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
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其意思是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这个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
    这首词所写的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让人感到整首词本身就具有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往。这固然取决于感情本身的深挚,但和构思的新颖、比喻的自然、想象的优美也分不开。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首词意境更加幽远。而上下两片结尾的比喻和想象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觉得,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
.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从对方入笔抒写感情。
如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高度概括而又极其自然地表达了年轻的诗人背乡客旅对温暖的家庭和可爱的亲人的刻骨怀念。每当佳节来临,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际,更使他忆及合家欢聚的情景,这既是诗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声,抒写了他深挚的思亲之情;也传达了世人共有情思,表现了汉民族固有的重家庭伦理的心态。
    诗首句写“作客”,次句写“思亲”,都是实写,都是朴素自然的直接抒情;后两句笔锋一转,转向了虚写。诗人驰骋想象的翅膀,跨越空间,设想在重阳节的这一天,远在家乡的兄弟们定会像往年一样登山眺望,也一定会按照传统的风俗插戴茱萸,畅饮黄酒,同时也一定会想念自己——远离家乡的手足,这一番想象,实际上是反衬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全诗一正一侧,一实一虚,短短四句起伏变化,加强了深挚情感的表达,显得韵味无穷。
.诗人思乡感情的触动往往是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  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折柳”的“折柳”指的是《折杨柳》之曲,这种笛曲多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抒发离情别绪。作者忽然听到的那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折杨柳》曲,春天已到了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这首诗着重写诗人的一种思乡之情。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至为重要。而“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颇有特色。诗人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具有了更广阔的涵义。它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一种音乐,一份感情。它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诗词鉴赏之伤春伤别诗 下一篇:古诗词鉴赏之借景抒情诗
* 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1.善于把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 ......

您也许喜欢

诗词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31个典故集锦鉴赏 诗词鉴赏之托物言志诗 诗词鉴赏之即事感怀诗 古诗词鉴赏之边塞征战诗 古诗词鉴赏之谈禅说理诗 庾信《拟咏怀(其七)》阅读答案及赏析 古诗词鉴赏之闲适隐逸诗 古诗词鉴赏之悼亡游仙诗 古诗词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