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得手的诗词(1030首)

781 《次韵和牧翁题沈启南奚川八景图卷》 明·周永年

奚川八景不可见,尽情敛取入画图。
侍郎作歌系其后,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见诗如见画,当食几欲忘歠泬。
五柳宅边竹里馆,宁与晋唐人物殊。

782 《苍松为许志完作》 明·庄昶

箕山老人松树图,开卷凌乱千人呼。
毕宏已死更谁手,南京老盛天下无。
此松画本得何处,元是公家挂瓢树。
虬髯偃蹇老铁蟠,雷雨苍龙木腾去。
呜呼此树百炼钢,数千万变冰与霜。
忠臣义士我所拜,山中万古文天祥。

783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宋·苏轼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784 《送贾讷倅眉二首》 宋·苏轼

当年入蜀叹空回,未见峨眉肯再来。
童子遥知颂襦袴,使君先已洗樽罍。
(李大夫,眉之贤守也。
)鹿头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

785 《送李公择》 宋·苏轼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

786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 宋·苏轼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787 《赵阅道高斋》 宋·苏轼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788 《无题?此为白居易诗?》 宋·苏轼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
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
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
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789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宋·苏轼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従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790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宋·苏轼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791 《送周正孺知东川》 宋·苏轼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
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

792 《和吴冲卿鸦鸣树石屏》 宋·王安石

寒林昏鸦相与还,下有跂石苍孱颜。
曾於古图见彷佛,已怪刀笔非人间。
君家石屏谁为写,古图所传无似者。
鸦飞历乱止且鸣,林叶惨惨风烟生。

793 《赠陈君景初》 宋·王安石

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堂堂颍川士,察脉极渊薮。

794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宋·王安石

秋来闲兴每登临,因叩精蓝望碧岑。
强策羸骖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同时览物悲欢异,自古忘名趣向深。
安得湖山归我手,静看云意学无心。

795 《寄黄吉甫》 宋·王安石

朱颜去似朔风惊,白发多於野草生。
挟策读书空有得,求田问舍转无成。
解鞍乌石冈边坐,携手辛夷树下行。
今日追思真乐事,黄尘深处走鸡鸣。

796 《永济道中寄诸舅弟》 宋·王安石

灯火匆匆出馆陶,回看永济日初高。
似闻空舍鸟乌乐,更觉荒陂人马劳。
客路光阴真弃置,春风边塞只萧骚。
辛夷树下乌塘尾,把手何时得汝曹。

797 《玉堂寓直晓起书事记直舍老兵语》 宋·范成大

江湖垂钓手,天汉摛文堂。
魂清不得眠,室虚自生光。
晓纬澹天阙,江涛隐胡床。
传呼九门开,奔走千官忙。
若若夸组绶,纷纷梦黄粱。
微闻铃下驺,窃议马上郎。
但计梦长短,宁论已行藏。

798 《小峨眉》 宋·范成大

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
龙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从岷嶓过其下,奠山著藉称雄豪。
告成归来两阶舞,泗滨锡贡备九韶。

799 《和黄冕仲寄题延平泠风阁》 宋·秦观

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
满地溪山归藻井,有时丝管下沧洲。
快哉便得逍遥趣,偶尔还成汗漫游。
谁为发挥无妙手,赋凌楚玉有家丘。

800 《感怀》 宋·陆游

老病与世绝,屏迹三家村。
我居一何陋,举手屋可扪。
客至不能迎,坚坐度朝昏。
一窗修竹下,超然傲羲轩。

* 关于下得手的诗词 描写下得手的诗词 带有下得手的诗词 包含下得手的古诗词(1030首)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