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套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①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③。
【注】 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金陵以后。②朝鸡:上早朝时的鸡鸣声。③邯郸道:据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所叙,唐代有卢姓书生在邯郸道上曾做“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隐居图景?请简要赏析。
解析: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的画面;再现画面时语言要简洁凝练。然后结合词句赏析作者“春日隐居”的原因,景物之秀、环境之静、风物之清,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
答案:作者描绘了一幅柔美清新、幽深静谧的春日隐居图。“平岸小桥”、“柔蓝一水”,更添烂漫花草,可见景物之秀美、柔美;“平岸小桥”被“千嶂”环抱,“茅屋数间”被林木掩映,可见隐居环境之深幽静谧;“尘不到”、“春风扫”,可见风物之清新怡人。
2.词的下阕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鉴赏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从词的下阕“闻语鸟”“故人今总老”“忘了邯郸道”这些词句中都能看出作者厌倦仕途,对亲近自然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末句中的“邯郸”二字,提醒我们这里运用了典故,注意要分析用典的表达效果。
答案:第一问: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仕途感到厌倦,而向往亲近自然、心境恬淡的隐居生活。“午枕觉来闻语鸟”,表现出词人那种与花鸟通性情的悠闲情致与恬淡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鸡鸣,接着写道:“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可见作者现如今已厌倦仕途,向往恬静如梦的隐居生活了。
第二问:用典。“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作者用唐代卢生曾做黄粱幻梦的典故,坦陈自己贪恋隐居生活的恬淡闲适、而已忘却仕途功利的心志。


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莒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争夜候明星[注],又何处、长亭短亭?
【注】明星:启明星。
1.从这首词的上阕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写出了暮色推移的时间变化,体现了作者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1分)②“灯火小于萤”一句写出一星灯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2分)③“人不见、苔扉半扃”通过住宿处的破败写出了作者的失望心理。(2分)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衬托。以“栖鸦”衬托旅途孤寂。(2分)②想象。“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2分)③借景抒情。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2分)(如答其他手法且有合理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六套古诗歌鉴赏练习试题及答案】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5.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6.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参考答案
15.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樵人初归,野草燃烧,断断续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空山独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凉、失落、苦闷)。
16.整首诗在写景上,远近结合:选择了“野火”“断烟”“危峰”等远景,也选择了溪水这样的近景;动静结合,选择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静景,也选择“归”“下”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俯仰结合,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也选择了采樵人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明暗结合,野火为明,断烟为暗,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视听结合,这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余韵无穷。

虞美人
[清]蒋春霖①
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
银潢②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遥凭南斗③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
[注释]①蒋春霖,晚清词人。曾亲历咸丰间兵事,漂泊江淮间,多感伤之作;②银潢:银河。化自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③南斗:即斗宿,南斗六星。
19.“病来”二句表意生动哀婉,堪称神来之笔,请赏析。(3分)
20.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9.(6分)(1)“病来”二句诗人以梧桐自比,(1分)通过风中梧桐萧索枯瘦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病后憔悴之态,(1分)委婉含蓄地抒发了漂泊之苦和乱离之痛。(1分)
20.①战乱平息的渴望;②山河破碎的悲愤;③对帝都京城的思念,对朝廷的忠情;④漂泊天涯的愁苦。(一点1分,任3点即可满分)


满江红
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1.词中的“此花”是 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等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2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菊花反衬(“用典”或“对比”也可,但不能填“托物言志”。)
2.①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坚守高洁的愿望。他看到凄风苦雨中“此花能保,英英鲜质”,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和屈原,为菊花生不逢时却能自保而欣慰;②同时,从下阕中“汝身孤特应难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③还用“堂上客,须空白”等句感叹岁月匆匆,功名未就,对已逝黄金年华无限怀念和遗憾。(每点2分)


踏莎行
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①,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注]炷:燃烧
1.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主要运用的手法。
参考答案
1.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
②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用“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2分)
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说的是草和花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愁”与“怯”表现出作者非常细腻的情思。(2分)
2.借景抒情。(1分)上阕写室外之景,草愁花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海燕双飞去”暗示了思念游子的情绪。下阕写室内之景,香蕙残败,衣带渐宽,暗示身体消瘦,进一步渲染离愁。结尾借埋怨垂杨点明思念游子。(3分)通过写景抒发了主人公因离别、思念而凄凉悲伤的情怀。(2分)(如答拟人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1.诗歌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2.诗歌的后两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这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主人公在宫中不得恩宠、孤独寂寞的怨悔情。 (1 分)主人公本想对着 镜子梳妆打扮一番,但一想到貌美误人,又懒得动手(1 分) 。前一句刻画心理, “误”字表达了对 入宫的悔恨, “早”字说明自己被误已久,对宫中生活早已厌倦; (1 分)后一句描写动作, “慵” 字表现出内心的孤寂郁闷。 (1 分)
(2)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春风骀荡,鸟声轻碎,丽日高照,花影重叠,充满生机的美好春景图。 (1 分)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了主人公的怨情,同时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联想。 (1 分)第四联,描绘了一幅溪声潺潺,充满欢声笑语的少女采莲图。(1 分)这是主人公对以往自由快乐生活的回忆,与现在宫中痛苦寂寞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以往日的欢乐反衬今日的愁苦。 (1 分)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2016语文高考考前古代诗歌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下一篇:高考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及答案与赏析汇编
* 古典诗词鉴赏训练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渔家傲①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③。【注】 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 ......

您也许喜欢

韦庄《思归》阅读答案 高考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复习总汇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表达方式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情感题知识点 诗歌鉴赏评价从何着手? 诗歌思想情感类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6套) 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阅读答案及赏析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