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七十九

作者:李焘
  起讫时间 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尽是年十二月

  卷  名 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七十九

  帝  号 宋真宗

  年  号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

  全  文

  冬十月乙未朔,詔枢密使带检校官、平章事,不告引,止於本厅赞喝。时王钦若、陈尧叟上言请定常制。先是,魏仁浦以宰相兼枢密使,告引,曹彬以枢密使兼相,不告引,故止用彬例。

  陕西转运\使薛顏言:「诸州司理参军,朝廷谓其刑狱重难,与免选限,或任非其人,多致枉滥。请自今误入徒以上罪,令书歷守选,冀有所惩沮,自求平允。」詔三次误失者如所请。

  戊戌,詔銟知渭州曹瑋,以修东关城壕毕也。

  宜州言南丹州莫淮辿聚集诸蛮,阻富仁监道路。詔转运\使乐黄目乘传往视,以理和断。黄目言知宜州信遂不諳溪峒事,即命供奉官、閤门祗候曹永吉驰驛代之。既而黄目又言:「宜州驻泊监押、侍禁侯箉擅领兵入南丹州界白抗卓寨,取淮辿伏罪状以还,进退容易,恐生边隙。」箉亦诉转运\司隱其绩状,不尽条奏。上廉知南丹州本非侵扰,第因接境逃民剽掠客旅,遂亡命山谷,蛮夷自相寇盗。即詔內殿崇班閤门祗候郭盛、內供奉官江德明,驰往犒设峒溪首领,与黄目同抚劳之。且戒箉,自今戎事,皆稟所部。

  庚子,遣使驰驛分诣广南、荆湖、福建、江南、京西诸路,与转运\提点刑狱司、知州、通判、鈐辖、都监,简选杂犯配军人,徙隶近地本城。老病不堪医治者,放从便。少壮者,部送赴闕,当寘上军;如不愿量移赴闕,亦听。

  鄜延部署曹利用等言保安军蕃部请筑子城,望諭首领,俾竣农隙,从之。

  同修玉清昭应宫使李宗諤,以丁谓参知政事,请差降等威。辛丑,改命宗諤为修宫副使。  甲辰,詔:「如闻建安军等处,自秋霖雨,颇妨农事,宜委转运\、发运\使,体量賑恤。」

  乙巳,夔州路转运\使言:「溪峒蛮人结集为乱,埙发兵討捕,则归先所掠汉口,及五十人者【一】,承例特署职名,许令入贡。」上曰:「闻此亦非便。或因是輒掠边民充数邀利,所在宜辨察之。」转运\使又言蛮愿入贡者千五百人。上以道途往来,公私劳费,不许,詔转运\使定其当赴闕者,具名奏裁,余止就本路量行支赐遣还。

  丁未,上以宗室所进和幸诸王宫赐宴诗示辅臣,因曰:「宗亲好学,大是美事。苟述作不已,自得指趣。得指趣,即忘倦矣。然当戒於好奇而尚浮靡,好奇则失实,尚浮靡则少理也。」

  淮南比岁薄稔,上忧之,賑卹无所不至,而言事者以为流亡无算;及丁谓使建安军,因令校其实数。戊申,谓言转运\司具析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五州军逃民,数多者及百户,余止三十户,继有復业者。时起居舍人王隨为转运\使,戒所部出库钱贷民市粮种,岁终,约输绢以偿,故流亡者多復业云。

  并、代州承受公事李宗政【二】言:「火山军南五七里,或掊地尺余则火山,盖火德之应,请建祠庙。」上曰:「此山有火,因山名军,其所由来旧矣。宗政妄言,不可从也。」  己酉,以主客郎中、知制誥王曾为契丹国主生辰使,宫苑使、滎州刺史高继勋副之;屯田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李士龙为正旦使,內殿崇班、閤门祗候李余懿副之。旧制,出使必假官,继勋本秩既崇,不復假官,自是为例。契丹使邢祥接伴,祥诧其国中亲贤赐铁券,曾折之曰:「铁券者,衰世以宠权臣,用安反侧,岂所以待亲贤耶?」祥媿不復语。

