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国 语 卷 第 一
作者:左丘明
周语上1穆王將征犬戎〔一〕,祭公谋\父諫曰:「不可〔二〕。先王耀德不观兵〔三〕。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四〕,观则玩,玩则无震〔五〕。是故周文公之颂曰〔六〕:「载戢干戈,载櫜弓矢〔七〕。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八〕,允王保之〔九〕。」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一0〕,阜其财求〔一一〕而利其器用〔一二〕,明利害之乡〔一三〕,以文修之〔一四〕,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一五〕。
〔一〕穆王,周康王之孙、昭王之子穆王满也。征,正也,上討下之称。犬戎,西戎之別名也,在荒服之中。 〔二〕祭,畿內之国,周公之后也,为王卿士。谋\父,字也。传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矣。」
〔三〕耀,明也。观,示也。明德,尚道化也。不示兵者,有大罪恶然后致诛,不以小小示威武也。
〔四〕戢,聚也。威,畏也。时动,谓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守则有财,征则有威。 〔五〕玩,黷也。震,惧也。
〔六〕文公,周公旦之謚也。颂,时迈之诗也。武王既伐紂,周公为作此诗,巡守、告祭之乐歌也。
〔七〕载,则也。干,楯也。戈,戟也。櫜,韜也。言天下已定,聚敛其干戈,韜藏其弓矢,示不復用也。
〔八〕懿,美也。肆,陈也。于,於也。时,是也。夏,大也。言武王常求美德,故陈其功德,於是夏而歌之。乐章大者曰夏。 〔九〕允,信也。信武王能保此时夏之美。 〔一0〕懋,勉也。性,情性也。
〔一一〕阜,大也。大其财求,不障壅也。
〔一二〕器,兵甲也。用,耒耜之属也。 〔一三〕示之以好恶也。乡,方也。
〔一四〕文,礼法也。
〔一五〕保,守也。滋,益也。 「昔我先王世后稷〔一〕,以服事虞、夏〔二〕。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三〕,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四〕,而自窜于戎、狄之闲〔五〕,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六〕,修其训典〔七〕,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八〕。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九〕。商王帝辛,大恶於民〔一0〕。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一一〕。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一二〕。
〔一〕后,君也。稷,官也。父子相继曰世,谓弃与不窋也。 〔二〕谓弃为舜后稷,不窋继之於夏启也。
〔三〕弃,废也。衰,谓启子太康废稷之官,不復务农也。书序曰:「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於洛汭。」
〔四〕失稷官也。不窋,弃之子也。周之禘祫文、武,不先不窋,故通谓之王,商颂亦以契为玄王也。
〔五〕窜,匿也。尧封弃於邰,至不窋失官,去夏而迁於邠,邠西接戎、北近狄也。 〔六〕纂,继也。绪,事也。 〔七〕训,教也。典,法也。
〔八〕奕,奕前人也。载,成也。忝,辱也。
〔九〕保,养也。
〔一0〕商,殷之本号也。帝辛,紂名。大恶,大为民所恶也。
〔一一〕戴,奉也。戎,兵也。牧,商郊牧野。 〔一二〕恤,忧也。隱,痛也。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一〕,邦外侯服〔二〕,侯、卫宾服〔三〕,蛮、夷要服〔四〕,戎、狄荒服〔五〕。甸服者祭〔六〕,侯服者祀〔七〕,宾服者享〔八〕,要服者贡〔九〕,荒服者王〔一0〕。日祭〔一一〕、月祀〔一二〕、时享〔一三〕、岁贡〔一四〕、终王〔一五〕,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一六〕,有不祀则修言〔一七〕,有不享则修文〔一八〕,有不贡则修名〔一九〕,有不王则修德〔二0〕,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二一〕。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二二〕,告不王〔二三〕。於是乎有刑罚之辟〔二四〕,有攻伐之兵〔二五〕,有征討之备〔二六〕,有威让之令〔二七〕,有文告之辞〔二八〕。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二九〕,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一〕邦內,谓天子畿內千里之地。商颂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王制曰:「千里之內曰甸。」京邑在其中央,故夏书曰「五百里甸服」,则古今同矣。甸,王田也。服,服其职业也。自商以前,并畿內为五服。武王克殷,周公致太平,因禹所弼除畿內,更制天下为九服。千里之內谓之王畿,王畿之外曰侯服,侯服之外曰甸服。今谋\父諫穆王,称先王之制犹以王畿为甸服者,甸,古名,世俗所习也。故周襄王谓晋文公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是也。周礼亦以蛮服为要服,足以相况也。
