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的诗词(306首)

161 牙讚》 宋·宋真宗

西方大圣号迦文,接物垂慈世所尊。
常愿进修增妙果,庶期饶益在黎元。

162 牙山》 宋·胡鉴

烈火烹沸鼎梦游,梦回渐觉此身浮。
坐忘三载蕉中鹿,卧护一帆天际舟。
要识此心如止水,尽将尘迹送牢愁。
荆溪莓藓青无羔,待与石亭三日留。

163 《题瑞岩扣冰古》 宋·刘子羽

古木千章覆地阴,微风披拂递幽吟。
化身大士久圆寂,归命群黎无古今。
能使兵戈长偃息,要知原力本宏深。
中原赤子方鱼肉,原广当年济物心。

164 《答僧问法大意作偈》 宋·释广原

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
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165 印元公自京师还作诗赠之》 宋·释可遵

上国归来路几千,浑身犹带御炉烟。
凤凰山下敲篷咏,惊起山翁白书眠。

166 《狗子无性》 宋·释妙总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
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167 《石寺》 宋·释南越

松竹行才尽,香城绝世尘。
倚岩开半殿,凿石见全身。
钟鼓中天晓,烟花上界春。
出门重稽首,愿值下生辰。

168 《悟鉴问领旨述偈》 宋·释清海

实际从来不受尘,个中无旧亦无新。
青山况是吾家物,不用寻家别问津。

169 《呈鉴禅师偈》 宋·释心道

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170 《烧木》 宋·释心道

彭祖八百乞延寿,秦皇登位更求仙。
昨向天津桥上过,石崇犹自送穷船。

171 《举狗子无性话颂》 宋·释中仁

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172 《题刹》 宋·释宗印

七十劳生西复东,乡关在望念飘蓬。
大辽半岁九分尽,全晋一年千里空。
周召已亡无善政,蔡童虽死有余风。
华阴乞食商山去,岩谷幽寻四老翁。

173 《念三昧诗》 宋·释遵式

万感外形骸,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幽神资始绩。
妙象非夙预,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清玩心无怿。

174 《念三昧诗》 宋·释遵式

金肌昧真见,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託,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局士安与云。

175 《念三昧诗》 宋·释遵式

融抱回曲照,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逍遥期西赏。

176 《念三昧诗》 宋·释遵式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177 雅赞》 宋·宋仁宗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旁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祗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178 教光寺》 宋·王陶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要。

179 《龙兴仁王舍纳凉联句十六韵》 宋·谢公定

诗见李薦二。

180 手花》 宋·杨巽斋

丹葩点漆细馨浮,苍叶轻排指样柔。
香案净瓶安顿了,还能摩顶济人不。

* 关于佛的诗词 描写佛的诗词 带有佛的诗词 包含佛的古诗词(306首)

关于佛的诗句

三世佛佛佛 礼佛佛无言 问佛佛不求 佛佛心心 将闻持佛佛 粗砂施佛佛欣受 彷彷佛佛 彷彷佛佛 佛佛现前 佛佛道同 佛佛祖祖 佛佛见他出世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