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说明

经典文言文说明

  师旷鼓琴

  【导读】 本文出自《韩非子·十过篇》。《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非的著作,他逝世以后,后人辑集而成。在本文中,师旷敢于直谏,精通音律,琴艺超凡,十分神奇。据说当师旷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师旷弹琴能够召唤玄鹤降云,后世用“玄鹤降云”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动听。

  【原文】 奚谓好音?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他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

  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起。公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动究之。

  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

  平公大说,坐者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鎋,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吾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

  故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

  【译文】什么叫沉溺音乐?过去卫灵公将到晋国,来到濮水边,卸车放马,布置住处准备夜宿。夜半听见有人弹奏新的乐调,很是喜欢。叫人问近侍,都回答没听见。就召来师涓并告诉他说:“有人在弹奏新的乐调,叫人问近侍,都说不曾听见。音调好像出自鬼神,你替我听着把它录写下来。”师涓说:“好吧”,就静坐弹琴把它录写下来。师涓第二天回报说:“我录写好了,但还不熟悉,请让我再用一晚上熟悉它。”灵公说:“好吧”,就又留宿一晚。第二天,已经熟悉了,就离开濮水去晋国。

  晋平公在施夷的台上用酒款待灵公。酒喝得正畅快时,灵公站了起来。灵公说:“有新的乐调,希望奏给大家听听。”平公说:“好。”就召来师涓、让他坐在师旷旁边,拿过琴来弹奏。乐调没完,师旷按住琴弦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能奏完。”平公说:“这个曲调是从哪里来的?”师旷说:“这是师延所作,同于商纣的靡靡之音。等到武王伐纣,师延向东逃跑,到了淄水投河自尽。所以听见这个曲调的,一定是在濮水边。先听见这个曲调的,他的国家一定被侵削,不能奏完它。”平公说:“我所喜欢的是音乐,你还是让他奏完吧。”师涓奏完了它。

  平公问师旷说:“这叫什么曲调?”师旷说:“这就叫清商调。”平公说:“清商调确是最动听吧?”师旷说:“还比不上清微调。”平公说:“清徵调能弹来听听吗?”师旷说:“不能。古代听清微调的,都是有德义的君主。现在您的德薄,还不够资格来听。”平公说:“我所爱好的是音乐,希望试着听一下。”师旷出于不得已,拿过琴来弹。弹了一遍,有十六只黑鹤从南方飞来,停在廊门顶上。弹第二遍,鹤排列成行。弹第三遍,鹤伸长脖子呜叫,张开翅膀起舞,音调合于美好的声音,响彻天空。

  平公非常高兴,在座的人也都欢喜。平公拿起酒杯站起来向师旷祝贺,回到座位上问道:“音乐没有比清微调更美妙的吗?”师旷说:“还比不上清角调。”平公说:“清角调能弹来听听吗?”师旷说:“不能。过去黄帝在泰山上会合鬼神,驾着象车赶着六条蚊龙,木神就站在车辖的两旁,蚩龙在前开路,风神向前扫除尘埃,雨神冲洗道路,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飞蛇趴在地下,凤凰飞翔上空,大会鬼神,作成清角调。现在您的德行浅薄,不能听它。听了,恐怕会坏事。”平公说:“我老了,爱好的是音乐,希望听完它。”师旷不得已而弹奏起来。始奏时,有黑云从西北方升起;再奏时,大风刮来,大雨跟随在后,撕裂帐幕,毁坏食器,掀掉廊瓦。在座的人四散逃跑,平公惊恐害怕,趴在廊屋之间。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的身体因而得了瘫痪病。

  所以说,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不止,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

  石油生于地中无穷

  【说明】《梦溪笔谈》介绍《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因该书完稿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东郊梦溪旦,全书又都采取笔记形式,故定名为《梦溪笔谈》(以下称《笔谈》)。《笔谈》共三十卷,其中包括《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全书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日,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以及科学技术等十分广阔的领域,而以科技方面所占的比例最高,成就最为突出。

  《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见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一),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笔谈》确实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巨著,是记录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书中不仅生动地记述了当时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制图、数学、物理、医药、冶金、工艺等范围的众多成就和卓越贡献,同时也反映了沈括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及精辟见解。因而长期以来,《笔谈》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笔谈》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沈括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在讲道学的宋代,更是难能可贵的。从这一点上讲,《笔谈》的思想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早在沈括之前,已经有了关于石油(当时叫做脂水、石漆、泥油、火井油等)的记载,然而,第一个提出“石油”这一名称的却是沈括。他还首先利用石油的烟炱制墨,质量比松墨还好。最可贵的是,他根据有关文献和实地观察,作出了“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的判断。在这篇短文中,沈括还写了一首诗,表达对石油开采前途的展望。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则关于石油的记载,将会倍感亲切。

