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文言文

《战国策》文言文

《战国策》文言文1

  苦成常谓建信君曰:“天下合从,而独以赵恶秦,何也?魏杀吕遗,而天下交之。今收河间,于是与杀吕遗何以异?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从而有功乎,何患不得收河间?从而无功乎,收河间何益也?”

  苦成常对建信君说:“天下各国都参加合纵,可是当世唯独认为赵国最憎恨秦国,为什么?魏国杀了吕辽而天下人讥笑它。如今收复河问,这跟魏国杀吕辽有什么不同?您只有舍弃河闻,虚与秦国,假装有病,表示不再有收复之心,文信侯犹将知道合纵不能缓行。合纵如果宥可能成功的话,还忧虑什么不能收复河间1合纵如果不成功的话,收复河间又有什么益处?”

《战国策》文言文2

  【原文】

  秦攻宜陽,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陽必拔也。”君曰:“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陽。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从事公;公中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陽,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译文】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陽城,周赧王对大臣赵累说:“你预测一下事情的结果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陽必定会被秦国攻破。”赧王说:“宜陽在不过8里见方的地方有英勇善战的士兵10万,粮食可以支用好几年;在宜陽附近有韩国国相公仲的军队20万,附近还有楚国大将景翠率领的兵士,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陽,秦国一定不会成功、宜陽不会被秦国攻破的。”赵累回答说:“攻打宜陽的秦将甘茂是寄居秦国的客将,如果攻打宜陽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秦国被革除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陽,如宜陽攻不下来,秦武王会以此为耻。大势如此,所以我说宜陽一定能攻下来。”

  周赧王说:“那么你替我谋划一下,我们应当怎么办?”赵累回答说:“请君王对楚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是执圭,你的官职已经是柱国,就是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如果不取胜,就必遭死罪。不如与秦国作对而去援助宜陽。只要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要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出宝物送给你,韩国国相公仲也会因为你乘虚攻打秦国而敬慕你,他也一定会宝物送给你。’”

  秦军攻陷宜陽以后,楚将景翠听取周王意见发兵攻秦。秦国大为恐惧,赶紧把煮枣地方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景翠不但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又得到了韩国的财宝,所以他非常感激东周对他的恩德。

  【评析】

  晓之以理,才能说服他人;挑明真相,才能使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人恍然大悟。说话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事情讲清楚,由不同的行动讲到不同的结果,由发端讲到演变,再讲到结局。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一层薄窗纸,由话语轻轻一点,就能捅破。只可惜没头脑的事主们往往弄不清事情的真相,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千万不要对要说服的对象估计过高,该捅破的就一定要捅破,该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

  老谋深算的赵累,首先通过精辟的分析、很有远见地向君王指明了宜陽必定陷落的结局。接着对楚将景翠讲明了各国的冲突利害关系,给他说出了各种抉择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最后又以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使景翠终于在赵累的谋划之中行事了。赵累和他的国家,由于高瞻远瞩、谋划得当,在唇齿之间,在他人角逐混战之时,垂手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作为这些谋士说客们的后代子孙,我们的头脑和口才能不能与他们相比呢?

《战国策》文言文3

  周肖谓宫他曰:“子为肖谓齐王曰,肖愿为外臣。令齐资我于魏。”宫他曰:“不可,是示齐轻也。夫齐不以无魏者以害有魏者,故公不如示有魏。公曰:‘王之所求于魏者,臣请以魏听。’齐必资公矣,是公有齐,以齐有魏也。”

  注释

  翻译

  周肖对宫他说:“您替我对齐王说,我愿做齐国的外臣。让齐国帮助我在魏国拥有权力。”宫他说:“不可以这样做,这是向齐国表示您在魏国得不到重用。齐国不会用没有得到魏国信任的人损害已经取得魏国信任的人,所以您不如表示得到了魏国的信任。您就说:‘大王向魏国所提出的要求,臣下请求魏国听从。’齐国一定会帮助您,这样您就有了齐国的支持,因为齐国的重视又会取得魏国的信任。”

《战国策》文言文4

  原文

  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用田成、监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籍外权。群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或外为交以裂其地,则王之国必危矣。”

  翻译

  韩宣王对掺留说:“我想并用公仲、公叔执掌国政,是否可以?”

  缪留回答说:“不可以。晋国并用六卿而招致国家分裂,齐簇公并用田成、监止而齐筒公自己被杀,魏国并用公孙衍、张仪而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土地。现在大王想用两个人同时执政,那个势力强的一定在国内树立自己的党羽,那个势力弱的也一定会凭借国外权势损害国家。群匝中如有在国内树立自己党羽,对他的君主专横擅权的,有在国外结交,分裂国家土地的,那么大王的国家一定危险了。”

《战国策》文言文5

  薛公为魏谓魏冉曰:“文闻秦王欲以吕礼收齐,以济天下,君必轻矣。齐、秦相聚以临三晋,礼必并相之,是君收齐以重吕礼也。

  齐免于天下之兵,其雠君必深。君不如劝秦王令弊邑卒攻齐之事。齐破,文请从所得封君。齐破晋强,秦王畏晋之强也,必重君以取晋。齐予晋弊邑,而不能支秦,晋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齐以为功,操晋以为重也。破齐定封,而秦、晋皆重君;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矣。”

