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悲剧的词语

形容悲剧的词语:1. 悲惨;2. 悲伤;3. 哀怨;4. 悲痛;5. 悲催;6. 痛心;7. 悲戚;8. 哀戚;9. 悲凉;10. 悲咽;11. 忧愁;12. 悲苦;13. 悲恸;14. 惨痛;15. 悲愤;16. 悲恸欲绝;17. 悲切;18. 悲泣;19. 愁肠百结;20. 哀思缠绵

形容悲剧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悲剧 悲剧 (汉语词语)悲剧,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比喻不幸的遭遇。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如《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民族的悲剧。——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希腊悲剧 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艺术)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题材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 最早的悲剧作家包括“戏剧之父”忒斯庇斯、最先在戏剧中入面具的科里洛斯等。但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悲剧作家则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人。
悲喜剧 悲喜剧 悲喜剧又称为正剧,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悲剧和喜剧的交融和延伸,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能够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扩大和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英国文学里,威廉·莎士比亚晚期偏好写悲喜剧的剧本(又称‘传奇剧’),在此之后直到19世纪这段期间是悲喜剧最盛行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讨论到关于悲剧和喜剧重复的问题。
悲喜劇 悲喜剧 悲喜剧又称为正剧,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悲剧和喜剧的交融和延伸,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能够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扩大和增强了戏剧反映生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英国文学里,威廉·莎士比亚晚期偏好写悲喜剧的剧本(又称‘传奇剧’),在此之后直到19世纪这段期间是悲喜剧最盛行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讨论到关于悲剧和喜剧重复的问题。
悲劇 悲剧 (汉语词语)悲剧,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比喻不幸的遭遇。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如《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民族的悲剧。——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正剧 正剧 正剧,正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在悲剧与喜剧之后形成的第三种,其叙述手段以文字为主。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起初遭到古典主义者的否定。
安提戈涅 安提戈涅 (古希腊公元前442年索福克勒斯创作戏剧作品)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该剧在剧情上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但是最早写就的。剧中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剧中人物性格饱满,剧情发展丝丝相扣。安提戈涅更是被塑造成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激发了后世的许多思想家如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德里达等的哲思。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英国马洛作于1588年的剧本。浮士德博士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毅然叛离上帝,以自己的灵魂换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的权利,期满后被魔鬼劫往地狱。《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马洛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是根据新译成英国的德国民间故事书而写成的,叙述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魔鬼供他驱使二十四年,到期他的灵魂被魔鬼劫往地狱的故事。