  本篇选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

  【原文】酈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裛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白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注释】酈延:今陕西省延安、富县一带。沈括曾任酈延路(宋朝行政区域名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军事、行政事务的长官)。

  高奴县: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附近。

  脂水:指石油。《汉书》上说高奴县有一种“洧水”,可以燃烧。

  水际:水边。

  惘惘而出:形容石油不受控制地向外冒。

  土人:指当地百姓。以雉尾裛之:用野鸡尾羽把石油沾起来。

  松墨:用松木烟炱制成的墨锭。

  遂大为之:于是大批制造。

  旋:很快地。卓:竖立。穹庐:圆顶帐篷。

  墨人衣:熏黑人们的衣服。

  有奔马践死一犬

  【说明】写文章,贵在明白自然,矫揉造作是不足取的。同样是记“黄犬奔马”一事,这里却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穆修、张景不是首先考虑如何把意思表达清楚,而是刻意求“工”,结果“语皆拙涩”。相反,“较明白稳当的还是沈括的毫不经意的文章:‘有奔马,践死一犬’”。(鲁迅:《做文章》)

  本篇选自《笔谈》卷十四《艺文一》。

  【原文】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注释】

  士人:指读书人。

  平文:指用文言写的散文体。

  古文:唐代韩愈等人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丽的文风,而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文体,并称为古文。

  尝:曾经。

  造朝:前去上朝。

  待旦:等待天亮。

  工拙:优劣。

  新变:刚开始转变。

  拙涩:生硬艰涩。

  虚能纳声

  【说明】这条记载,说明在我国古代的军事行动中,已经运用到现代物理学上所说的“气柱共振”的原理了。

  本篇选自《笔谈》卷十九:《器用》。

  【原文】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

  【注释】

  牛革:牛皮。

  矢服:箭袋,盛箭用。

  盖:大概。

  一举而三役济

  【说明】这则记载说,在一次修复宫室的工程中,施工负责人统盘考虑了取土、运材以及处理垃圾等三个主要环节,作出了综合性合理安排,结果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数以亿万计的费用。这是古代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运筹思想的一个生动例证。

  本篇选自《补笔谈》卷二《权智》。

  【原文】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禁中火:皇宫里失火。

  【注释】

  丁晋公:丁谓,宋真宗时宰相,封晋国公。

  主:负责。

  患:以……为患,担心。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巨堑:巨大的壕沟。

  诸道:指各地。

  尽:都。

  斥弃:废弃。

  实:填塞。

  三役:指取土、运料及处理废弃瓦砾三件事。役:工程。

  济:成功。

  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未

  【说明】沈括对药学也有相当的研究。从本篇关于采药的论述中可见一斑。沈括不赞成那种把采药的时间固定在二月、八月的机械做法。他以实际例子来说明,植物的药用部分有根、茎、叶、花、实的不同,种植的地势也有高下之别,有些植物多年生,有些则一年有几熟,再加上人们在植物管理上所下的功夫不一样也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因此必须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及药用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采药的时间,而不能千篇一律。这种见解,生动地体现了沈括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本篇选自《笔谈》卷二十六《药议》。

  【原文】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即侯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有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笙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笙。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桥微草,凌冬不雕;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嫁,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注释】

  殊:很。

  掇:拾取。

  宿根: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隔年老根。

  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凡药用根的,这种草药如果有宿根的,就应在没有茎叶时采,这时的养分都集中在根里。

  芦菔:即萝卜,根、叶、子都可作药。

  浮:轻。

  黯恶:灰暗难看。

  效:证明。

  自从本说:意为,就要采它的芽。

  初敷:刚刚开放。

  土气:指土壤的温度、湿度。

  愆服:天气寒暖失调。

  一畦:田地里分成的小块,在上面栽种作物,一般是长方形的。

  岭桥:五岭的别称,这里泛指两广一带。

  凌冬:冒冬寒。

  并、汾:并州、汾州,泛指今山西省一带。

  朔漠:泛指北方地区。

  粪溉:施肥浇水。

  人力:指人们对植物的管理。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初中二年级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下一篇: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 师旷鼓琴 【导读】 本文出自《韩非子·十过篇》。《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非的著作,他逝世以后,后人辑集而成。在本文中,师旷敢于直谏,精通音律,琴艺超凡,十分神奇。据说当师旷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 ......

您也许喜欢

文言文《活水源记》 吕洞宾和朱丹溪比医术文言文 真邪补泻文言文 卫气行文言文 湖湘先贤与古琴文言文 重庆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重庆市中考语文文言文满分经验参考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 重庆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内容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