〔二〕邦外,邦畿之外也。方五百里之地谓之侯服。侯服,侯圻也。言诸侯之近者,岁一来见也。
〔三〕此总言之也。侯,侯圻也。卫,卫圻也。言自侯圻至卫圻,其闲凡五圻,圻五百里,五五二千五百里,中国之界也。谓之宾服,常以服贡宾见於王也。五圻者,侯圻之外曰甸圻,甸圻之外曰男圻,男圻之外曰采圻,采圻之外曰卫圻。周书康誥曰「侯、甸、男、采、卫」,是也。凡此服数,诸家之说皆纷错不同,唯贾君近之。
〔四〕蛮,蛮圻。夷,夷圻也。周礼,卫圻之外曰蛮圻,去王城三千五百里,九州之界也。夷圻去王城四千里。周礼行人职,卫圻之外谓之要服,此言蛮、夷要服,则夷圻朝贡或与蛮圻同也。要者,要结好信而服从也。 〔五〕戎、狄,去王城四千五百里至五千里也。四千五百里为镇圻,五千里为蕃圻,在九州之外荒裔之地,与戎、狄同俗,故谓之荒,荒忽无常之言也。
〔六〕供日祭也。此采地之君,其见无数。
〔七〕供月祀也。尧、舜及周,侯服皆岁见也。
〔八〕供时享也。享,献也。周礼,甸圻二岁而见,男圻三岁而见,采圻四岁而见,卫圻五岁而见。其见也,必以所贡助祭於庙,孝经所谓「四海之內,各以其职来祭」者也。
〔九〕供岁贡也。要服六岁一见也。
〔一0〕王,王事天子也。周礼,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各以其所贵宝为贄,故诗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一一〕日祭,祭於祖、考,谓上食也。近汉亦然。
〔一二〕月祀於曾、高也。 〔一三〕时享於二祧也。
〔一四〕岁贡於坛、墠也。
〔一五〕终,谓终世也。朝嗣王及即位而来见。
〔一六〕意,志意也。谓邦国之內有违闕不供日祭者,先修志意以自责也。畿內近,知王意。案:「邦国」,公序本作「邦甸」。
〔一七〕言,号令也。 〔一八〕文,典法也。
〔一九〕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晋语曰:「信於名则上下不干也。」
〔二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二一〕序成,谓上五者次序已成,而有不至,则有刑诛。
〔二二〕让,谴责也。 〔二三〕谓以文辞告晓之也。地远者罪轻。
〔二四〕刑不祭也。 〔二五〕伐不祀也。
〔二六〕征不享也。
〔二七〕让不贡也。
〔二八〕告不王也。
〔二九〕勤,劳也。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一〕,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二〕,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三〕。」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四〕!吾闻夫犬戎树惇〔五〕,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六〕,其有以御我矣〔七〕!」
〔一〕大毕、伯士,犬戎氏之二君也。终,卒也。
〔二〕以其职,谓其嗣子以其贵宝来见王。
〔三〕享,宾服之礼。以责犬戎,而示之兵法也。案:「法」,公序本作「非」。
〔四〕几,危也。顿,败也。
〔五〕树,立也。言犬戎立性惇朴。
〔六〕帅,循也。纯,专也。固,一也。言犬戎循先王之旧德,奉其常职,天性专一,终身不移,不听穆王责其不享也。 〔七〕御,犹距也。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一〕。自是荒服者不至〔二〕。
〔一〕白狼、白鹿,犬戎所贡。 〔二〕穆王责犬戎以非礼,暴兵露师,伤威毁信,故荒服者不至。
2恭王游於涇上,密康公从〔一〕,有三女奔之〔二〕。其母曰:「必致之於王〔三〕。夫兽三为群〔四〕,人三为眾,女三为粲。〔五〕王田不取群〔六〕,公行下眾〔七〕,王御不参一族〔八〕。夫粲,美之物也。眾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九〕?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一0〕?小丑备物,终必亡〔一一〕。」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一二〕。
〔一〕恭王,穆王之子恭王伊扈也。涇,水名。康公,密国之君,姬姓也。
〔二〕奔,不由媒氏也。三女同姓也。 〔三〕康公之母欲使进於王。
〔四〕自三以上为群。 〔五〕粲,美貌也。
〔六〕不尽群也。易曰:「王用三驱,失前禽也。」
〔七〕公,诸侯也。下眾,不敢诬眾也。礼,国君下卿位,遇眾则式礼也。
〔八〕御,妇官也。参,三也。一族,父子也。故取异姓以备三,不参一族也。案:「异姓」,公序本作「姪娣」。
〔九〕堪,任也。
〔一0〕丑,类也。王者至尊,犹且不堪,况尔小人之类乎? 〔一一〕言德小而物备,终取之必以亡。
