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阅读答案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
戴叔伦
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楼南山独遥。
心送秦人趋凤阙,月随阳雁极烟霄。
轩车不重无名客,此地谁能访寂寥。
1.诗人在诗中为何多次写到月?请简要分析。(6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怎样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
1.①月是贯串全诗的线索,月亮的活动暗示时间的推移;②借月营造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自己的寂寥;③借登楼望月抒发羁旅思怀之情。(每点2分)
2.第一问:尾联表达了①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②冷落异乡的寂寥之情,③暗含渴望得遇知音,有所作为之意。(3分,每点1分)
第二问:①借怀人抒块垒明己志,②丰富并深化了诗歌的主旨。(2分)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交代时令环境,渲染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是“诗眼”。
B.“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楼南山独遥”写登楼望月所见,“迥”字与下一句的“遥”相照应,“楚山”“独遥”暗示诗人的处境,寓情于景。
C.“心送情人趋凤阙”写诗人月夜送友人到长安赴任,既有对友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
D.全诗多次写到月,月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诗人借月营造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自己的寂寥,抒发情感。
答:BD.(A项首联不是诗眼,尾联是。C项“诗人月夜送友人到长安赴任,既有对友人离别的眷恋”是对“心送情人趋凤阙”的曲解。)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吴涛《绝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下一篇:苏轼《和桃源诗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戴叔伦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登楼望月楚山迥,月到楼南山独遥。心送秦人趋凤阙,月随阳雁极烟霄。轩车不重无名客,此地谁能访寂寥。1.诗人在诗中为何多次写到月?请简要分析。(6分)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您也许喜欢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附注释赏析 苏轼《减字木兰花·琴》阅读答案附赏析 苏佑《塞下曲》阅读答案 苏轼《阮郎归•初夏》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孟浩然《宿建德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曹雪芹与孔尚任《风筝》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商隐《风雨》阅读答案附赏析 《谕悲秋者》阅读答案及解析 何逊《下方山》阅读答案及赏析 虞炎与李白《玉阶怨》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