奥赛罗 奥赛罗 (莎士比亚创作戏剧)《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 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奧賽羅 奥赛罗 (莎士比亚创作戏剧)《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 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茶花女 茶花女 (小仲马创作长篇小说)《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 作品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亚创作戏剧)《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悲劇反諷 辞典解释悲剧反讽  bēi jù fǎn fèng     在悲剧情节中,人物的动作、信念与后来的发展扞格颠倒,形成嘲弄警惕的讽刺,这种悲剧中情境逆转的艺术效果,称为「悲剧反讽」。
性格悲劇 辞典解释性格悲剧  xìng gé bēi jù     一种悲剧。主要表现主角的矛盾性格,常是文学、戏剧的题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为此类悲剧的代表。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著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这里写的是一个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作者努力地找寻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色空 色空 “色空”观点是《红楼梦》悲剧意识的反映,在小说中贯穿始终。曹雪芹用“色空”观否定了世俗社会追求的一切东西,有其消沉的一面,但也折射出关于生命和宇宙的哲理思考。而贾宝玉“色空”的生命轮回历程,杂揉着儒释道三教的内涵,反映了曹雪芹思想的复杂性,《红楼梦》的悲剧意识,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悲剧。
離恨天 离恨天 离恨天:汉语词汇 离恨天:网游公会 离恨天 (汉语词汇)道教的第三十三重天阙,别名:大赤天、太清天、火赤天。 乃是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道场。 古语有云:三十三层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郑光祖《倩女离魂》有“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警幻仙姑也曾自称“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作者以“离恨天”、“灌愁海”寓愁恨悲戚之意,天界清静女儿之境太虚幻境就存在其中。大观园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影,作者以此暗示小说主角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和众女儿悲剧的不可避免。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居于离恨天兜率宫中。 在《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中也曾有:“这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 元杂剧中还常有“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之语。
离恨天 离恨天 离恨天:汉语词汇 离恨天:网游公会 离恨天 (汉语词汇)道教的第三十三重天阙,别名:大赤天、太清天、火赤天。 乃是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道场。 古语有云:三十三层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郑光祖《倩女离魂》有“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怎熬?”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警幻仙姑也曾自称“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作者以“离恨天”、“灌愁海”寓愁恨悲戚之意,天界清静女儿之境太虚幻境就存在其中。大观园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影,作者以此暗示小说主角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和众女儿悲剧的不可避免。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居于离恨天兜率宫中。 在《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中也曾有:“这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 元杂剧中还常有“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之语。
希臘戲劇 辞典解释希腊戏剧  xī là xì jù     源于西元前六世纪的希腊祭神仪式,初为滑稽歌舞,以亚里斯多芬最著名。至伊士奇始立悲剧,与索福克俪、幼里披底并称为三大悲剧诗人。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的起源。
茶几 茶几 茶几一般分方形、矩形两种,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几,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网络用语,悲剧因与“杯具”同音,惨剧因与“餐具”谐音,从而引申出“承载悲剧(杯具)和惨剧(餐具)的环境”为 茶几。 茶几在中国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有的还做成两层式,与香几比较容易区别。