〔一二〕密,今安定阴密县是也,近涇。 3厉王虐,国人谤王〔一〕。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二〕!」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三〕,以告,则杀之〔四〕。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五〕。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六〕」邵公曰:「是障之也〔七〕。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八〕。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九〕,民亦如之〔一0〕。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一一〕,为民者宣之使言〔一二〕。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一三〕,瞽献曲〔一四〕,史献书〔一五〕,师箴〔一六〕,瞍赋〔一七〕,蒙诵〔一八〕,百工諫〔一九〕,庶人传语〔二0〕,近臣尽规〔二一〕,亲戚补察〔二二〕,瞽、史教诲〔二三〕,耆、艾修之〔二四〕,而后王斟酌焉〔二五〕,是以事行而不悖〔二六〕。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二七〕;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二八〕。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二九〕,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三0〕。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三一〕」王不听,於是国〔三二〕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三三〕 〔一〕厉王,恭王之曾孙、夷王之子厉王胡也。谤,誹也。
〔二〕邵公,邵康公之孙穆公虎也,为王卿士。言民不堪暴虐之政令。 〔三〕卫巫,卫国之巫也。监,察也。巫人有神灵,有谤必知之。案:「巫人」,公序本作「以巫」。
〔四〕巫言谤王,王则杀之。
〔五〕不敢发言,以目相眄而已。
〔六〕弭,止也。
〔七〕障,防也。
〔八〕流者曰川。言川不可防,而口又甚也。
〔九〕川之溃决,害於人也。
〔一0〕民之败乱,害於上也。
〔一一〕为,治也。导,通也。
〔一二〕宣,犹放也。观民所言,以知得失。
〔一三〕献诗以风也。列士,上士也。 〔一四〕无目曰瞽。瞽,乐师。曲,乐曲也。
〔一五〕史,外史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一六〕师,少师也。箴,箴刺王闕,以正得失也。
〔一七〕无眸子曰瞍。赋,公卿列士所献诗也。
〔一八〕有眸子而无见曰蒙。周礼,蒙主弦歌、讽诵。诵,谓箴諫之语也。
〔一九〕百工,执技以事上者也。諫者执艺事以諫,谓若匠师庆諫鲁庄公丹楹刻桷也。 〔二0〕庶人卑贱,见时得失不得达,传以语王也。
〔二一〕近臣,谓驂仆之属也。尽规,尽其规计以告王也。
〔二二〕补,补过;察,察政也。传曰:「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过也。」
〔二三〕瞽,乐太师;史,太史也。掌阴阳、天时、礼法之书,以相教诲者。单襄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
〔二四〕耆、艾,师、傅也。师、傅修理瞽、史之教,以闻於王也。
〔二五〕斟,取也。酌,行也。 〔二六〕悖,逆也。
〔二七〕犹,若也。山川所以宣地气而出财用,口亦宣人心而言善败也。
〔二八〕广平曰原,下溼曰隰。下平曰衍,有溉曰沃。
〔二九〕民所善者行之,民所败者备之。
〔三0〕阜,厚也。
〔三一〕与,辞也。能几何,言不久也。
〔三二〕案:「国」下,公序本有「人」字。 〔三三〕流,放也。彘,晋地,汉为县,属河东,今曰永安。
4厉王说荣夷公〔一〕,芮良夫曰〔二〕:「王室其將卑乎〔三〕!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四〕。夫利,百物之所生也〔五〕,天地之所载也〔六〕,而或专之,其害多矣〔七〕。天地百物,皆將取焉,胡可专也〔八〕?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將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九〕,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一0〕,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一一〕。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一二〕。」大雅曰:「陈锡载周〔一三〕。」是不布利而惧难乎〔一四〕?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一五〕?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一六〕。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一七〕,诸侯不享,王流于彘〔一八〕。
