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山区的词语

形容山区的词语:1. 崇山峻岭;2. 山峦叠嶂;3. 岩峰耸立;4. 山谷幽深;5. 峡谷险峻;6. 山涧潺潺;7. 雾气缭绕;8. 林木茂密;9. 草木葱茏;10. 溪水清澈;11. 山泉湛蓝;12. 岩石奇形怪状;13. 石壁陡峭;14. 山路崎岖;15. 高山流水;16. 山花烂漫;17. 山鸟鸣啭;18. 山石参天;19. 山野风光;20. 山林秀美

形容山区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山区 山区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 山区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大适宜发展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某些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牧业,还可以被开发出观光旅游区,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 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宜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国家应该进行重点扶持和开发,促进均衡发展。
高山族 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山區 山区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 山区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大适宜发展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某些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牧业,还可以被开发出观光旅游区,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 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宜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国家应该进行重点扶持和开发,促进均衡发展。
山歌 山歌 (民歌体裁)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还山 还山 词语解析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3).习俗。在浙南闽北一带山区,人死葬入坟墓,把风水灯接回家中供奉,昼夜长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将神魂送其墓地,此过程称之“还山”。
還山 还山 词语解析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3).习俗。在浙南闽北一带山区,人死葬入坟墓,把风水灯接回家中供奉,昼夜长明,香火陪伴。三天后,撤走香火,再将神魂送其墓地,此过程称之“还山”。
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在太行山石质山区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发展果木经济林,通过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以提高山区的水土保持能力,并兼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雪豹 雪豹 (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的猫科动物)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语:Snow leopard),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和旗舰种,由于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发达的分配血液、调节呼吸等技能。对氧化变化很敏感。红血球直径很小——5.5μm(4.73~6.15μm),红血蛋白高度集中(16.4g%)。血球比容计指标(即红血球的出较量为47%)跟血液中的大量红血球(14.1~16.8百万/平方毫米)相符。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 2016年9月,新龙县环林局与猫盟CFCA共同启动了新阶段野外猫科动物调查工作。至2017年11月,调查并确认甘孜州新龙县分布有雪豹。
土家族 土家族 土家族(土家语:Bifzivkar)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1956年10月,国家民委通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353912人
大房山 大房山 大房山位于房山区西北部,是太行山余脉。旧日多称“古大房”。大房山,古碑云:“出燕奥室”,或谓其形如扦俎,故曰大房。
山窝 山窝 山窝,俗称““山窝里",亦称“山窝窝”。指偏僻的山区。
塘堰 塘堰 塘堰,指在山区或者丘陵地带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工程,用来积蓄附近的雨水和泉水,灌溉农田。也叫塘坝。
山窩 山窝 山窝,俗称““山窝里",亦称“山窝窝”。指偏僻的山区。
山村 山村 (汉语词汇)山村,指山区中的自然村落。
山县 山县 shān xiàn 山县 山区县邑。《宋书·刘敬宣传》:“ 宣城 多山县,郡旧立屯以供府郡费用。” 宋 惠洪 《次韵方夏日》之三:“山县萧条半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厚殓说》:“山县患盗,而其祸莫烈於斵棺。”
山縣 山县 shān xiàn 山县 山区县邑。《宋书·刘敬宣传》:“ 宣城 多山县,郡旧立屯以供府郡费用。” 宋 惠洪 《次韵方夏日》之三:“山县萧条半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厚殓说》:“山县患盗,而其祸莫烈于斵棺。”
山旮旯儿 山旮旯儿 山旮旯儿,读音shān gā lá ér,汉语词语,释义是偏僻的山区。
山乡 山乡 山乡,指山区。
山兜 山兜 shān dōu 山兜 供人乘坐的篼子。是山区的交通工具,作用与轿子相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 才 殷勤,手於橐,觅山兜二,舁媪及女。”
山鄉 山乡 山乡,指山区。
峒人 峒人 峒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òng rén,是指西南地区聚居于山区的少数民族。
山塬 山塬 山塬,读音shān yuán ,汉语词语。 释义是山区的一种台状地形。 出处是《中国民间故事选·白羽飞衣》。
山税 山税 山税,汉语词汇,指对山区征收的税捐。