  翻译:

  薛公田文为了魏国对秦国相国魏冉说:“我听说秦王想要由吕礼来交结齐国,以此来救助天下,您一定会被轻视的。齐国和秦国互相联合去对付三晋,吕礼一定会兼任齐、秦两国的相国,这就等于您交结齐国而加强了吕礼的地位。

  齐国免除了各国的军事威胁,它一定会深深地仇视您。您不如劝说秦王命令薛她的兵力去攻打齐国。齐国失败了,我愿意把所取得的土地送给您。齐国犬败而晋国强大,秦王惧怕魏国的强大,一定会重用您去交结魏国。齐国给魏国薛邑,而不能抗拒秦国,魏国一定会借重您来交结秦国。

  这样,您打败齐国建立了功劳,叉凭借魏国加强了您的地位。这么一来,您打败了齐国巩固并扩大了自已的`封邑,秦国和魏国就会共同重视您;如果弃国不遭受挫败,吕礼再次被重用,那您一定会非常困窘的了。”

《战国策》文言文6

  作者:刘向

  齐、秦约攻楚,楚令景翠以六城赂齐,太子为质。昭雎谓景翠曰:“秦恐且因景鲤、苏厉而效地于楚。公出地以取齐,鲤与厉且以收地取秦,公事必败。公不如令王重赂景鲤、苏厉,使入秦,秦恐,必不求地而合于楚。若齐不求,是公与约也。”

  翻译

  齐国、秦国相约攻打楚国,楚王派景翠用六座城邑贿赂齐国,并让太子到齐国去做人质。昭雎对景翠说:“泰国恐怕将要通过景鲤、苏厉逼迫楚国献出土地。如果您送出土地取悦齐国,那么景鲤和苏厉也将要求楚国献出土地取悦秦国,将来您的事业一定失败。您不如让楚王多多贿赂景鲤、苏厉,让他们出使秦国,齐国一定害怕,必定不再敢要求献出土地并与楚国联合。如果齐国不再索取土地,这是您和两国和好结盟的好时机。”

《战国策》文言文7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狝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曹沫④奋三尽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而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注释】 ①舍人 ②鲁连:姓鲁名仲连,也称鲁连。齐人,游侠义士。 ③ 骐骥:千里马。 ④曹沫:鲁庄公时的武士。⑤铫鎒:农具

  小题1: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不若鱼鳖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故物舍其所长食之不能尽其材

  C.而来害相报者时时而间进

  D.乃弗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曹沫奋三尽之剑,一军不能当。

  小题3:说说本文蕴含了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曹沫举起三尺长剑,全军(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小题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

  小题1:B中“其’是代词,代物。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关键词“奋“”一军“的理解。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说法不要求统一。

《战国策》文言文8

  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3)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本文选自《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文中寡人是 ;布衣是指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

  【小题2】疏通字词:我能解释出句中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2分)

  ①秦王怫然怒 ②免冠徒跣

  ③休祲降于天 ④天下缟素

  【小题3】请用|为下句划出停顿。(1分)

  ①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小题4】整理文句:我能翻译下列句子。(2)

  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品读文段:说一说,秦王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时,他是什么语气?这句话又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我的品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分析形象:结合这两段文字,谈一谈唐雎和秦王这两个人物形象。(2分)

  我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拓展延伸: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的诸多谋士在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战国时蔺相如,出使强秦却能完璧归赵,一时传为美谈。你还知道有哪些能人轶事,任写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事迹。(30字左右)(2分)

  我的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战国策·魏策》 帝王的谦称 平民 借代

  【小题1】①盛怒的样子;②赤着脚;③吉凶的征兆;④穿丧服。

  【小题1】①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 乎?

  【小题1】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流五步远,天下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小题1】气势汹汹的语气,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答应,我将会发怒,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小题1】秦王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唐雎不卑不亢,机智勇敢。

  【小题1】如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等。

《战国策》文言文9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妾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期年之后(满一年)

  B.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C.官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漂亮)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乃下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暮寝而思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有关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参考答案:

  1.D

  2.D

  3.C

《战国策》文言文10

  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通旋,围绕、绕圈子。④朝:早晨,也指一天。

  1.下列各组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往见伯乐(接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C.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一箪食,一豆羹(食物)

  D.比三旦立于市(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

  2.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因为)

  B.臣有骏马欲卖之(无意义,一般不译)

  C.伯乐乃还而视之(于是)

  D.而伯乐不常有(而且)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就这个道理谈谈你对名人做广告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1)拿着马鞭面对它(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2)希望您绕着圈子看它,离开了还回头看它。

  4.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或名人的重要性。谈看法略,能围绕伯乐的重要性来谈,名人做广告的利或弊,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一节》文言文 下一篇:《卧薪尝胆》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战国策》文言文1苦成常谓建信君曰:“天下合从,而独以赵恶秦,何也?魏杀吕遗,而天下交之。今收河间,于是与杀吕遗何以异?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从而有功乎,何患不得收河间?从而无功乎,收河间何益 ......

您也许喜欢

《孔子家语》文言文 《百家姓.宗》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濮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申屠》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傅》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本草纲目·草部·玄参》文言文 《百家姓.骆》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邱》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益》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储》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