  曾使还,言:

  是岁契丹改统和三十一年为开泰元年,以幽州为析津府。国主弟隆裕卒;隆裕初封吴王,后封楚国王。

  初,奉使者止达幽州,后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凉淀、北安州、炭山、长泊。自雄州白沟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县,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三】。北度涿水、范水、刘李河,六十里至良乡县。度卢沟河,六十里至幽州,偽号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內有元和殿、洪政殿,东门曰宣和。城中坊门皆有楼。有閔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將士所造;又有开泰寺,魏王耶律汉寧造。皆邀朝使游观。城南门內有于越王廨【四】,为宴集之所。门外永平馆,旧名碣石馆,请和后易之。南即桑干河。

  出北门,过古长城、延芳淀,四十里至孙侯馆【五】,后改为望京馆,稍移故处。望楮谷山、五龙池,过温余河、大夏坡,坡西北即凉淀,避暑之地。五十里至顺州。东北过白屿河,北望银冶山,又有黄罗、螺盘、牛阑山,七十里至檀州。自北渐入山【六】,五十里至金沟馆。將至馆,川原平广,谓之金沟淀,国主尝於此过冬。

  自此入山,詰曲登陟,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景而约其里数。过朝鲤河,亦名七度河,九十里至古北口。两旁峻崖,中有路,仅容车轨;口北有铺,彀弓连绳,本范阳防阨奚、契丹之所,最为隘束。然幽州东趋营、平州,路甚平坦,自顷犯边,多由斯出。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七】、偏枪岭,四十里至臥如来馆,盖山中有臥佛像故也。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因河为名。又过墨斗岭【八】,亦名渡云岭,长二十里许。又过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铁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链得铁。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鎚」;所居屋,皆就山墙开门。过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有蕃户百余,编荆为篱,锻铁为兵器。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九】。

  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一○】,七十里至富谷馆。居民多造车者,云渤海人。正东望马云山,山多鸟兽、林木【一一】,国主多於此打围。八十里至通天馆【一二】。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庳小,方圆纔四里许。门但重屋【一三】,无筑堵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內夹道步廊,多坊门。又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闤、望闕。次至大同馆,其北门曰阳德、閶闔。城內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

  自过古北口,即蕃境。居人草菴板屋,亦务耕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上,盖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郁然。深谷中多烧炭为业,时见畜牧牛马橐喰,尤多青羊黄豕。亦有挈车帐,逐水草射猎。食止麋粥、屦糒。

  辛亥,上作为政歌赐辅臣。

  詔诸路自今除常例合调民夫外,如別有工役须至差拨者,並取实役名数,调讫具事以闻,违者案其罪。先是,提点开封府界段惟几调中牟县夫二百人修淳泽监仓,髃牧制置使以□卒代之【一四】,因有是詔。  癸丑,詔京西市糴军粮,转运\使止当劝诱,无得迫促。时转运\使於西京市糴,条约过当,民不如约则杖之,故特示禁戒。

