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效教学途径的再探索
学生戏称学习高中语文的感受:“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文言文学习以难度系数最高而占据榜首。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老师眼里,一个字――累;在高中生眼里,一个字——难。是什么原因导致文言文教学让人猛如虎?何时才能还师生文言文学习轻松愉悦的一片蓝天?究文言文教学难出成效的根源,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剥夺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权利,教师没有紧紧抓住文言文学习需要――多读、多记忆、多积累的特点。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首先深化理解“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对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重新设计教学行为,抓好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三个环节。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学生学习文言文需要多动手、多动嘴、多动脑,采用这种“生本课堂”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帮助我们把夸美纽斯“少教多学”、“轻松愉悦”的理想变成现实,实现文言文高效教学。
一、课前预习裸读
“以生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文言裸读主要强调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所能掌握的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可能交还给学生,教师尽快让学生活动起来,把可以托付的教学行为托付给学生完成,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对于高一阶段的学生,针对文言文教材较为浅、显、易的特点,让学生“裸读”课文对于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大有裨益。这里,我以《师说》教学为例,让学生抛开参考书,收起课本,只拿一支笔和一份教师印发的《师说》原文,借助工具书,完全凭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和文言文功底,写出对文言文的翻译和对文章的理解。不可否认,这种做法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个故事,据说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黄侃一个字也没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并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接连三次,用时三个月,点破了三本《说文解字》后,黄侃说:“标点三次,《说文解字》你已经烂熟于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大半,不用再点了。以后,你做学问也用不着总翻这书了。”这才给陆宗达讲起学问来。后来,陆宗达成为我国现代训诂学界的泰斗,他回忆说:“就是当年翻烂了三本《说文解字》,从此做起学问来,轻松得如庖丁解牛。”听完故事后,渴求提升文言能力的同学们“裸读”时一个个趣味盎然,无论是功底较好的学生,还是相对不好的学生,都绞尽脑汁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解读。虽然有的同学写出了“没有富裕没有贫穷”、“郯子的徒弟”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译文,学生在小组交流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愉悦的笑声,在笑声中,理解有错的同学记住了正确的解释。“裸读法”要结合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在同伴的激发下,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话题,几乎所有同学都有自己的'参与空间,都能产生独立探究欲望,探究、思考与记忆就在这样令人兴奋的氛围中进行着,他们一点一点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自己学到的东西,体会到了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裸读法”教学还没有结束,学生还需要读,大声地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理解的文义,读出自己理解的文言文每一句的语气。同时,教师也需要“裸读”,即使在头脑里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东西,也应该尽量让自己恢复到初读文章的状态中品读文本,尽量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没有遮盖”地“露出来”。这样才能更了解学生的阅读实际,理解学生阅读中的感受,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开展引导。
二、课堂教学优化
身边很多老师为了应对高考,教学目标直指高考,只注重文言字、词、句的落实,只注重句子的翻译指导,忽略文本内容的探讨。殊不知,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还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等价值定位。因此教师教学时需注意文章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以及作品的章法技巧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真正能力只有在多读多思中慢慢形成。而这一切教学都更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老师的讲解只能起点拨作用。
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体现三种教学观。一是重学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发展观,不仅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发展学生思考文言文深刻内涵的智力;三是审美观,把美的因素带到教学活动中,借助审美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愉悦身心。
我尝试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预习――小组交流――展示――大组交流――教师点拨――总结提升(含随堂检测)。运用这样的基本模式,课堂从一言堂变为百家争鸣。在讲授《赤壁赋》一文时,探讨文章的写作手法、主旨,学生就苏轼是否真正是一个乐观、旷达之人及文中的主客是否是同一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同学们从《赤壁赋》延伸到“也无风雨也无晴”,触及到苏轼儒道佛的三种思想,有的同学甚至搬出“东坡肉”佐证自己的观点。在争论主客是否是一人时,班上王培同学现场演绎了一段是否救助跌倒老人的思想交锋;同学们更搬出了贾谊的《鸟赋》。当原本枯燥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文言文课堂变成学生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精彩迭现、踊跃发言的舞台;当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索时;当学生自发地把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有意无意地纵横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的时候,语文教师的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当然,教师还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定引导和指导,注意适时、适地地留出空白,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布白”是生本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 三、课后作业自设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很多老师把精心布置作业当做一项必做的功课。教师费尽心思、竭尽智慧布置的作业,却不能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即使分层布置了,也只是适合度相对提高。文言文教学作业往往是这几项:熟读成诵,默写课文,翻译课文,解释加点的字词,积累文中各种语言活用现象及文言特殊句式,再有就是对课文文意的探究及课外知识的补充等。其结果是有些学生耗费时间,做无用功,有些学生来不及完成,只能疲于奔命,而每天堆积如山的作业批改让教师苦不堪言。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让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作业起到应有的效果呢?一次布置背诵《阿房宫赋》的任务时,班上的“记忆高手”无意中的一句“我早就会了”提醒了我,既然我们的生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学习,为什么作业的布置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呢?因而那天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自己设计作业,自己解答,小组内交换批改、督查。第二天,我带着期盼又略微不安的心情看了学生的一份份作业。让我惊喜的是,学生的作业既中规中矩,与我原先设想要求他们掌握的相差无几,又不乏创新。而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设的作业,还学习了他设的作业,量上增多了,但质却没有降下,反而成倍增长了。与此同时,还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使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民主、和谐;增强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激情,为了“自设作业”,他们认真研读课本,并搜集素材,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设作业“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善待学生差异”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让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变化,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课堂上再也看不到以前学生脸上的迷茫、无奈、厌烦,更多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时的张张思索、自信的笑脸。
“以生为本”、“自主活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尝试告诉我:紧抓文言文教学预习、课堂、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活动与小组合作,则古文教学的春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