〔一〕说,好也。荣,国名。夷,謚也。 〔二〕芮良夫,周大夫芮伯也。
〔三〕卑,微也。
〔四〕专,擅也。
〔五〕利,生於物也。专利,是专百物也。
〔六〕载,成也。地受天气以成百物也。
〔七〕害,谓恶害荣公者多也。孔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八〕天地成百物,民皆將取用之,何可专其利也。 〔九〕导,开也。布,赋也。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一0〕极,中也。 〔一一〕怵惕,恐惧也。
〔一二〕颂,周颂思文也,谓郊祀后稷以配天之乐歌也。经纬天地曰文。克,能也。蒸,眾也。莫,无也。匪,不也。尔,女也。极,中也。言周公思有文德者后稷,其功乃能配於天。谓尧时洪水,稷播百谷,立我眾民之道,无不於女时得其中者,功至大也。
〔一三〕大雅文王之二章也。陈,布也。锡,赐也。言文王布赐施利,以载成周道也。
〔一四〕言后稷、文王既布利,又惧难也。
〔一五〕言不可也。
〔一六〕鲜,寡也。归附周者寡也。
〔一七〕既,已也。卿士,卿之有事者。
〔一八〕享,献也。
5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一〕,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諫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二〕。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懟〔三〕而怒乎〔四〕!夫事君者险而不懟〔五〕,怨而不怒,况事王乎?〔六〕」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长而立之〔七〕。
〔一〕宣王,厉王之子宣王靖也。在邵公之宫者,避难奔邵公也。
〔二〕及,至也。
〔三〕音坠。
〔四〕杀王子,命国人得杀之也。
〔五〕君,诸侯也。在危险之中不当懟。懟,谓若晋庆郑怨惠公愎諫违卜,弃而不载。
〔六〕怨,心望也。怒,作气也。 〔七〕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凡十四年而宣王立。
6宣王即位,不籍千亩〔一〕。虢文公諫曰〔二〕:「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三〕,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四〕,民之蕃庶於是乎生〔五〕,事之供给於是乎在〔六〕,和协辑睦於是乎兴〔七〕,财用蕃殖於是乎始〔八〕,敦庬纯固於是乎成〔九〕,是故稷为大官。〔一0〕古者,太史顺时覛〔一一〕土,阳癉〔一二〕愤盈,土气震发〔一三〕,农祥晨正〔一四〕,日月底于天庙〔一五〕,土乃脉发〔一六〕。 〔一〕籍,借也,借民力以为之。天子田籍千亩,诸侯百亩。自厉王之流,籍田礼废,宣王即位,不復遵古也。
〔二〕贾侍中云:「文公,文王母弟虢仲之后,为王卿士。」昭谓:虢叔之后,西虢也。及宣王都镐,在畿內也。 〔三〕谷,民之命,故农为大事也。
〔四〕出於农也。器实曰粢,在器曰盛。
〔五〕番,息也。庶,眾也。
〔六〕供,具也。给,足也。
〔七〕协,合也。辑,聚也。睦,亲也。
〔八〕殖,长也。
〔九〕敦,厚也。庬,大也。
〔一0〕民之大事在农,故稷之职为大官也。案:汪远孙国语发正(以下简称发正)卷一:「「大官」,当为「天官」。」 〔一一〕音脉。
〔一二〕丁佐反。
〔一三〕覛,视也。癉,厚也。愤,积也。盈,满也。震,动也。发,起也。 〔一四〕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也。
〔一五〕底,至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也。 〔一六〕脉,理也。农书曰:「春土长冒撅,陈根可拔,耕者急发。」案:汪远孙国语明道本攷异(以下简称攷异)卷一:「春」上脱「孟」字,「撅」当作「橛」。
「先时九日〔一〕,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二〕,阳气俱蒸,土膏其动〔三〕。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四〕。」稷以告〔五〕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六〕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七〕,王其祗祓,监农不易〔八〕。」」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九〕,司空除坛于籍〔一0〕,命农大夫咸戒农用〔一一〕。
〔一〕先,先立春日也。
〔二〕初吉,二月朔日也。诗云:「二月初吉。」
〔三〕蒸,升也。膏,润也。其动,润泽欲行也。 〔四〕震,动也。渝,变也。眚,灾也。言阳气俱升,土膏欲动,当即发动变写其气。不然,则脉满气结,更为灾疫,谷乃不殖也。
〔五〕以太史之言告王。