  丁巳,以知制誥陈尧咨权同判吏部流內銓。旧制,选人皆用奏举乃得京官,而士有孤寒不为人知者,尧咨特为陈其功状而陞擢之。  戊午,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降於延恩殿。(按本志,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即圣祖也。实录于六年七月又书加上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曰东岳司命上卿佑圣真君。初,封禪礼毕,詔上司命天尊之号。至是,以圣祖临降,名称相类,故改上焉。如此,则当別一司命矣。又据降圣记【一五】加上东岳司命上卿真君圣号敕但云东岳司命上卿真君,可加上东岳司命上卿佑圣真君,无「九天」及「保生天尊」字。然封禪记书元年十月壬子詔上卿九天司命真君增号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实有此六字。二书皆丁谓所编,乃如此不同,当考。)  先是八日,上梦景德中所睹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赵某授汝天书,將见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翌日夜,復梦神人传天尊言:「吾坐西,当斜设六位。」即於延恩殿设道场。是日,五鼓一筹,先闻异香,少顷,黄光自东南至,掩蔽灯烛。俄见灵仙仪卫,所执器物皆有光明,天尊至,冠服如元始天尊。又六人皆秉圭四人仙衣,二人通天冠、絳纱袍。上再拜於阶下。俄有黄雾起,须臾雾散,天尊与六人皆就坐,侍从在东阶。上升西阶,再拜。又欲拜六人,天尊令揖不拜。命设榻,召上坐,饮碧玉汤,甘白如乳。天尊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电梦天人,生於寿邱。后唐时,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即离坐,乘云而去。及曙,以语辅臣,即召至殿,歷观临降之所,又召修玉清昭应宫副使李宗諤、刘承珪,都监蓝继宗同观。  己未,札示中外,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两京来年夏税放十之二,诸路十之一。赐致仕官全俸一年,幕职、州县官先经省者权增五百员,任满即停。(宋朝要录,內外诸军將士,並与特支。)

  命参知政事丁谓、翰林学士李宗諤、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与太常礼院检討官详定崇奉天尊仪制以闻。

  庚申,髃臣诣崇政殿称贺,因赐酒五行而罢。宴宗室诸亲於万岁殿。

  辛酉,上以崇儒术论、为君难为臣不易论示王旦等。先是,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因奏对,上谓之曰:「儒术污隆,其应实大,国家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则经籍道息,汉盛则学校兴行。其后命历迭改,而风教一揆。有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王风寖微。太祖、太宗丕变弊俗,崇尚斯文。朕获绍先业,谨遵圣训,礼乐交举,儒术化成,实二后垂裕之所致也。为君之难,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其或君以宽大接下,臣以诚\明奉上,君臣之心,皆归於正。直道而行,至公相遇,此天下之达理,先王之成宪,犹指诸掌,孰谓难哉?」彭年曰:「陛下圣言精诣,足使天下知训,伏愿躬演睿思,著之篇翰。」顷之,上出二论示彭年,彭年復请示辅臣,旦等因请付国子监刻石,从之。  詔以天尊降临,分命辅臣告天地、宗庙、社稷。初,宰相请准例遣丞郎已下,上特命王旦等摄事,又遣官告诸陵、岳瀆、祠宇,上亲封香付之。  壬戌,謁玉清昭应宫。时將祀神州地祇,在致斋內,上疑不当出,欲別择日,恐缓。后乃詔礼官议之,且言:「焚香致谢,非游赏也,若不作乐,於礼无嫌。」遂从之。

  詔广州鈐辖兼提举在城烟火盗贼\事。

  闰十月乙丑朔,詔京城盗贼\当决杖配隶者,自今免其令觽,內情重者奏裁。

  丁卯,命王旦为躬谢太庙大礼使,向敏中为礼仪使,王钦若为仪仗使,陈尧叟为卤簿使,马知节为桥道顿递使。故事,每大礼,以宰相领大礼使,而礼仪等使皆署申状。东封岁,上特命中书、枢密院领五使,汾阴亦如之。於是王旦言:「顷岁,臣叨备相位,钦若以下皆知枢密院,参知政事。今敏中、钦若、尧叟悉同平章事,询於事体,颇似非宜。」上曰:「第依近制可也。」旦又曰:「东封、汾阴告庙日,皆奉天书,所以表奉符行事。今兹告庙,天书重於举动,望不出內。」詔可。

  鑾驾仪仗,旧止用二千人,有司请增为七千人,从之。  有司请太庙用饗礼,一献,庭设宫架,殿上登歌,无二舞。上欲重其事,特用三献,乃以相王元偓为亚献,舒王元偁为终献。

