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材料
中学生文言文《马说》的教学材料
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使刚健古朴的散文重新抬头,获得新生。他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魁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求任用,但均失败。后依附官僚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马,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千里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却(按普通的马)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 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认识千里马啊!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食马 者比喻什么?“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比喻什么?
3、在文中找出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食马者”的“不知马”的表现有哪些?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统治者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6、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其真不知马也!
2、千里马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祗辱于……槽枥之间”比喻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不可得”“策之……通其意”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识马)
5、“策之……天下无马”,这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既不能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被埋没。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辛辣嘲讽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