〔六〕史,太史。阳官,春官。司事,主农事也。 〔七〕距,去也。 〔八〕祗,敬也。祓,齐戒、祓除也。不易,不易物土之宜也。
〔九〕百吏,百官。庶民,甸师氏所掌之民也,主耕耨王之籍田者。
〔一0〕司空,掌地也。
〔一一〕农大夫,田畯也。农用,田器也。
「先时五日〔一〕,瞽告有协风至〔二〕,王即斋宫〔三〕,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四〕。王乃淳〔五〕濯饗醴〔六〕,及期,〔七〕郁人荐鬯〔八〕,牺人荐醴〔九〕,王祼鬯,饗醴乃行〔一0〕,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一一〕,膳夫、农正陈籍礼〔一二〕,太史赞王〔一三〕,王敬从之。王耕一
〔一〕穆王,周康王之孙、昭王之子穆王满也。征,正也,上討下之称。犬戎,西戎之別名也,在荒服之中。 〔二〕祭,畿內之国,周公之后也,为王卿士。谋\父,字也。传曰:「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矣。」
〔三〕耀,明也。观,示也。明德,尚道化也。不示兵者,有大罪恶然后致诛,不以小小示威武也。
〔四〕戢,聚也。威,畏也。时动,谓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守则有财,征则有威。 〔五〕玩,黷也。震,惧也。
〔六〕文公,周公旦之謚也。颂,时迈之诗也。武王既伐紂,周公为作此诗,巡守、告祭之乐歌也。
〔七〕载,则也。干,楯也。戈,戟也。櫜,韜也。言天下已定,聚敛其干戈,韜藏其弓矢,示不復用也。
〔八〕懿,美也。肆,陈也。于,於也。时,是也。夏,大也。言武王常求美德,故陈其功德,於是夏而歌之。乐章大者曰夏。 〔九〕允,信也。信武王能保此时夏之美。 〔一0〕懋,勉也。性,情性也。
〔一一〕阜,大也。大其财求,不障壅也。
〔一二〕器,兵甲也。用,耒耜之属也。 〔一三〕示之以好恶也。乡,方也。
〔一四〕文,礼法也。
〔一五〕保,守也。滋,益也。 「昔我先王世后稷〔一〕,以服事虞、夏〔二〕。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三〕,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四〕,而自窜于戎、狄之闲〔五〕,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六〕,修其训典〔七〕,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八〕。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九〕。商王帝辛,大恶於民〔一0〕。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一一〕。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一二〕。
〔一〕后,君也。稷,官也。父子相继曰世,谓弃与不窋也。 〔二〕谓弃为舜后稷,不窋继之於夏启也。
〔三〕弃,废也。衰,谓启子太康废稷之官,不復务农也。书序曰:「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於洛汭。」
〔四〕失稷官也。不窋,弃之子也。周之禘祫文、武,不先不窋,故通谓之王,商颂亦以契为玄王也。
〔五〕窜,匿也。尧封弃於邰,至不窋失官,去夏而迁於邠,邠西接戎、北近狄也。 〔六〕纂,继也。绪,事也。 〔七〕训,教也。典,法也。
〔八〕奕,奕前人也。载,成也。忝,辱也。
〔九〕保,养也。
〔一0〕商,殷之本号也。帝辛,紂名。大恶,大为民所恶也。
〔一一〕戴,奉也。戎,兵也。牧,商郊牧野。 〔一二〕恤,忧也。隱,痛也。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一〕,邦外侯服〔二〕,侯、卫宾服〔三〕,蛮、夷要服〔四〕,戎、狄荒服〔五〕。甸服者祭〔六〕,侯服者祀〔七〕,宾服者享〔八〕,要服者贡〔九〕,荒服者王〔一0〕。日祭〔一一〕、月祀〔一二〕、时享〔一三〕、岁贡〔一四〕、终王〔一五〕,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一六〕,有不祀则修言〔一七〕,有不享则修文〔一八〕,有不贡则修名〔一九〕,有不王则修德〔二0〕,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二一〕。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二二〕,告不王〔二三〕。於是乎有刑罚之辟〔二四〕,有攻伐之兵〔二五〕,有征討之备〔二六〕,有威让之令〔二七〕,有文告之辞〔二八〕。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二九〕,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一〕邦內,谓天子畿內千里之地。商颂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王制曰:「千里之內曰甸。」京邑在其中央,故夏书曰「五百里甸服」,则古今同矣。甸,王田也。服,服其职业也。自商以前,并畿內为五服。武王克殷,周公致太平,因禹所弼除畿內,更制天下为九服。千里之內谓之王畿,王畿之外曰侯服,侯服之外曰甸服。今谋\父諫穆王,称先王之制犹以王畿为甸服者,甸,古名,世俗所习也。故周襄王谓晋文公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是也。周礼亦以蛮服为要服,足以相况也。