  詔河北榷场所市食羊死於路者,无得抑市人鬻之。

  詔:「访闻边臣每正旦五鼓即张烛庆贺,日聚宴乐,至有夜分而城不扃者。自今不得復然。」

  己巳,上天尊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有司请以玉清昭应宫玉皇后殿为圣祖正殿,东位司命殿为治事之所。

  令施州每月朔望给酒肴犒溪蛮。  庚午,上斋于长春殿,以朝元殿建道场,设更衣次,及奏中严外办於文德殿。

  辛未,躬谢太庙六室,又命大臣分告天地、社稷、后庙。

  壬申,上谓宰相曰:「顷闻郑国长公主肩舆出行,民有犯其前导者,即捕笞之。朕在东宫日,有犯者,第委之府县,未尝輒自箠掠也。宜令开封府,自今有此类未得决丝,具名以闻。仍严戒约诸宅勾当使臣。」

  詔:「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以七月一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为降圣节,並休假五日。两京、诸州,前七日建道场设醮,假內禁屠、輟刑,听士民宴乐,京城张灯一夕。」

  改延恩殿为真游殿,重加修饰。

  有司言:「道场及奏告【一六】,自今用青词云『嗣皇帝臣署。』大事,祀官朝服。常时奏告,公服。荐献,则太祝读词。设醮,止命道士备香酒、时鰏、碧色幣。」詔可。

  癸酉,詔天下州府军监天庆观並增置圣祖殿。

  乙亥,詔上圣祖母懿号曰元天大圣后。初,宰臣以太祖諡号有与圣祖名同者【一七】,將议易之。上曰:「真祖临降,皇家大庆也。六室並当增諡。」乃詔太庙六室,各奉上尊諡二字。中书、门下请加僖祖諡曰文献睿和,顺祖曰惠元睿明,翼祖曰简恭睿德,宣祖曰昭武睿圣,太祖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太宗曰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

  有司言圣祖母未有宫殿,望遣官於□州曲阜县寿邱奏告,从之。  丙子,出玉宸殿新稻赐辅臣,上曰:「禁中植稻,暇日临观刈获,见其劳力,愈知耕农之可念也。」

  髃臣上尊号曰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上圣钦明仁孝,不允。表三上,从之。詔俟尊册圣祖毕,受册。

  丁丑,謁启圣院太宗神御殿【一八】。礼毕,詔于龙图阁取太平兴国中舒州所获誌公石以示辅臣,上作诗纪其符应,又作赞,目曰神告帝统石。乃加諡誌公曰真觉,遣知制誥陈尧咨诣蒋山致告。其后又加諡曰道林真觉,令公私无得斥誌公名。

  五溪蛮向贵升等五百人及磨塀、洛浦蛮来贡方物。

  戊寅,改□州曲阜县为仙源县。建景灵宫、太极观於寿邱,以奉圣祖及圣祖母。遣內供奉官周怀政与本州长吏规度兴作,俟宫观成日,备礼奉册,凡宫观之制,皆南开三门,二重,东西两廊,中建正殿,连接拥殿。又置道院、斋坊,其观宇之数,差减於宫。

  庚辰,王钦若言所居第在太庙之后、后庙之前,出入宴处,皆不遑寧,请易赐官第。詔可,寻於安定坊造第赐之。

  辛巳,玉清昭应宫天书阁上梁,车驾往观焉,宴赐如常例。  丁亥,詔圣祖、圣母徽号册宝法物,並饰以金,尊号册以金涂银为饰。旧制,皇帝册宝饰以金,宗庙饰以银,及是,有司请圣祖册宝如宗庙之制,上崇奉圣真,志存谦抑,故有是詔。

