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衣的诗词(526首)

421 《送吴志行监税》 宋·李流谦

乃翁儒林大宗匠,造化为炉铸卿相。
坐与文皇致太平,玉骨如尘汾水上。
斯文未丧不须嗟,仍喜郎君书起家。
等閒一第唾手得,以此报翁其未邪。

422 《送徐致州交代赐第归亲庭》 宋·李洪

九五飞龙阐文化,明光亲策穿杨射。
重瞳左右列皋夔,鹄立胪传玉阶下。
乙科首冠持橐门,衣钵家声传子舍。
扶阳一经世青毡,天语褒嘉增宠假。

423 《林复之求僧陈君举为写山谷与俞清老诗而和之》 宋·楼钥

归墨气何锐,为儒意何阑。
劝沮皆不可,更惟心所安。
何必收澄观,强欲加巾冠。
余看饮光衣,以次传阿难。

424 《送颜希圣尚书守泉南》 宋·楼钥

圣朝宝运开虞唐,太平天子垂衣裳。
恢张治具崇儒良,孰不愿依日月光。
用之则行舍则藏,孔门贤德遥相望。
朝望方隆位文昌,跬步可到中书堂。

425 《何司业挽词》 宋·楼钥

顷岁游孤屿,名门说二何。
胡为终璧水,自合上銮坡。
器重连城价,心澄古井波。
传家衣钵在,衮衮并儒科。

426 《送姜子谦丞於潜》 宋·楼钥

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
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
君看妙莲华,本出汙泥中。
两松痛埽溉,下有簿书丛。

427 《寄题延平范氏六桂堂》 宋·楼钥

高门儒效许谁同,秀气于今照演峰。
家学一椿连五桂,地灵两剑化双龙。
三人衣钵清名接,累世簪缨庆事重。
彼茁孙枝更林立,不须万户羡侯封。

428 《成均同舍饯别新安使君徐子宜太丞分韵》 宋·虞俦

我昔弦歌乳溪侧,嗟哉所割真鸡肋。
期民疾苦得饱谙,离彼三年能记忆。
丁男个个事播殖,红女家家动纺织。
可怜卒岁无完褐,纵使丰年有菜色。

429 《春蚕行》 宋·虞俦

今年桑叶贱如土,吴蚕戢戢多於鲁。
叶底时闻健食声,树头飒飒初来雨。
辛勤出火倏三眠,淮拟收功千万缕。
县官何忍为茧丝,女红切勿事纂组。
愚儒请遗天下衣,各使苍生有环堵。
天寒岁暮田舒翁,白发霜风吹两股。

430 《挽施文叔三首》 宋·赵蕃

岂但吾州少,端如四海稀。
儒椅据根柢,玉德著光辉。
不遇宁渠戚,传亡始谓非。
及今何所语,徒有泪沾衣。

431 《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 宋·赵蕃

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
立春日雨虽应时,到今阙然又几日。
游人但欣春物荣,农夫痛心田未耕。
我因于役偶适野,骇见蓬勃烟埃生。

432 《用程季仪送行之韵为别》 宋·赵蕃

过江今几年,遗俗不屡见。
纵余门户称,直有冠裳变。
惟君河洛间,南走楚粤遍。
虽从科诏求,未脱褐衣贱。

433 《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宋·赵蕃

叔父同流元佑支,清贫远自相国时。
旧闻河朔人伟奇,元衡笔力犹可窥。
佳哉伯玉贤埙篪,小阮亦与竹林期。
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

434 《访孟守》 宋·汪莘

紫阳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云屯,梨枣如星环。
迩来十载,有失汉诏宽。
坐令陇亩上,面作百摺酸。

435 《野趣亭》 宋·汪莘

晚唐多处士,林亭足娱嬉。
吾乡盛儒冠,何园可栖迟。
负者有不能,富者有不为。
我穷不出门,出门复坐驰。

436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 宋·曹彦约

惠国垂芳久,泸南锡第初。
诗书今有此,衣钵正关渠。
业大喧朝野,儒酸羡里闾。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权舆。

437 《故经略华文赵郎中崇宪挽章三首》 宋·曹彦约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
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
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
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438 《和西园胡季履见寄》 宋·曹彦约

衣冠叶叶着师儒,创见皇家异代无。
前事盛哉申国吕,近时继者武夷胡。
累朝经学堪贻厥,三世名家列友于。
莫道新来凋一萼,西园老柏更清癯。

439 《方南康席上观赣妓秀英作墨梅竹》 宋·曹彦约

南州佳人号秀英,窃弄毛頴亲儒生。
解衣傍若无我辈,疏梅矮竹真天成。
公主朝妆弄眉墨,误作铅华污宫额。
此君剑器藏锋釯,张颠缓出公孙娘。
我来忽见惊心目,张八何生魏何熟。
酒酣耳热且勿喧,为我殷勤写双幅。

440 《挽致政朝散王大夫章二首》 宋·曹彦约

风流江左后,今不愧诸王。
弓冶儒非误,衣冠晚见偿。
当时独立处,千载状元乡。
天定常如此,三槐有二郎。

* 关于儒衣的诗词 描写儒衣的诗词 带有儒衣的诗词 包含儒衣的古诗词(526首)

关于儒衣的诗句

卖尽儒衣买战衣 儒衣不著著僧衣 儒衣曾有髠钳者 儒衣嬉戏冠沐猿 儒衣干时主 送客愧儒衣 辕门拜首儒衣弊 辕门拜首儒衣弊 儒衣羞此别 儒衣羞此别 儒衣山鸟怪 朝出易儒衣 儒衣逐鼓鼙 儒衣稚子斑 儒衣事鼓鼙 儒衣事鼓鼙 儒衣何处谒公卿 儒衣何处谒公卿 儒衣嬉戏冠沐猿 皓发著儒衣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