〔二〕邦外,邦畿之外也。方五百里之地谓之侯服。侯服,侯圻也。言诸侯之近者,岁一来见也。
〔三〕此总言之也。侯,侯圻也。卫,卫圻也。言自侯圻至卫圻,其闲凡五圻,圻五百里,五五二千五百里,中国之界也。谓之宾服,常以服贡宾见於王也。五圻者,侯圻之外曰甸圻,甸圻之外曰男圻,男圻之外曰采圻,采圻之外曰卫圻。周书康誥曰「侯、甸、男、采、卫」,是也。凡此服数,诸家之说皆纷错不同,唯贾君近之。
〔四〕蛮,蛮圻。夷,夷圻也。周礼,卫圻之外曰蛮圻,去王城三千五百里,九州之界也。夷圻去王城四千里。周礼行人职,卫圻之外谓之要服,此言蛮、夷要服,则夷圻朝贡或与蛮圻同也。要者,要结好信而服从也。 〔五〕戎、狄,去王城四千五百里至五千里也。四千五百里为镇圻,五千里为蕃圻,在九州之外荒裔之地,与戎、狄同俗,故谓之荒,荒忽无常之言也。
〔六〕供日祭也。此采地之君,其见无数。
〔七〕供月祀也。尧、舜及周,侯服皆岁见也。
〔八〕供时享也。享,献也。周礼,甸圻二岁而见,男圻三岁而见,采圻四岁而见,卫圻五岁而见。其见也,必以所贡助祭於庙,孝经所谓「四海之內,各以其职来祭」者也。
〔九〕供岁贡也。要服六岁一见也。
〔一0〕王,王事天子也。周礼,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各以其所贵宝为贄,故诗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一一〕日祭,祭於祖、考,谓上食也。近汉亦然。
〔一二〕月祀於曾、高也。 〔一三〕时享於二祧也。
〔一四〕岁贡於坛、墠也。
〔一五〕终,谓终世也。朝嗣王及即位而来见。
〔一六〕意,志意也。谓邦国之內有违闕不供日祭者,先修志意以自责也。畿內近,知王意。案:「邦国」,公序本作「邦甸」。
〔一七〕言,号令也。 〔一八〕文,典法也。
〔一九〕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晋语曰:「信於名则上下不干也。」
〔二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二一〕序成,谓上五者次序已成,而有不至,则有刑诛。
〔二二〕让,谴责也。 〔二三〕谓以文辞告晓之也。地远者罪轻。
〔二四〕刑不祭也。 〔二五〕伐不祀也。
〔二六〕征不享也。
〔二七〕让不贡也。
〔二八〕告不王也。
〔二九〕勤,劳也。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一〕,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二〕,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三〕。」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四〕!吾闻夫犬戎树惇〔五〕,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六〕,其有以御我矣〔七〕!」
〔一〕大毕、伯士,犬戎氏之二君也。终,卒也。
〔二〕以其职,谓其嗣子以其贵宝来见王。
〔三〕享,宾服之礼。以责犬戎,而示之兵法也。案:「法」,公序本作「非」。
〔四〕几,危也。顿,败也。
〔五〕树,立也。言犬戎立性惇朴。
〔六〕帅,循也。纯,专也。固,一也。言犬戎循先王之旧德,奉其常职,天性专一,终身不移,不听穆王责其不享也。 〔七〕御,犹距也。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一〕。自是荒服者不至〔二〕。
〔一〕白狼、白鹿,犬戎所贡。 〔二〕穆王责犬戎以非礼,暴兵露师,伤威毁信,故荒服者不至。
2恭王游於涇上,密康公从〔一〕,有三女奔之〔二〕。其母曰:「必致之於王〔三〕。夫兽三为群〔四〕,人三为眾,女三为粲。〔五〕王田不取群〔六〕,公行下眾〔七〕,王御不参一族〔八〕。夫粲,美之物也。眾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九〕?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一0〕?小丑备物,终必亡〔一一〕。」康公不献。一年,王灭密〔一二〕。
〔一〕恭王,穆王之子恭王伊扈也。涇,水名。康公,密国之君,姬姓也。
〔二〕奔,不由媒氏也。三女同姓也。 〔三〕康公之母欲使进於王。
〔四〕自三以上为群。 〔五〕粲,美貌也。
〔六〕不尽群也。易曰:「王用三驱,失前禽也。」
〔七〕公,诸侯也。下眾,不敢诬眾也。礼,国君下卿位,遇眾则式礼也。
〔八〕御,妇官也。参,三也。一族,父子也。故取异姓以备三,不参一族也。案:「异姓」,公序本作「姪娣」。
〔九〕堪,任也。
〔一0〕丑,类也。王者至尊,犹且不堪,况尔小人之类乎? 〔一一〕言德小而物备,终取之必以亡。