  有司言唐太清宫乐章皆明皇所作,今崇奉玉皇、圣祖及祖宗配位乐章,请上自为之。戊子,內出乐章十六曲以示辅臣,文舞曰发祥流庆,武舞曰降真观德。

  庚寅,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等上新定閤门仪制十卷、客省事例六卷、四方馆仪一卷,詔銟之,仍第赐金帛。(实录、本纪,並于六月丁未书彭年进閤门仪制,今又并客省、四方馆仪制书之,疑必重叠,故削去六月丁未所书,止存此。)

  詔太常寺选殿前司天武左右厢军士,每厢七十五人,人为角手,教习以备警场。先是,每举大礼,皆预以近京州军召鸣鼓角者,贫民涉远而至,颇成劳费。及是罢之,人以为便。

  命庄宅副使王承祐、入內殿头杨怀吉浚汴水。上谓:「汴河有湾曲,滩浅\,没溺甚多,盖开浚之际,只依检计到功料;检计之际,又河水盖覆,不见合施功处。自今须先塞上流,尽河槽內水【一九】,方行检计。」仍差承祐及怀吉领其事。(承祐,审琦第四子。怀吉,缺。)

  十一月丙申,上於朝元殿恭谢玉皇,奉天书行事。致斋三日,禁屠宰,备三献,荐玉帛、□牲。配坐以圣祖,位在东,褥用黄,玉以四圭有邸,幣色苍。太祖、太宗位在西,陈宫架。百官朝服,率如祀礼毕【二○】,赐髃臣福酒有差。有神雀及二鹤来集,上作诗记之。  戊戌,右屯卫將军、赠潁州防御使允中卒。允中,鄆恭靖王第二子也。先是,有司以冬至,当宴近臣於向敏中第,於是请不张乐,上曰:「乐以侑食,不可废也。」第命改中旬设会。(允中改名允怀,见康定元年正月,当考。)

  庚子,上作圣祖降临记宣示中外。

  辛丑,詔葺南郊斋宫,遣军士代乡耆守护,常令完洁。

  內侍杨怀恩妄言家婢兴谗,父母意规异居。上曰:「中官皆养子【二一】,此弊宜深察。」特詔决杖配隶唐州。  癸卯,詔入內內侍省遣亲事卒伺察仓廩,因缘乞取财物者,令开封府捕劾痛惩之。

  丙午,宰臣王旦加门下侍郎,向敏中中书侍郎,楚王元佐太师,相王元偓太傅,舒王元偁太保,荣王元儼检校太尉,內外文武官並进阶、勋、爵、邑有差。

  詔定加文武官月俸有差。上承二圣恭俭,富有多积,承平既久,赋敛至薄,军国用度之外,未尝广费自奉。且以庶官食贫勤事,非厚其廩稍,无以责廉隅。故因行庆,特议增给。

  遣西京左藏库使王应昌使夏州,以加恩官誥赐赵德明。又遣使至交州境上召李公蕴子弟,以官誥赐之。

  禁夏州进奉使造军器归本道。

  殿前、侍卫马步军司言:「三司准詔將新收配军马请受歷,並入勾当磨勘,动踰旬浹,事颇不便,望且仍旧。」詔许且用旧歷,来月改从新制。

  丙午,宣政使、提点內藏库刘承珪上內藏库须知五卷,詔褒之。

  丁未,詔自今听商贾以粮斛从便货鬻,官司勿禁。时京师谷贵,上以敛糴增价侵民,故有是詔。

  上谓宰相曰:「汴水岁有流尸,至淮而止。然非理死者必有积恶,以罹斯苦。朕思以善缘济之。」乃作发愿文,遣工部郎中直集贤院李建中、內殿崇班张承素齎诣泗州,依道释二教设斋醮宣读,及祭溺者。仍照本州每岁择日禁屠宰,就寺观各建道场五昼夜,仍设祭。

