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海潮的诗词(95首)

41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42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43 《江南旅情》 唐·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南景色思念家乡

44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5 《道中寄福州王祠部》 宋·蔡襄

临津馆下日衔西,风卷寒潮上碧溪。
画船急桨随潮去,山川满眼烟凄迷。
醉起开船看潮落,林深日落哀猿啼。
离魂复与潮东下,兀然愁坐心酸悽。

46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唐·许棠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
英明不独中朝仰,清重兼闻外国知。
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

47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48 《一萼红》 宋·詹玉

泊沙河。
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
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
钓船在、绿杨阴下,蓦听得、扇底有吴歌。

思国凭吊抒怀感慨

49 《燕子矶》 明·盛时泰

渺渺寒潮带石矶,潮声山色两相依。
阴云翻浪明秋日,霞气蒸林生晚霏。
巴蜀船从巫峡下,荆吴人自海门归。
听歌酌酒银河曙,坐见高天一雁飞。

50 《粹之载酒南山仆与子媚辈乘小舟烟雨中绝江而》 宋·李弥逊

海神游戏千林昏,近山枫栎丹黄分,船头着处翠阳重,屐齿一过留苔痕。
邻翁酌我苦短昼,卜夜为尊起为寿。
公荣可饮次在狂,不假朱丝转长袖。

51 《观冯生所藏倭王锦袍歌》 明·王志坚

冯生示我倭锦袍,腥风凛凛寒发毛。
天吴紫凤恍惚是,水底鲛人亲自缫。
倭王昔日乘潮入,箕子城头鬼夜泣。
道旁瓦砾青珊瑚,茫茫衰草人膏湿。

52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宋·胡寅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

53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 宋·程公许

江路三年别,心旌万里摇。
登龙空有梦,蛰蚁困无聊。
侧听除书峻,深期庙论调。
方看仪玉笋,胡遽理荪桡。

54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55 《送从兄使新罗》 唐·顾况

六气铜浑转,三光玉律调。
河宫清奉赆,海岳晏来朝。
地绝提封入,天平赐贡饶。
扬威轻破虏,柔服耻征辽。

56 《送道士入天台》 唐·薛曜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57 《送道士入天台》 唐·薛曜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58 《晚入宣城界(一作春江晚行)》 唐·钱起

斜日片帆阴,春风孤客心。
山来指樵路,岸去惜花林。
海气蒸云黑,潮声隔雨深。
乡愁不可道,浦宿听猿吟。

59 《郡亭》 唐·白居易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60 《题永福寺临淮亭(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 唐·顾非熊

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虽无山可望,多有鹤堪听。
引客闲垂钓,看僧静灌瓶。
带潮秋见月,隔竹晓闻经。

* 关于听海潮的诗词 描写听海潮的诗词 带有听海潮的诗词 包含听海潮的古诗词(95首)

关于听海潮的诗句

共听海潮音 半年听海潮 卧听海潮吹地转 惟听海潮音 窗听海潮非世音 人天倾听海潮音 静听海潮音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