〔一二〕密,今安定阴密县是也,近涇。 3厉王虐,国人谤王〔一〕。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二〕!」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三〕,以告,则杀之〔四〕。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五〕。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六〕」邵公曰:「是障之也〔七〕。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八〕。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九〕,民亦如之〔一0〕。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一一〕,为民者宣之使言〔一二〕。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一三〕,瞽献曲〔一四〕,史献书〔一五〕,师箴〔一六〕,瞍赋〔一七〕,蒙诵〔一八〕,百工諫〔一九〕,庶人传语〔二0〕,近臣尽规〔二一〕,亲戚补察〔二二〕,瞽、史教诲〔二三〕,耆、艾修之〔二四〕,而后王斟酌焉〔二五〕,是以事行而不悖〔二六〕。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二七〕;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二八〕。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二九〕,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三0〕。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三一〕」王不听,於是国〔三二〕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三三〕 〔一〕厉王,恭王之曾孙、夷王之子厉王胡也。谤,誹也。
〔二〕邵公,邵康公之孙穆公虎也,为王卿士。言民不堪暴虐之政令。 〔三〕卫巫,卫国之巫也。监,察也。巫人有神灵,有谤必知之。案:「巫人」,公序本作「以巫」。
〔四〕巫言谤王,王则杀之。
〔五〕不敢发言,以目相眄而已。
〔六〕弭,止也。
〔七〕障,防也。
〔八〕流者曰川。言川不可防,而口又甚也。
〔九〕川之溃决,害於人也。
〔一0〕民之败乱,害於上也。
〔一一〕为,治也。导,通也。
〔一二〕宣,犹放也。观民所言,以知得失。
〔一三〕献诗以风也。列士,上士也。 〔一四〕无目曰瞽。瞽,乐师。曲,乐曲也。
〔一五〕史,外史也。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一六〕师,少师也。箴,箴刺王闕,以正得失也。
〔一七〕无眸子曰瞍。赋,公卿列士所献诗也。
〔一八〕有眸子而无见曰蒙。周礼,蒙主弦歌、讽诵。诵,谓箴諫之语也。
〔一九〕百工,执技以事上者也。諫者执艺事以諫,谓若匠师庆諫鲁庄公丹楹刻桷也。 〔二0〕庶人卑贱,见时得失不得达,传以语王也。
〔二一〕近臣,谓驂仆之属也。尽规,尽其规计以告王也。
〔二二〕补,补过;察,察政也。传曰:「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过也。」
〔二三〕瞽,乐太师;史,太史也。掌阴阳、天时、礼法之书,以相教诲者。单襄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
〔二四〕耆、艾,师、傅也。师、傅修理瞽、史之教,以闻於王也。
〔二五〕斟,取也。酌,行也。 〔二六〕悖,逆也。
〔二七〕犹,若也。山川所以宣地气而出财用,口亦宣人心而言善败也。
〔二八〕广平曰原,下溼曰隰。下平曰衍,有溉曰沃。
〔二九〕民所善者行之,民所败者备之。
〔三0〕阜,厚也。
〔三一〕与,辞也。能几何,言不久也。
〔三二〕案:「国」下,公序本有「人」字。 〔三三〕流,放也。彘,晋地,汉为县,属河东,今曰永安。
4厉王说荣夷公〔一〕,芮良夫曰〔二〕:「王室其將卑乎〔三〕!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四〕。夫利,百物之所生也〔五〕,天地之所载也〔六〕,而或专之,其害多矣〔七〕。天地百物,皆將取焉,胡可专也〔八〕?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將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九〕,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一0〕,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一一〕。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一二〕。」大雅曰:「陈锡载周〔一三〕。」是不布利而惧难乎〔一四〕?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一五〕?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一六〕。荣公若用,周必败。」既,荣公为卿士〔一七〕,诸侯不享,王流于彘〔一八〕。