  宰相请以圣制刻石,就州建观,乃得汴水东临淮之地,命內侍赵履信、朱允中董役,总觽舍二百七十四区,赐名延昌。

  戊申,詔:「如闻缘汴护堤河清卒贼\害行客,取其资财,弃尸水中,颇难彰露。可明揭赏典,募人纠告。」

  己酉,詔黄帝故事,自今凡降书詔,非圣母文字外不得引用。时学士院撰承天节教坊宴辞,中有「大电绕枢」之语,上命宰臣諭旨易之,因降是詔。

  壬子,改朗州为鼎州,玄武门为拱辰门。  乙卯,詔商旅自京便钱至诸州者,(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许民入钱左藏,给以券,於诸州便换。此条当云「自京齎便钱券至诸州」,原书疑有脱字。)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滯。

  知梓州崔端献白雉一,上以地远劳人,赐牙吏緡钱遣之。仍令诸州依前詔,勿以珍禽异兽为献。

  丙辰,內出太宗御集并法帖三百六十卷示辅臣。王旦曰:「以文章化人成俗,实自太宗始也。」上谓向敏中、丁谓曰:「太宗所用笔,卿等独未见。」因各赐一双。

  戊午,契丹遣使昭德军节度使耶律寧、副使大理少卿季道纪来贺承天节。  庚申,令河北缘边官道左右及时植榆柳。

  辛酉,西凉畼鐸督遣其子来贡。

  是月,初置玉清昭应宫使,命宰臣王旦为之。詔赴上于本宫,百官班贺如仪,既而以使署未备,权罢班贺【二二】。

  詔车营、致远务押纲殿侍,自今取累经差使无过犯之人。时上谓近臣曰:「车营务、致远务,三司自来失於条制,损失增多,即於外郡配置授人【二三】。自逐纲立定赏丝,专差殿侍管辖,死损之数十无一二。其殿侍,每考其绩效,入等者与三班差使,近日殿侍多乞此差遣,斯亦劝之得宜也。」

  十二月甲子朔,以宣政使、应州观察使刘承珪为景福殿使、新州观察使,依前修玉清昭应宫副使。先是,承珪以疾屡表请致仕。修宫使丁谓言承珪方领宫职,藉其督辖,望无许所请,第优赐告。而承珪继请不已,乃许减去繁务,特置此职以宠焉,班在客省使上。其五岳观、內藏库、皇城司,仍旧管勾,自余悉代之。承珪又请纳观察使月俸,詔可。復定殿使俸如內客省使,而给实钱,亲作歌赐之。  丙寅,赐诸班直、诸军及剩员薪炭有差,军士外戍家属在营者半之。  詔诸司使副任缘边部署、知州、鈐辖、巡检等,入辞日,求补荫子姪,远近之际,恩典不均,宜令枢密院差定条例。

  先是,詔丁谓等于京城择地建宫,以奉圣祖。谓等奏:「司天少监王熙元言,按天文志,太微宫南有天庙星,乃帝王祖庙也,宜就大內之丙地。」乃得锡庆院吉地,即令谓等与內侍邓守恩修建。戊辰,詔上新宫名曰景灵。

  己巳,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市直之半以济贫民。时连日大雪苦寒,京城鬻炭者每秤钱二百,故有是命。仍遣使臣十六人分置场,以內供奉二人提总之。自是小民奔凑,至有践死者,乃命都巡检张旻遣军校领徒巡护,赐死者家緡钱,无族者官为埋瘞。仍令三司常贮炭五七十万,如常平仓,遇价贵则贱鬻之【二四】。

  辛未,詔:「文武髃臣趋朝立班及崇政殿引对官员、使臣,自今有怠惰不如仪者,閤门、御史台劾奏之。失不劾奏,并案其罪。」上封者言近年朝仪颇不端肃,有司顾望,莫肯举职故也。

  有司言:「按周礼,孟冬祀司民。唐避文皇讳,改为司人。今请改玄武、玄冥、玄弋、玄枵並为『真』字,遣官就南郊设昊天及四位告之。」詔可。  壬申,改諡玄圣文宣王为至圣文宣王。