朱玄 朱玄 朱玄是公认的说故事的好手和华丽口才的拥有者,他在银幕上塑造了大量经典的韩国父亲的形象,是一位深受欢迎的能够同时胜任喜剧和悲剧的演出以及能够将角色身上喜剧和悲剧并存的双面性展现出来的老表演艺术家。
卫道士 卫道士 (一种人物) 卫道士,可以比喻为一种表面清心寡欲,看不得芸芸众生,实则骨子里也不是什么好人,然而却对一本又一本好小说施加压力,让作者们无处生存。 但这种人很多往往只是表面清高,实则暗地里各种萎靡,又称为“伪道士”。 卫道士往往多愁善感,希望阅读一些悲剧文章,但主流小说是喜剧化的,往往有悲剧也是为了以后的喜剧做铺垫,于是,卫道士开始不满意了,用他们尖酸刻薄的话语来强迫小说作者和读者迎合他们的口味,甚至到别人的空间来挑衅,所以,卫道士是一种心智十分不健全的人。
活尸 活尸 (程小青著1997年出版的小说)《活尸》,为一部戏剧,作者为托尔斯泰,剧作者根据一个真实的刑事案件构思完成。剧本通过主人公费佳·普罗塔索夫与妻子丽莎由婚变导致人生悲剧的情节,展示了一个本质上很优秀的俄国人被黑暗社会摧残 ,最终变成一个无用的“活尸”的可悲现实,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本人的伦理道德观。 《活尸》,也是程小青的作品,1997年群众出版社出版。
衛道士 卫道士 (一种人物) 卫道士,可以比喻为一种表面清心寡欲,看不得芸芸众生,实则骨子里也不是什么好人,然而却对一本又一本好小说施加压力,让作者们无处生存。 但这种人很多往往只是表面清高,实则暗地里各种萎靡,又称为“伪道士”。 卫道士往往多愁善感,希望阅读一些悲剧文章,但主流小说是喜剧化的,往往有悲剧也是为了以后的喜剧做铺垫,于是,卫道士开始不满意了,用他们尖酸刻薄的话语来强迫小说作者和读者迎合他们的口味,甚至到别人的空间来挑衅,所以,卫道士是一种心智十分不健全的人。
活屍 活尸 (程小青著1997年出版的小说)《活尸》,为一部戏剧,作者为托尔斯泰,剧作者根据一个真实的刑事案件构思完成。剧本通过主人公费佳·普罗塔索夫与妻子丽莎由婚变导致人生悲剧的情节,展示了一个本质上很优秀的俄国人被黑暗社会摧残 ,最终变成一个无用的“活尸”的可悲现实,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本人的伦理道德观。 《活尸》,也是程小青的作品,1997年群众出版社出版。
千里驹 千里驹 千里驹(1886年-1936年3月20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有“花旦王”之称。蜚声粤剧艺坛二十年,逐步形成"驹派"艺术。演出时,感情真挚,七情上面,无论是演风情戏,还是苦情戏,都能通过面部表情,用细腻的形体动作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表现出来。苦情戏《金叶菊》、《燕子楼》"悲"和"苦"淋漓尽致,情真意切,观众感同身受,被同行公认为"悲剧圣手",有"花旦王"、"滚花王"之称。 千里驹 (词语释义)【词目】千里驹 【拼音】qiān lǐ jū 【释义】千里马 【出处】《三国志·魏书·曹休传》:“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元淳 元淳 (电视剧《楚乔传》角色)元淳,电视剧《楚乔传》中的女二号。由当红小花旦李沁饰演。大魏公主,初期性格单纯善良,喜欢燕洵。但在遭遇心上人逃婚、叛国以及被燕北军侮辱,性格转变为阴险腹黑。 元淳从率真可爱的高贵公主,到经历家国骤变、际遇颠沛后的冷冽尖刃,命运轮转令人惋惜扼腕。可以说是一个悲剧角色,从她喜欢燕洵的那一刻,便注定了她的悲惨人生。 元淳 (词语释义)元淳,读音yuán chún,汉语词语,谓天真朴素,未经雕琢。
千里駒 千里驹 千里驹(1886年-1936年3月20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有“花旦王”之称。蜚声粤剧艺坛二十年,逐步形成"驹派"艺术。演出时,感情真挚,七情上面,无论是演风情戏,还是苦情戏,都能通过面部表情,用细腻的形体动作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表现出来。苦情戏《金叶菊》、《燕子楼》"悲"和"苦"淋漓尽致,情真意切,观众感同身受,被同行公认为"悲剧圣手",有"花旦王"、"滚花王"之称。 千里驹 (词语释义)【词目】千里驹 【拼音】qiān lǐ jū 【释义】千里马 【出处】《三国志·魏书·曹休传》:“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回述 回述 huíshù[retrospect] 述说过去的事情当人们自己也做过悲剧的主角后,谁还想回述悲剧的过程
祝福 祝福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祝福 (汉语词语)祝福,汉语词语,本意指祈神赐福,现泛指祝人顺遂幸福。英文译为blessings、wish well。
生人妻 生人妻 【生人妻】民国时期短篇小说,作者罗淑(女)。最初发表在1936年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月刊》上,1938年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小说集中。小说以军阀统治下的四川偏僻农村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势力重压下农民出卖人妻的悲剧。其主要部分只写了一天一夜的事情,但对其中人生惨剧的描绘充分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情感。一对靠打草卖草为生的山区青年农民夫妇,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丈夫被迫将妻子卖给了有钱人家。买她的人是一个惯在场口上找人喝酒,谁提起都要吐唾沫的流氓。过门后妻子受到新丈夫的凌辱,又受到小叔子的调戏,她忍无可忍,连夜出逃,又颇有四川妇女的辣味。等他跑回家后,方知自己原来的丈夫因自己出逃而被抓走。小说生动再现了封建礼教下妇女的悲惨命运。
