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其九)》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

拟古九首(其九)
[晋]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的一段历史。
1.简析画线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分析这首诗的象征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3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述转为议论。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写出结构上的作用,给1分;写出哀叹的意思,给1分;写出暗喻的意思,给1分。)
2.(4分)桑树象征晋国。桑树错植在长江边,以致折枝毁叶,被洪水卷走,而晋恭帝依赖于刘裕登基,又因刘裕而亡国,桑树的命运就是晋国的命运。(写出象征意义,给2分;具体分析,给2分。如果从人生命运,或者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角度分析也可以。)


参考译文
种植桑树在江边,指望三年叶可采。
枝叶长出将茂盛,忽然遇到山河改。
树枝树叶被摧折,树干树根浮大海。
春蚕无叶不得食,无茧寒衣哪里来?
不把根植在高原,如今后悔亦无奈!

作者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下一篇:司空曙《江村即事》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 拟古九首(其九)[晋]陶渊明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 ......

您也许喜欢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罗隐《西施》崔道融《西施滩》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阅读答案及赏析 萨都刺《秋夜闻笛》阅读答案 王褒《关山月》阅读答案 温庭筠《过陈琳墓》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谢枋得《小孤山》阅读答案及解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赏析 苏轼《西江月·梅花》阅读答案附赏析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