 成语出处:
-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
-
772
麦丘之祝
- 成语拼音:
- mài qiū zhī zhù
- 成语解释:
- 指直言之谏
- 成语出处:
- 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忘其出位,贡此狂言,请赋《祈招》之诗,以代麦丘之祝。”
-
773
末如之何
- 成语拼音:
- mò rú zhī hé
- 成语解释:
- 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 成语出处:
-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
774
贸首之仇
- 成语拼音:
- mào shǒu zhī chóu
- 成语解释:
-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
775
贸首之雠
- 成语拼音:
- mào shǒu zhī chóu
- 成语解释:
-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雠也。”
-
776
命世之才
- 成语拼音:
- mìng shì zhī cái
- 成语解释:
-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亦作“命世之英”、“命世之雄”。
- 成语出处:
- 汉·李陵《答苏武书》:“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
777
媒妁之言
- 成语拼音:
- méi shuò zhī yán
- 成语解释:
-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 成语出处:
- 《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778
庙堂之量
- 成语拼音:
-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 成语解释:
- 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 成语出处:
- 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
779
庙堂之器
- 成语拼音:
- miào táng zhī qì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
780
母仪之德
- 成语拼音:
- mǔ yí zhī dé
- 成语解释:
-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