  甲戌,詔:「前詔开封府毁撤京城民舍之侵街者,方属严冬,宜俟春月。」

  管勾麟府路军马事韩守英言丰州防御使王承美卒,其子文玉权勾当蕃汉事【二五】,宜稟朝旨。上曰:「丰州事繁,宜选习知边事、戎人所服者。」即詔守英洎知府州折惟昌察承美诸子及询蕃汉牙校以闻。寻依所奏,命文玉为左侍禁、知州事。

  承美初被疾,遣中使挟太医视之,令日候其起居,附驛言状。及卒,赠恩州观察使。录其子文宝为三班奉职,孙德钧为借职【二六】,仍詔其妻折氏得入謁禁中。文恭,承美长子也。承美以文玉为子,奏授殿直。既袭任,文恭时为侍禁,在沂州,表诉其事,詔改文恭为供奉官。

  乙亥,遣常参官於麟、府置场,和市军粮。时河东丰稔,米斛百钱,或人以茶一斤易粟一囊【二七】,州县利於转输,不即敛糴,故有是命。

  丙子,詔劾管勾国信內臣阎承翰、张继能等,坐契丹使在驛輒归,第供亿有闕。案奏特原其罪,自余第惩丝之。

  戊寅,溪峒蛮张文乔等八百人来朝。

  己卯,增冀州公用钱岁五十万,以其当北路冲要也。

  知天雄军寇准言狱空,詔銟之。

  庚辰,知处州张若谷言:「黄帝任六相而天下治。伏睹詔示圣祖临降,有斜设六位之文,以臣参详,必当时六相也。按唐天宝敕,三皇、五帝,各有配享,黄帝惟以后土配。望於殿內塑六相像,并加諡号。」有司言:「神灵之事不可备知,所云六相恐难执据。其六位仙官,望令编修道藏所增入醮位,及於圣祖殿设像。」从之。(若谷,南剑州人,两朝史有传,自景德初已为三司判官。此知处州者,当別一张若谷。本传即以为南剑州人,恐非也。)

  辛巳,諡笹眉山僧茂贞曰明果。上语辅臣曰:「茂贞修行精至,每见王公戚属,皆隨其性劝导之,多云为善于身,尽忠於君,则可以保延福寿,长守富贵。且预知將亡,趺坐而化,此亦可嘉也。」

  乙酉,令泗州出官米十万石以賑饥民,又增兵备盗。  给蔡州公用钱,岁二十万。  丙戌,詔:「天庆、天貺、先天、降圣、承天节,权止行刑。如闻所在噃系颇觽,自今笞杖,情轻者释之;情重及须证佐者,责保于外。」  丁亥,立德妃刘氏为皇后。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本末。帝每巡幸,必以从。衣不纤靡,与诸宫人无少异。庄穆既崩,中宫虚位,上即欲立之,后固辞。良久,將降詔,而宰相王旦忽以病在告,后疑旦有他议,復固辞。于是中书门下请早正母仪,后卒得立。凡处置宫闈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適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此因实录旧文【二八】,盖垂帘时奏篇,其势不免如此。要当刪修。)  编联祥瑞所上祀汾阴后土坛、朝覲坛、亲奠西岳庙三图及祥瑞图百四十八,置龙图阁下,召宗室、辅臣、两制、尚书丞郎、两省给諫、三司副使、刺史已上观之。王旦常言於上曰:「臣顷为大礼使,有奏祥瑞,臣非亲见也,据司天监邢中和状耳。愿令史官并书其实。」(此据遗事录,附编联祥瑞图下,初不与此相属也。其有无,亦当考。)

  戊子,契丹遣使广德军节度使萧笃、副使左卫大將军齐泰来贺明年正旦。

  庚寅,詔诸路大辟罪,或有情款疑互,承前皆俟旬终报转运\、提点刑狱司,以致审察淹缓。自今即日报之,从河东路提点刑狱张怀宝之请也。

  詔自今诸州土贡物至京,令户部牒合属库、务,先次受纳,来人遣回,候正旦朝贺排仗,別差人齎擎陈列。

  詔知延州李及兼管界缘边都巡检使【二九】,仍给牙队马步兵士,如无边警,即勿出巡。

  是岁,詔三院御史,除差出外任及在京聭它局外,定以六员为制。(会要无月日。)