〔一〕说,好也。荣,国名。夷,謚也。 〔二〕芮良夫,周大夫芮伯也。
〔三〕卑,微也。
〔四〕专,擅也。
〔五〕利,生於物也。专利,是专百物也。
〔六〕载,成也。地受天气以成百物也。
〔七〕害,谓恶害荣公者多也。孔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八〕天地成百物,民皆將取用之,何可专其利也。 〔九〕导,开也。布,赋也。上谓天神,下谓人物也。
〔一0〕极,中也。 〔一一〕怵惕,恐惧也。
〔一二〕颂,周颂思文也,谓郊祀后稷以配天之乐歌也。经纬天地曰文。克,能也。蒸,眾也。莫,无也。匪,不也。尔,女也。极,中也。言周公思有文德者后稷,其功乃能配於天。谓尧时洪水,稷播百谷,立我眾民之道,无不於女时得其中者,功至大也。
〔一三〕大雅文王之二章也。陈,布也。锡,赐也。言文王布赐施利,以载成周道也。
〔一四〕言后稷、文王既布利,又惧难也。
〔一五〕言不可也。
〔一六〕鲜,寡也。归附周者寡也。
〔一七〕既,已也。卿士,卿之有事者。
〔一八〕享,献也。
5彘之乱,宣王在邵公之宫〔一〕,国人围之。邵公曰:「昔吾骤諫王,王不从,是以及此难〔二〕。今杀王子,王其以我为懟〔三〕而怒乎〔四〕!夫事君者险而不懟〔五〕,怨而不怒,况事王乎?〔六〕」乃以其子代宣王,宣王长而立之〔七〕。
〔一〕宣王,厉王之子宣王靖也。在邵公之宫者,避难奔邵公也。
〔二〕及,至也。
〔三〕音坠。
〔四〕杀王子,命国人得杀之也。
〔五〕君,诸侯也。在危险之中不当懟。懟,谓若晋庆郑怨惠公愎諫违卜,弃而不载。
〔六〕怨,心望也。怒,作气也。 〔七〕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凡十四年而宣王立。
6宣王即位,不籍千亩〔一〕。虢文公諫曰〔二〕:「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三〕,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四〕,民之蕃庶於是乎生〔五〕,事之供给於是乎在〔六〕,和协辑睦於是乎兴〔七〕,财用蕃殖於是乎始〔八〕,敦庬纯固於是乎成〔九〕,是故稷为大官。〔一0〕古者,太史顺时覛〔一一〕土,阳癉〔一二〕愤盈,土气震发〔一三〕,农祥晨正〔一四〕,日月底于天庙〔一五〕,土乃脉发〔一六〕。 〔一〕籍,借也,借民力以为之。天子田籍千亩,诸侯百亩。自厉王之流,籍田礼废,宣王即位,不復遵古也。
〔二〕贾侍中云:「文公,文王母弟虢仲之后,为王卿士。」昭谓:虢叔之后,西虢也。及宣王都镐,在畿內也。 〔三〕谷,民之命,故农为大事也。
〔四〕出於农也。器实曰粢,在器曰盛。
〔五〕番,息也。庶,眾也。
〔六〕供,具也。给,足也。
〔七〕协,合也。辑,聚也。睦,亲也。
〔八〕殖,长也。
〔九〕敦,厚也。庬,大也。
〔一0〕民之大事在农,故稷之职为大官也。案:汪远孙国语发正(以下简称发正)卷一:「「大官」,当为「天官」。」 〔一一〕音脉。
〔一二〕丁佐反。
〔一三〕覛,视也。癉,厚也。愤,积也。盈,满也。震,动也。发,起也。 〔一四〕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也。
〔一五〕底,至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也。 〔一六〕脉,理也。农书曰:「春土长冒撅,陈根可拔,耕者急发。」案:汪远孙国语明道本攷异(以下简称攷异)卷一:「春」上脱「孟」字,「撅」当作「橛」。
「先时九日〔一〕,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二〕,阳气俱蒸,土膏其动〔三〕。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四〕。」稷以告〔五〕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六〕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七〕,王其祗祓,监农不易〔八〕。」」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九〕,司空除坛于籍〔一0〕,命农大夫咸戒农用〔一一〕。
〔一〕先,先立春日也。
〔二〕初吉,二月朔日也。诗云:「二月初吉。」
〔三〕蒸,升也。膏,润也。其动,润泽欲行也。 〔四〕震,动也。渝,变也。眚,灾也。言阳气俱升,土膏欲动,当即发动变写其气。不然,则脉满气结,更为灾疫,谷乃不殖也。
〔五〕以太史之言告王。
〔六〕史,太史。阳官,春官。司事,主农事也。 〔七〕距,去也。 〔八〕祗,敬也。祓,齐戒、祓除也。不易,不易物土之宜也。
〔九〕百吏,百官。庶民,甸师氏所掌之民也,主耕耨王之籍田者。
〔一0〕司空,掌地也。
〔一一〕农大夫,田畯也。农用,田器也。
「先时五日〔一〕,瞽告有协风至〔二〕,王即斋宫〔三〕,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四〕。王乃淳〔五〕濯饗醴〔六〕,及期,〔七〕郁人荐鬯〔八〕,牺人荐醴〔九〕,王祼鬯,饗醴乃行〔一0〕,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一一〕,膳夫、农正陈籍礼〔一二〕,太史赞王〔一三〕,王敬从之。王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