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母亲的古诗词集锦赏析

自古忠孝两难全,唐诗宋词里也不例外。“父母在,不远游”之古训,今人更难企及。其实,在母亲心里,儿女“远走高飞”、“志在远方”就是她的心愿。所以,儿女们也就借此来聊以自慰。在唐诗宋词里,那些抒写母亲、抒发母爱的诗词,传诵千年,至今令人心潮澎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这是三岁孩童都会吟诵的唐代孟郊的诗。早年丧父的孟郊,当了县官,母亲来溧阳,他去城外接她,回来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提笔赋诗。母与子,线与衣,相依为命骨肉情。面对春阳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回报?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唐·杜甫)

  安史之乱后,杜甫回到家乡,睹物伤怀:永远痛别患病的母亲,多年委身于沟溪边。自己天生无能力,改变酸楚命运。人生若是无家可别,又怎能帮助天下黎民百姓?为忠舍孝,别无选择。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送母回乡》(唐·李商隐)

  与许多游子奔仕途、忧国忧民不能对母亲尽孝不同,李商隐为母守孝三年,不但放弃了升迁机会,还丢了官。这首诗表达了他的拳拳孝心。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孟浩然)

  十五岁穿红着绿的好时节,在慈母前享受天伦之乐。被推举为孝廉只能远离母亲,却时常向着故乡秦川的方向遥表孝心。无奈之举,自我安慰。

  “子别母,欲别牵衣意何苦。母有众儿俱母怜,儿无别母儿谁乳。”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宋·蒲寿宬)

  孩儿与母亲离别,拉着母亲的衣服迟迟不肯松手,那份离愁何等凄苦!母亲怜爱几个儿女,离开了母亲他们谁来抚育?一幕“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凄景呈现眼前。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晏子之晋,至中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子思论才》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自古忠孝两难全,唐诗宋词里也不例外。“父母在,不远游”之古训,今人更难企及。其实,在母亲心里,儿女“远走高飞”、“志在远方”就是她的心愿。所以,儿女们也就借此来聊以自慰。在唐诗宋词里,那些抒写母亲、抒发母爱的诗词,传诵千年,至今令人心潮澎湃 ......

您也许喜欢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魏书·卢渊传》“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司马光《独乐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陈公神道碑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文言文阅读及全文翻译 《赵广汉传》“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和翻译 韩愈《猫相乳说》司马光《猫虪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章侯蔑视显贵》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