精忠旗 精忠旗 (历史悲剧小说)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岳珂为岳飞之后,忠心爱国,并立志替先祖翻案雪耻,后取得证据可替岳飞翻案,但为顾全先皇颜面,终以鲜血毁证物。此举感动在任皇帝下旨恢复岳家名声,岳珂继祖志显孝,名留青史。
南征 南征 (杜甫所做诗文)《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优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颔联写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面对美景而只能潸然泪下;颈联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尾联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知音难寻而始终相信会有知音真的理解自己。这首诗描写轻松欢快、而抒情深刻悲痛,富有艺术感染力。
道白 道白 道白:汉语释义 道白:电影《关于青春的一次道白》片尾曲 道白 (汉语释义)道白,是戏剧动作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高度凝练化、特殊化了的戏剧性情感符号。《雷雨》中,老爷让萍儿给蘩漪端药的道白,鲁妈让四凤跪下对天起誓——其实是对悲剧命运起誓——的道白,无论语言、无论发音、无论吐词、无论声调,都是全部情感、身心状态由内向外的延伸。当一种情感、一种在知觉中的思想以高强度上升时,就必定孕育在说话——道白——之中。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热爱 热爱 《热爱》是韩国SBS于2013年9月28日起播出的周末连续剧,由裴泰燮导演,朴艺京编剧,成勋、崔允英、沈志浩、田光烈等主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因父母年代的纠葛被卷入悲剧命运的男女之间的痛苦爱情和成功的故事。 热爱 (汉语词语)热爱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爱的程度很深。出自《续孽海花》。反义词有讨厌、厌恶憎恶。
熱愛 热爱 《热爱》是韩国SBS于2013年9月28日起播出的周末连续剧,由裴泰燮导演,朴艺京编剧,成勋、崔允英、沈志浩、田光烈等主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因父母年代的纠葛被卷入悲剧命运的男女之间的痛苦爱情和成功的故事。 热爱 (汉语词语)热爱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爱的程度很深。出自《续孽海花》。反义词有讨厌、厌恶憎恶。
成德 成德 (纳兰性德原名)[清]成德(1655-1685)姓纳兰,后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进士,官侍卫。工书,妙得拨镫法,临摹飞动。其书法摹褚遂良临本禊帖,间出入于黄庭、内景经。常入对殿廷,数千言立就。点画落纸,无一笔非古人者。以意制器多巧。精鉴藏。善骑射。工诗词,有饮水词传世。年仅三十一。《八旂通志》、《纳兰君神道碑》、《纳兰君墓志铭》、《茶余客话》。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而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然而,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 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 《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 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他们的爱情因纳兰性德的家庭原因以悲剧告终,沈宛回归江南。纳兰性德作为一代风流才子,他的爱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市井流言,最为盛传的是表妹入宫一事,但终不可考。 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24岁将自己的词作结集为《侧帽》后更名为《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花间集》和晏几道的影响。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残蝶粉。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成德 (词语释义)成德,汉语词汇。 拼音:chénɡ dé 释义:1、盛德。 2.成年人应有的品德。 3.成就品德。
大雷雨 大雷雨 (俄国A.Н.奥斯特洛夫斯基著五幕正剧)《大雷雨》(The Thunderstorm),是俄国剧作家A.N.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5幕悲剧。写于1859年,正值俄国反农奴制斗争处于高潮时期。
红粉 红粉 (苏童2004年出版小说)《红粉》是作家苏童199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州妓女改造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妓女们对于新社会的隔阂与漠然的故事。苏童展示了在悲剧发生的同时表现人性悲凉时的衍生物,使人产生悲哀并不在于主人公“犯了错误”,而是在于命运或命运般的必然性以不容规避的方式把苦难加于挣扎中的主人公。 红粉 (汉语词语)红粉,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2.借指美女,3.指火药。
