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论的诗词(941首)
423
《赠狄崇班季子》 宋·苏轼
狄生臂鹰来,见客不会揖。
踞床咤得隽,借箸数禽入。
短后掬豹裘,犹溅猩血湿。
指呼索酒尝,快把长鲸吸。
424
《次前韵送程六表弟》 宋·苏轼
君家兄弟真连璧,门十朱轮家万石。
竹使犹分刺史符,尚方行赐尚书舄。
前年持节发仓廪,到处卖刀收茧栗。
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425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宋·苏轼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
426
《寄蔡子华》 宋·苏轼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428
《山坡陀行》 宋·苏轼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429
《次韵王震》 宋·苏轼
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
闻道吹嘘借余论,故教流落得生还。
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
诗酒暮年犹足用,竹木高会许时攀。
430
《岐亭五首(并叙)》 宋·苏轼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431
《阮籍啸台?在尉氏?》 宋·苏轼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余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435
《偶成二首》 宋·王安石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肋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之,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436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纹。
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语,地上赤日流黄尘。
烛龙中天进无力,客主歊然各疲剧。
437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宋·王安石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汉荡坼天如簁。
衡门兼句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萧辰忽扫纤翳尽,北岭初出青嵬嵬。
微之新诗动我目,烂若火齐金盘堆。
438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与何,爱我君为最。
君名高山岳,嵑乐嵩与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让尘境。
又如沧江水,不逆沟畎浍。
439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觉秋风白发生。
440
《酬王太祝》 宋·王安石
一马常随世事驰,岂论江激与河湄。
已成白发潘常侍,更似青衫杜拾遗。
勋业傥来知有命,文章聊欲见无期。
喜君材俊能从我,力学何妨和子思。
* 关于发论的诗词 描写发论的诗词 带有发论的诗词 包含发论的古诗词(9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