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恽敬作,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
游庐山记

清 恽敬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注】①宫亭:宫亭湖,彭蠡湖(鄱阳湖)的别称。②舣(yǐ):船靠岸叫舣。星子:县名,在鄱阳湖西北岸,庐山之南。③振钥:用钥匙开锁,指打开文会堂的门。顿:住下。④湖壖(ruán):湖边。

相关试题及答案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并海诸山多壮郁  并:并列       B、敬以事绝宫亭      绝:横渡
C、壬午,道万杉寺    道:取道       D、山之腰皆弇之      弇:覆盖
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庐山“足以娱性逸情”的一组是(    )
①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②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③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     ④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⑤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⑥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庐山三面环水,因为江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显得清逸动人。
B、作者的庐山之游,既饱览了庐山奇异的自然景观,也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和李白的读书堂等人文景观。
C、作者在登上太乙峰后,极目远眺彭泽,云朵遮天蔽日,滚滚而来,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
D、作者认为云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本文记述游览庐山的经过,重点记下了云的变幻奇巧的景象。
8、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A、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B、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其诡变/足以娱性逸/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C、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其诡变足以娱/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D、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2)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参考答案:
5、A(并,通“傍”,靠近)
6、D(①是说江湖之水与海水的区别;②是交代文会堂院落之中的植物状况;⑤是说山色及岩谷的形态。)
7、B(根据文中“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一句可知该项理解有误。)
8、A
9、(1)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水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
(2)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未见到过的。

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后,循贯道溪               循:顺着
B.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           且:将要
C.未抵秀峰寺里所                 所:左右
D.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旋:返回

9.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体现庐山“有娱逸之观”的一组是
①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②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
③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④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⑤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⑥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庐山三面环水,而那水因为是河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是显得清逸动人。
B.作者是因为有事渡过鄱阳湖,顺道上了庐山,有了庐山之游,在山上逗留了数日,晚上住宿在文会堂、秀峰寺等地。
C.庐山云蒸雾绕,尤其是作者在登上五老峰后,极目远眺彭泽,大朵的云遮天蔽日,滚滚而来,让作者叹为观止。
D.作者的庐山之游,既想饱览庐山奇异的自然景观,也想趁机观赏李白的读书堂和王羲之的墨池等人文景观。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3分)                               
②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4分)

参考答案:
8.C/ “旋”在句子中作副词用,应译为“随即”“不久”。
9.B/①是说江湖之水与海水的区别;②是交代文会堂院落之中的植物状况;⑤不是景观,而是人物行为。
10.C/结合原文第3段中的文字“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可知C项中“尤其是作者在登上五老峰后”的表述有误。
11. (1)①再往西去,不久到了栗里的卧醉石,卧醉石比屋子还高大,正对着涧水。
②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象这样地变幻奇巧,足以悦人心性、散和情兴,以留给以后的感兴趣者。

译文
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具有清逸动人的景致。
嘉庆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我因有事渡过鄱阳湖,泊船左蠡。十三日,船停靠在星子县境,于是便前去游览。这一天前往白鹿洞,眺望五老峰,穿过小三峡,停驻于独对亭,打开锁,在文会堂止息。那里有一棵桃树,桃花正开;右边有一株芭蕉,蕉叶才刚刚抽出。月出以后,沿着贯道溪,经过钓台石、眠鹿场,转向右走到后山。成千上万棵松树和杉树象屋上的桁梁那样,横贯在五老峰的山脚处。
十四日,经由三峡涧,登上欢喜亭。亭子已经残坏,道路非常危险。寻求李氏山房的遗址,没有能够找到。登上含鄱岭,大风在岭后面呼啸着,沿着通道吹来。风停后,爬上太乙峰。向东南方遥望南昌城,斜北远眺彭泽县,都隔着鄱阳湖,湖水清亮亮地闪烁着波光。过了一会儿,地面就象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再过一会儿,暗影已移到湖面中央;再过一会儿,延伸到湖岸,然后连山脚都看不清了。这才知道是云朵遮蔽了天空,由远而来。这时候四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而大块的浮云不计其数,成群结队,从山岭后涌起,互相奔驰追逐,布满空中,看样儿将要下雨。这样就没到五老峰而改行下山。观看玉渊潭,在栖贤寺小歇。回头望五老峰,只见夕阳透过云层的空隙照射下来,象是跟峰峦互相依靠着似的。回来,在文会堂住宿过夜。
十五日,走过万杉寺,在三分池喝茶。离秀峰寺还有一里路左右,就望见瀑布悬挂在半空中间。等进了寺门,于是朝西面瞻望青玉峡,仔细地观望香炉峰,在龙井洗手。寻求李白的读书堂,未能找见。返回,在秀峰寺内过夜。
十六日,去瞻云峰,迂回取道绕行过白鹤观。随即到了归宗寺,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再往西去,探访栗里的陶渊明卧醉石,卧醉石比屋子还高大,正对着涧水。途中寻访简寂观,但没有前去。返回,住宿在秀峰寺,遇见了一微头陀。
十七日,吴兰雪带着廖雪鹭和小和尚朗园来,大声喧笑着,推门直入。于是大家一起上黄岩峰,侧身踮着脚步越过文殊台,俯身欣赏瀑布飞流直下,一直望到看不见为止。登门求访黄岩寺,踩着乱石去探寻瀑步的源头,迎着汉阳峰向上,到路行不通了才停下脚步。重又返回宿于秀峰寺。吴兰雪去瞻云峰,而一微头陀去九江。这天夜里下起了大雨。算来在山中已经五天了。
十八日,早晨望瀑布,比下雨之前大了一倍。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更为清楚。山深沉沉的,一派浓郁的深青色,岩谷象用刀削过一般平直。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缕白云袅袅上升,于是成团的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又一会儿,满山都见团团的云朵;再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
云,是水的象征,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象这样地变幻奇巧,足以悦人心性、散和情兴,以留给以后的感兴趣者。


简析:
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只作大概叙述,简括明了;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重点突出。文中开门见山,首先指出庐山三面环长江大湖的形胜特点,“有娱逸之观”。然后在六天记游中,生动描述了含鄱口俯览鄱阳湖上风云卷来的云障奇观和神林浦仰望香炉峰下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最后以“云为水征,云从山出”的传统说法为根据,点出庐山形胜最“足以娱性逸情”者为云,与首段相应作结。可见作者在立意谋篇、安排布局上是讲究章法、颇为用心的。这一游记章法有可取之处,能够概括介绍全貌,又能具体突出奇胜之景;作者文笔洗炼生动,善于描写景物特征,也是该文艺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恽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举人,以教习官京师,历富阳、新喻、瑞金等县令,以廉声卓异,擢南昌府同知,改署吴城同知。为人负气,崇尚名节,被忌恨他的人诬告弹劾,以失察为由去官。恽敬致力于古文,其文章得力于韩非、李斯,与苏洵接近,风格较为自然奔放。与张惠言等创立“阳湖派”。著有《大云山房文稿》。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方苞《刘古塘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恽敬作,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 ......

您也许喜欢

苏辙《隋论》“昔者三代之君,享国长远”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世槙《御史梁皙次先生传》阅读答案 “余应桂,字二矶,都昌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杜鹃啼血不如归去——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杜鹃 《哀溺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请君入瓮》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阅读答案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