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用的诗词(511首)

241 《和子远春江用老杜韵》 宋·王之道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242 《再用前韵谢张济之见和》 宋·王之道

我欲访蓬莱,长笑挹浮丘。
此身插两翼,冷然御飕颸。
楼台耸琼瑶,草木丛珠球。
周旋於其间,不知尘世忧。

243 《过云间黄用和新圃》 宋·张元干

缭池剩欲开花径,傍舍先须作草堂。
雨后不妨频检校,客来留得共徜徉。
故园怪我归何晚,避地输君乐未央。
待得功成方卜筑,岂如强健享风光。

244 《次韵和石末公用元望韵遣兴见寄》 明·刘基

鹁鸠劝春耕,桴鼓帖宵逻。
拊循余暇日,珠玉生咳唾。
时维青阳初,天子在左个。
布德顺木令,万国罔不和。

245 《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 明·刘基

力役困年侵,种棘代遮逻。
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风条曲抽乙,雨叶细垂个。
是时春载阳,土脉如膏和。

246 《后二日赵无愧杜君章垂和前篇复用元韵自和呈》 宋·强至

给园胜地隐金沙,随意开筵饯使华。
社日兼宜数杯酒,春风未动一枝花。
垂垂禁鼓喧城里,一一归鞍傍水涯。
鱼目间投引骊颔,夜光双吐照贫家。

247 《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复用元韵答之三首》 宋·强至

魏台营妓胜添酥,一笑堪酬百琲珠。
只恐更深云雨散,明朝共是守寒炉。

248 《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复用元韵答之三首》 宋·强至

风流双腕转凝酥,舞彻伊州汗有珠。
探手始知帘外冷,照堂兽炭焰围炉。

249 《文通复用旧韵相示仍走笔和之》 宋·强至

花前直判醉酬春,饮量惭非刘伯伦。
折去也应颜色在,不知谁是戴花人。

250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宋·张栻

绿叶满园风雨余,君家花事岭中无。
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251 《廖宪送牡丹用海棠韵复走笔戏和之》 宋·张栻

报答春光须着语,年来老我不能奇。
风前娟好有余态,未必此花如此诗。

252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宋·张栻

几年身在水云间,愈见花边下语难。
犹有故人相慰藉,西山载酒未盟寒。

253 《仲秉再用前韵为梅解嘲复和之》 宋·张栻

东君岂是结新知,谁共群芳较疾迟。
不但一花高一世,更看嘉实满青枝。

254 《正甫还长沙复用斜川日和陶韵为别》 宋·张栻

吾党有佳士,寡欲自日休。
眷言平生心,从我万里游。
披云度岭峤,犯雪临江流。
顾我无定踪,飘然若轻鸥。

255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宋·陈造

又作凝香斋宿,未容燥吻得濡。
颇怪太湖龙伯,贝宫卧戏明珠。

256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宋·陈造

斩山木宁为民,焚巫尪恐伤仁。
看书饥而不害,公政无惭古人。

257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宋·陈造

紫沉初炷炉香,青章已达寥阳。
当有碧玉宫使,叱起河濒卧羊。

258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宋·陈造

燄燄水芝照影,娟娟风柳受梳。
何日诗成喜雨,凭栏客意凌虚。

259 《胜仲少卿公岩桂并诗二绝用韵和之》 宋·郑刚中

摇风暗绿疏疏中,困日轻黄小小花。
细认幽香已清绝,更随膏馥出君家。

260 《胜仲少卿公岩桂并诗二绝用韵和之》 宋·郑刚中

秋桂荷君亲拍赠,倾盘高插傍胡床。
儿童谩自温金鸭,三日炉金不敢香。

* 关于和用的诗词 描写和用的诗词 带有和用的诗词 包含和用的古诗词(511首)

关于和用的诗句

和戎非用武 用为羲和天为成 和羹使用非胥靡 餐和裨日用 九度搅和谁用法 用之不竭嘉客闻其新造酒永和镇百石 贵用在和羹 岂和已而用之 则民用和睦 用拂腥膻和九榖 用水调和 僭用诗谣和夸襦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