  注  释  【一】及五十人者「十」原作「千」,据宋会要蕃夷五之七八、宋史卷四九三蛮夷传改。  【二】李宗政原作「李中政」,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按下文及续通鑑卷三○均作「李宗政」。  【三】又七十里至涿州「七」字原闕,据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四王沂公行程录、宋会要蕃夷二之六、通考卷三四六四裔考、辽史卷四○地理志补。

  【四】城南门內有于越王廨「內」,各本及上引通考同;上引契丹国志、辽史同卷篇及宋会要蕃夷二之七均作「外」。

  【五】四十里至孙侯馆「至」字原脱,据上引契丹国志、宋会要、通考同卷篇及辽史卷三九地理志补。「侯」原作「候」,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同上书同卷篇改。

  【六】自北渐入山「北」,各本同,上引契丹国志同卷篇注:「一作『此』。」

  【七】雕窠岭「窠」原作「巢」,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契丹国志、宋会要蕃夷二之七、辽史卷三九地理志改。

  【八】又过墨斗岭「墨」原作「木」,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上引契丹国志、宋会要、通考卷三四六四裔考改,上引辽史则校改作「摸」,盖同音互用。

  【九】九十里至铁浆馆「浆」原作「匠」,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契丹国志、通考、辽史及宋会要蕃夷二之八改。  【一○】自此渐出山「此」原作「北」(上引通考同),「出」原作「入」,据上引契丹国志、宋会要、辽史改。

  【一一】山多鸟兽林木「林」原作「材」(上引宋会要同),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契丹国志、通考改。

  【一二】八十里至通天馆「馆」原作「岭」,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引契丹国志、通考、宋会要蕃夷二之八、辽史卷三九地理志改。  【一三】门但重屋「门」原作「民」,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同上书改。

  【一四】髃牧制置使以□卒代之「髃」原作「郡」,据阁本及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改。

  【一五】降圣记原作「圣降记」,据宋本、宋撮要本改。按宋史卷二○五艺文志及四库闕书目均作「降圣记」,题丁谓撰。

  【一六】道场及奏告各本同,长编纪事本末卷二○崇奉圣祖作「道场所奉告」。  【一七】宰臣以太祖諡号有与圣祖名同者「名同」二字原倒,据宋本、宋撮要本乙正。

  【一八】謁启圣院太宗神御殿「謁」原作「詔」,据各本改。

  【一九】尽河槽內水「槽」原作「漕」,据宋会要方域一六之四改。  【二○】率如祀礼毕「率如」二字原闕,据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二○崇奉圣祖补。

  【二一】中官皆养子「官」原作「宫」,据阁本及宋会要职官三六之七改。

  【二二】权罢班贺「贺」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八建玉清昭应宫补。  【二三】即於外郡配置授人「授人」,阁本作「扰人」,疑是。

  【二四】遇价贵则贱鬻之「贱鬻」原作「出糶」,据宋本、宋撮要本改。按「贱鬻」,宋会要食货五七之七作「贱出」。  【二五】其子文玉权勾当蕃汉事「权」下原有「管」字,据文刪。按宋会要方域二一之一一谓王文玉於天禧四年知丰州、勾当蕃汉事,可证。

  【二六】孙德钧为借职「德钧」,宋会要方域二一之一一同;宋史卷二五三王承美传则作「怀筠」。

  【二七】或人以茶一斤易粟一囊「或」,阁本、活字本均作「戎」。

  【二八】此因实录旧文「因」原作「固」,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二九】詔知延州李及兼管界缘边都巡检使「管」原作「蕃」,「检」字原脱,据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一二四改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