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无的成语 (743个)

361

日下

成语拼音:
rì xià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京城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成语出处:
汉 刘珍《东观汉记 黄香传》:“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双江夏黄童也。’”
362

日月

成语拼音:
rì yuè wú guāng
成语解释:
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所谓白日陆沉,日月光,人鬼不能见也。”
363

日饮

成语拼音:
rì yǐn wú hé
成语解释:
见“日饮亡何”。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何足袁盎。”
364

少安

成语拼音:
shǎo ān wú zào
成语解释:
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成语出处:
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躁。”
365

死病良医

成语拼音:
sǐ bìng wú liáng yī
成语解释:
死病:不治之症。比喻法挽救
成语出处:
《孔丛子·执节》:“以异政,所以自退也。日死病良医。”
366

赏赐

成语拼音:
shǎng cì wú dù
成语解释:
度:制度,法度。赏赐没有法度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度,骄嫚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
367

师出

成语拼音:
shī chū wú míng
成语解释:
师:军队;名:名义;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兵出名,事故不成。”
368

事出

成语拼音:
shì chū wú nài
成语解释:
事情出于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同窗友认假作真》:“而今我们匆匆进京去了,心下如割,却是事出奈。”
369

硕大

成语拼音:
shuò dà wú bǐ
成语解释:
见“硕大朋”。
成语出处:
曹禺《日出》第一幕:“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比,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
370

所当

成语拼音:
suǒ dāng wú dí
成语解释:
犹言所向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371

扫地

成语拼音:
sǎo dì wú yú
成语解释:
同“扫地俱尽”。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齐李斯甚,衣冠礼乐,扫地余。”
372

扫地

成语拼音:
sǎo dì wú yí
成语解释:
见“扫地余”。
成语出处:
《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遗矣。”
373

死而

成语拼音:
sǐ ér wú huǐ
成语解释: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悔者,吾不与也。’”
374

死而

成语拼音:
sǐ ér wú hàn
成语解释:
即使死了也而遗憾
成语出处:
清·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憾。”
375

死而

成语拼音:
sǐ ér wú yuàn
成语解释:
怨:怨恨。死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死而怨。”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不是我闲淘气,便死呵死而怨,待悔呵悔之何及!”
376

赏罚

成语拼音:
shǎng fá wú zhāng
成语解释:
赏罚:赏赐与惩罚;章:条理。赏赐与惩罚不按规章办事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27年》:“逐我者出,纳我者死,赏罚章,何以沮劝,君失其信,而国刑,不亦难乎?”
377

水火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wú jiāo
成语解释: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成语出处:
《隋书 循吏传 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378

水火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wú qíng
成语解释: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成语出处: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情。”
379

手脚

成语拼音:
shǒu jiǎo wú cuò
成语解释:
同“手足措”。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府尹胡师文,见了上司批文,慌得手脚措。”
380

事急君子

成语拼音:
shì jí wú jūn zǐ
成语解释: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成语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 第三个字是无的成语
相关链接

其它成语分类

其它热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