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明智节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智囊·明智节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襄阳围急,将破,立信①遗似道②书,云:“沿江之守,不过七千里,而内郡见兵尚可七十余万,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汰其老弱,可得精锐五十万,于七千里中,距百里为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总督。其尤要害处,则参倍其兵。无事则泛舟江、淮,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互援,联络不断,以成率然之势,此上策也!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莫若礼而归之,请输岁币以缓目前之急。俟边患稍休,徐图战守,此中策也!”后伯颜③入建康,闻其策,叹曰:“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北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言:“朝廷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刚断之意少,乞斩师孟④衅鼓,以作将士之气。”且言:“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邑郡,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变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广,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东,而建阃于番阳 ;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约日齐备,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评〕靖康有李纲不用,而用黄潜善、汪伯彦;咸淳有汪立信不用,而用贾似道;德祐有文天祥不用,而用陈宜中。然则宋不衰于金,自衰也;不亡于元,自亡也!

  (选自冯梦龙《智囊·明智》)

  已而闻似道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立信叹曰:“吾今日犹得死于宋土也。”乃置酒召宾佐与诀,手为表起居三宫,与从子书,属以家事。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抚案者三,以是失声,三日扼吭而卒。

  (选自《宋史·汪立信传》)

  (元世祖)召入谕之曰:“如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立信:即汪立信。②似道,即贾似道。③伯颜:元大将。④师孟:南宋降元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使敌得以为辞 辞:借口

  B.以作将士之气 作:激励

  C.宋惩五季之乱 惩:惩治

  D.属以家事 属: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莫若礼而归之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请输岁币以缓目前之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至一县则一县残

  欲苟顺私情,则告不许

  D .愿赐之一死足矣

  我何何面目见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立信对敌我双方情况十分了解,他的上书数据分析具体、翔实,用兵策略环环相扣,自成系统,但可惜不被贾似道采用,宋军只能以溃败告终。

  B.文天祥从对敌斗争意志、国家政策方针角度分析宋朝形式,涉及物质基础、人力资源、战略战术安排甚至还注意到民间抗敌力量,确实高瞻远瞩。

  C.汪立信知道国势倾颓,已难以挽回,他不愿意看到大宋灭亡的结局,不愿做亡国奴,以身殉职,上吊而死,体现了刚烈的性格和对宋室的忠心耿耿。

  D.文天祥被俘以后,面对敌人的诱惑,毫不动摇,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临刑时他慷慨激昂,视死如归,体现了大丈夫气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

  (2)然则宋不衰于金,自衰也; 不亡于元,自亡也!

  (3)已而闻似道溃芜湖,江汉守臣皆望风降遁。

  二、1.C 解析:C项,惩:苦于。如《愚公移山》中的“惩山北之塞”。

  2.A 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可不译。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他们。

  3.D 解析:D项,“临刑时他慷慨激昂”错,原文为“临刑殊从容”,文天祥是从容就义,数日后,其“面如生”。

  4.参考答案:(1)假使宋室真的采用这个计策,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2)既然这样,那么宋朝不是因金人强大而衰弱,而是自己衰弱;不是被元灭亡,而是自己灭亡。

  (3)不久,就听到了贾似道在芜湖溃败的消息,江汉守臣也都望风投降或逃跑。

  解析:第(1)句关键词语“使”(假使)、“安”(怎么),语句要通顺。第(2)句关键词语“然则”(这样,那么)、“自衰”(自己使……衰亡),语句要通顺。第(3)句关键词语“已而”(不久)、“遁”(逃跑),语句要通顺。

  参考译文:襄阳城被蒙古军围攻,情势急迫时,将要被攻破,汪立信写信给贾似道,说:“沿长江的防线不过七千里,而内郡现有的士兵还有七十多万,应该都派到江边,充实对外防御的兵力。七十多万兵力中,淘汰掉老弱不堪作战者,还有五十万精锐。在七千里之间,每距一百里设一屯,每屯有守将,十屯为一府,每府有总督。地势特别重要的地方,就用三倍兵力。平时在江淮之间泛舟来往,保持联系,战时东西彼此支援,联络不断,来造成足以应付蒙古人忽然攻击的防御力量,这是上策。扣留蒙古人的使臣,对我们没有好处,只会给敌人借口。不如礼遇他们,放他们回去,以每年输送财帛的方式来缓和目前急迫的形势。等边境的压力稍微缓和,再从长计议战守的策略,这是中策。”后来蒙古伯颜攻入建康,听到了汪立信这番策略,叹息道:“假使宋室真的采用这个计策,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这里呢?”

  蒙古人南侵,文天祥上疏,说:“朝廷只求一时偏安,牵制前方将帅作战的气息太浓,而奋发进取、决心作战的.意志太弱,请求立刻斩杀师孟,用他的鲜血涂在鼓上,来激励士气。”又说:“宋朝受五代之乱的伤害,虽然削弱拥兵的藩镇,建立邑郡,一时虽然可以矫正军人拥兵作乱的弊病,然而也付出国力衰弱的代价,所以敌人每到一州,一州就残破,每到一县,一县也残破,最后弄得整个中原沦陷,如今后悔也来不及。如今应将天下分为四镇,每镇设立都督一人负责统领;将广西并入两湖为一镇,军府建于长沙;将广东并入江西为一镇,军府建于隆兴;将福建并入江东,军府建于番阳;将淮西并入淮东,军府建于扬州。要求长沙负责收复鄂地一带,隆兴负责蕲黄一带,番阳负责江东一带,扬州负责收复两淮一带。如此,才能使各镇地大兵多,足以对抗敌军,并找寻适当时机约定日期一起进军北伐,有进无退,倾尽全力攻击敌军,使敌军因战线扩大,必须防备各方的攻击兵力,而造成局部防御兵力的不足,疲于奔命。再加上我方策动敌后的百姓起义,从内部加以骚扰颠覆。如此,敌人就不难击退了。”

点击展开全部
上一篇:文言文阅读课后练习 下一篇:《明史·列传第五十》文言文阅读练习
* 襄阳围急,将破,立信①遗似道②书,云:“沿江之守,不过七千里,而内郡见兵尚可七十余万,宜尽出之江干,以实外御。汰其老弱,可得精锐五十万,于七千里中,距百里为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总督。其尤要害处,则参倍其兵。无事则泛舟江、淮,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互援 ......

您也许喜欢

厚德录文言文阅读练习 蒙骜伐魏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出师表》《贞观政要》比较阅读练习题的答案 荀子非相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片段练习及答案解析 《「甲」大将军邓骘...》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后汉书·梁统列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适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元史·月鲁不花传》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课外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
其它热搜诗词 其它热搜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