天边外 天边外 《天边外》是美国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作品。《天边外》描写了20世纪初美国乡村三个青年人的梦想追求以及梦想最终破灭的悲剧。弟弟罗伯特和哥哥安朱都喜欢上邻居姑娘露丝。罗伯特从小向往到海外去干一番事业,但当得知露丝对他的爱情之后,他立即放弃了与舅舅出海的机会与露丝结婚,留在乡村务农。一直也爱着露丝的安朱,深受爱情的打击,临时决定代替弟弟出海远航。几年以后,罗伯特的农场经营得一塌糊涂,心力憔悴的罗伯特最后患肺结核死去。《天外边》作品赢得1920年普利策文学奖。
残菊 残菊 (曹雪芹诗作)《残菊》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贾探春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总收,诗的前半首暗寓出探春在贾家渐见衰败之时离家出嫁,后半首则是进一步描写探春远嫁的情景。这首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整首诗以各种悲伤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极度悲凉的氛围,预示着探春远嫁的悲剧命运。其中颈联用反衬的手法,借“雁阵”虽“迟”,尚有归期,反衬探春却无返家之日。 残菊 (汉语词语)【词目】残菊 衰败的菊花。唐太宗《山阁晚秋》诗:“疎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白居易 《晚秋夜》诗:“花开残菊傍疎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宋·陆游《残菊》诗:“残菊一枝香未残,夜窗拈起百回看。”
紅粉 红粉 (苏童2004年出版小说)《红粉》是作家苏童199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州妓女改造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妓女们对于新社会的隔阂与漠然的故事。苏童展示了在悲剧发生的同时表现人性悲凉时的衍生物,使人产生悲哀并不在于主人公“犯了错误”,而是在于命运或命运般的必然性以不容规避的方式把苦难加于挣扎中的主人公。 红粉 (汉语词语)红粉,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2.借指美女,3.指火药。
殘菊 残菊 (曹雪芹诗作)《残菊》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贾探春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总收,诗的前半首暗寓出探春在贾家渐见衰败之时离家出嫁,后半首则是进一步描写探春远嫁的情景。这首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整首诗以各种悲伤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极度悲凉的氛围,预示着探春远嫁的悲剧命运。其中颈联用反衬的手法,借“雁阵”虽“迟”,尚有归期,反衬探春却无返家之日。 残菊 (汉语词语)【词目】残菊 衰败的菊花。唐太宗《山阁晚秋》诗:“疎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白居易 《晚秋夜》诗:“花开残菊傍疎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宋·陆游《残菊》诗:“残菊一枝香未残,夜窗拈起百回看。”
雷雨 雷雨 《雷雨》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由孙道临执导,孙道临、顾永菲、秦怡等主演,于1984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讲述了煤矿主周朴园专制、伪善,在他的控制下,周家变成了压制人性的枯井,最终,多年的积怨在雷雨之夜爆发,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雷雨 (词语)雷雨,雷电交作而降雨。
上线 上线 揭露传销的电视连续剧《上线》(根据一部真实洗脑的故事改编)一个震惊全国的大案,涉案人员上万人、涉及资金数十亿元!一部得到国家公安部高度关注与支持、全力推介的反腐反黑电视剧,在深层剖析了一批社会普通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挣扎、在“欲望”的大漩涡里无法自拔的人生悲剧;一部最生动、最真实地记录也是甄别传销直销的教科书。
尤里比底斯 尤里比底斯 尤里比底斯(西元前480~前406),古希腊悲剧作家,浪漫戏曲之父。始习绘画,又习哲学及修辞学,后来专注于戏剧。著有剧本九十二种,今存海伦娜、美狄亚等十八种。著有《酒神女信徒》等。 尤里比底斯,或译作“幼里庇得”、“幼里披底斯”。
黑色喜劇 辞典解释黑色喜剧  hēi sè xǐ jù     透过喜剧的形式,揉入病态或恐怖的成分,以表现人生荒谬与无可奈何的困境。题材广泛,如讽刺政府、呈现丑陋人性、批判社会现实等,内容愤世嫉俗,具悲剧的精神。
上線 上线 揭露传销的电视连续剧《上线》(根据一部真实洗脑的故事改编)一个震惊全国的大案,涉案人员上万人、涉及资金数十亿元!一部得到国家公安部高度关注与支持、全力推介的反腐反黑电视剧,在深层剖析了一批社会普通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挣扎、在“欲望”的大漩涡里无法自拔的人生悲剧;一部最生动、最真实地记录也是甄别传销直销的教科书。
野情 野情 在沉浮的房地产漩涡里,南中国国企房地产巨子魏巨兵和神秘富豪刁达八等在广州房地产市场上,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角逐。随着海外巨商的介入,竞争更加复杂持久。魏巨兵惨淡经营,却左右受挫,几起几落。扑朔迷离的爱情和隐情随之萌生——幻灭——重生。在和刁达八的殊死争战中魏巨兵虽然能够把握时机,但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从低落期低达巅峰,再在几次商战和婚变中坠入深渊。喜剧开始,丑剧复现,悲剧结局,多角恋情,终成泡影。