山圪落 山圪落 shān gē luò 偏僻的山区。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
山丁 山丁 山丁(shān dīng),指的是山区的成年男子。
山猺 山猺 山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yáo,是指旧时对山区瑶族的蔑称。
山妇 山妇 山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fù,是指生长在山区的妇女。
山府 山府 山府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ān fǔ,意思是山区州府。
山界 山界 山界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区。出自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
山例 山例 山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lì,是指旧时西南山区民间约定的惩处条例。
山女 山女 山女,汉语词汇,拼音shān nǚ,就是生长在山区的姑娘。
山汉 山汉 山汉,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hàn,指山区男子。
山婦 山妇 山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fù,是指生长在山区的妇女。
山漢 山汉 山汉,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hàn,指山区男子。
山稅 山税 山税,汉语词汇,指对山区征收的税捐。
景颇族 景颇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总人口数为147828人。
景頗族 景颇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总人口数为147828人。
泥流 泥流 泥流是指薄且黏稠的水饱和土块或岩屑在低梯度坡地上缓和持续的流动过程。这一过程常伴随着表层土壤的融化,并产生于下部冻结层之上。由于流动体中所含的水、黏土和岩屑的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的流动性特征。泥流中所含的水可以达到60%,水联结的程度取决于黏土矿物的含量、母质黏滞性、流动速度和地形。其流动性可以从监测其运动速率得知,也可以根据其沉积的分布和地形得知。这是冰缘环境和中纬度高、中山区的典型特点。当发生在寒冷气候的永冻层上时,则称为冰冻物质坡移。
大熊猫 大熊猫 (哺乳动物)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大铲鞋 大铲鞋 大铲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à chǎn xié,是一种山区农民穿的布鞋,鞋底鞋帮都纳得很细致厚实,方头微翘,上有两条前开后合的鞋梁,略象铲形。
高限 高限 高限(gāo xiàn)。指山区生物分布的最高界限。
高寒 高寒 (电视剧《五号特工组》中主要人物)《五号特工组》中高寒 ——霸王花 女,26岁,军校毕业后赴德国慕尼黑通讯学院留学,是出色的密码专家。回国后,她的公开身份是电讯局的工程师,实为特别行动小组的成员。 高寒 (词语概念)高寒比喻地势高而寒冷,高寒山区或者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
滑竿 滑竿 中国西南各地山区特有的一种供人乘坐的传统交通工具。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用绳索结成的坐兜,前垂脚踏板
荒僻 荒僻 荒僻,汉语词汇。 拼音:huāng pì 释义:指人迹罕至且偏远, 如:荒僻的山区。
竹脑壳 竹脑壳 竹脑壳是词语,拼音zhú nǎo ké,释义为湖南山区一种用竹片做的牌。
之字路 之字路 之字路,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ī zì lù,是指山区中之字形或人字形道路或小径。
俚洞 俚洞 lǐ dòng 俚洞  汉 指古代南方黎族聚居的山区。《陈书·胡颖传》:“出 番禺 ,征讨俚洞。”
坪臺 坪台 坪台,拼音是是píng tái,是方言。指山区的小块平地。
梯轿 梯轿 梯轿,读音为tī jiào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区的一种交通工具。
大熊貓 大熊猫 (哺乳动物)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大鏟鞋 大铲鞋 大铲鞋,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à chǎn xié,是一种山区农民穿的布鞋,鞋底鞋帮都纳得很细致厚实,方头微翘,上有两条前开后合的鞋梁,略象铲形。
竹腦殼 竹脑壳 竹脑壳是词语,拼音zhú nǎo ké,释义为湖南山区一种用竹片做的牌。
野墺 野墺 野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ě ào,是指偏僻的山区。
白种 白种 白种,bái zhǒng,ㄅㄞˊ ㄓㄨㄙˇ白种(白种),旧指汉族中被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俘虏而同化的人。
白種 白种 白种,bái zhǒng,ㄅㄞˊ ㄓㄨㄙˇ白种(白种),旧指汉族中被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俘虏而同化的人。
輋民 輋民 輋民,拼音是shē mí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即畲民。我国少数民族畲族的古称。分布在 福建 、 广东 、 江西 、 浙江 、 安徽 部分山区。
梯轎 梯轿 梯轿,读音为tī jiào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山区的一种交通工具。
丹霞山 丹霞山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五项国家级牌子,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九华山 九华山 (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117°43′-118°80′,北纬30°24′-30°40′之间。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九華山 九华山 (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117°43′-118°80′,北纬30°24′-30°40′之间。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山区的词语:1. 崇山峻岭;2. 山峦叠嶂;3. 岩峰耸立;4. 山谷幽深;5. 峡谷险峻;6. 山涧潺潺;7. 雾气缭绕;8. 林木茂密;9. 草木葱茏;10. 溪水清澈;11. 山泉湛蓝;12. 岩石奇形怪状;13. 石壁陡峭;14. 山路崎岖;15. 高山流水;16. 山花烂漫;17. 山鸟鸣啭;18. 山石参天;19. 山野风光;20. 山林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