上綫 上线 揭露传销的电视连续剧《上线》(根据一部真实洗脑的故事改编)一个震惊全国的大案,涉案人员上万人、涉及资金数十亿元!一部得到国家公安部高度关注与支持、全力推介的反腐反黑电视剧,在深层剖析了一批社会普通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挣扎、在“欲望”的大漩涡里无法自拔的人生悲剧;一部最生动、最真实地记录也是甄别传销直销的教科书。
羅密歐與茱麗葉 辞典解释罗密欧与茱丽叶  luó mì ōu yǔ zhū lì yè     戏曲剧目。英国莎士比亚所著的一出悲剧。叙述两个世仇家族的青年男女,因相爱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剧情凄楚动人,感人心怀。西元一五九七年出版,曾多次拍成电影。或称为《殉情记》、《铸情记》。 德语 Romeo und Julia (Werk)​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 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成为继《菊豆》后第二部提名该奖项的中国电影。随后,获得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外语片,成为第一部获得该奖的中国电影。1993年,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2015年,被英国《帝国》杂志评为影史百部最佳外语片第28位,是排名最高的内地电影。
铁板红泪录 铁板红泪录 电影《铁板红泪录》由明星影片公司于1933年出品。该片由洪深执导,王莹、陈凝秋、王征信、谢云卿、朱孤雁等领衔主演。剧作者根据他所熟悉的家乡生活构思了电影故事,既描写了封建恶霸的压榨(“铁板”)和农民的反抗,也穿插一段感人的恋爱悲剧(“红泪”)。
化蜕 化蜕 犹蜕化。 鲁迅 《集外集拾遗·凯绥珂勒惠支木刻说明》:“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伤逝 伤逝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小说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抒情气氛,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伤逝 (汉语词汇)伤逝指哀念去世的人。怀念死者,表示哀思,这是人之常情。本篇记述了丧儿之痛,对兄弟、朋友、属员之丧的悼念及做法。有的依亲友的生前爱好奏一曲或学一声驴鸣以祭奠逝者。有的是睹物思人,感慨系怀,而兴伤逝之叹。有的是以各种评价颂扬逝者,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更有人慨叹知音已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而预料自己不久于人世。至于第10 则同时记录下将逝者对生命终结的哀伤,更易令人伤感。
天才 天才 (德莱赛著小说作品)《天才》是德莱赛的一部探讨艺术在金元帝国的地位问题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尤金·威特拉是一位有才能的画家,开始曾画过一些反映人民生活的写生照,尽管作品真实而有才气,但它得不到资产阶级社会的承认。他生活无着,被迫去投合资产阶级的趣味,画商品广告和现代派的东西,这才获得了”成功“,有了地位和财富。尤金·威特拉堕落成一个庸俗的贩卖艺术的市侩,他的"天才"也就毁灭了。 通过尤金的悲剧,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在美国,艺术变成商品,在金元统治下,艺术得不到任何发展,甚至受到摧残。小说中流露出悲观主义情绪,德莱赛提出了问题,但看不到出路。
人生 人生 (路遥创作小说)《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2018年9月27日,路遥的《人生》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人生 (汉语词语)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从稚嫩到成熟到老练的一种过程。因其拥有的哲理性、深邃性,使之成为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 人生中有些东西难以忘记。尤其是爱情(广义,亲情、爱情等)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化蛻 化蜕 犹蜕化。 鲁迅 《集外集拾遗·凯绥珂勒惠支木刻说明》:“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傷逝 伤逝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小说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抒情气氛,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伤逝 (汉语词汇)伤逝指哀念去世的人。怀念死者,表示哀思,这是人之常情。本篇记述了丧儿之痛,对兄弟、朋友、属员之丧的悼念及做法。有的依亲友的生前爱好奏一曲或学一声驴鸣以祭奠逝者。有的是睹物思人,感慨系怀,而兴伤逝之叹。有的是以各种评价颂扬逝者,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更有人慨叹知音已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而预料自己不久于人世。至于第10 则同时记录下将逝者对生命终结的哀伤,更易令人伤感。

其它词语热搜

* 形容悲剧的词语:1. 悲惨;2. 悲伤;3. 哀怨;4. 悲痛;5. 悲催;6. 痛心;7. 悲戚;8. 哀戚;9. 悲凉;10. 悲咽;11. 忧愁;12. 悲苦;13. 悲恸;14. 惨痛;15. 悲愤;16. 悲恸欲绝;17. 悲切;18. 悲泣;19. 愁肠百结;20. 哀思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