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重奏的诗词(147首)

101 《武陵书怀五十韵》 唐·刘禹锡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
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102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103 《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唐·白居易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104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太宗升遐之所)》 唐·温庭筠

邠土初成邑,虞宾竟让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齐三代,优游念四方。
万灵扶正寝,千嶂抱重冈。

105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太宗升遐之所)》 唐·温庭筠

邠土初成邑,虞宾竟让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齐三代,优游念四方。
万灵扶正寝,千嶂抱重冈。

106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 唐·罗隐

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
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107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前三首一作感德叙怀寄上罗邺王)》 唐·罗隐

营室东回荫斥丘,少年承袭拥青油。
坐调金鼎尊明主,横把雕戈拜列侯。
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108 《醮词》 唐·李沇

犬咬天关闭,彩童呼仙吏。
一封红篆书,为奏尘寰事。
八极鳌柱倾,四溟龙鬣沸。
长庚冷有芒,文曲淡无气。

109 《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 唐·贯休

明明赫赫中兴主,动纳诸隍冠前古。
四海英雄尽戢兵,皆如圪圪天金柱。
万姓多论政与德,请树丰碑似山岳。

110 《嫁女诗》 唐·嵩岳诸仙

劝君酒,为君悲且吟。
自从频见市朝改,无复瑶池宴乐心。
奉君酒,休叹市朝非。
早知无复瑶池兴,悔驾骅骝草草归。

111 《菩萨蛮》 唐·欧阳炯

晓来中酒和春睡,四支无力云鬟坠。
斜卧脸波春,玉郎休恼人¤
日高犹未起,为恋鸳鸯被。

112 《水调歌头(同子仪、韦之登舟青阁,用韦之韵)》 宋·管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
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
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
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古诗三百首春天咏物柳树讽刺

113 《水龙吟(寿周耐轩)》 宋·刘辰翁

多年袖瓣心香,重新拈出为公寿。
唤起老龙,如今正是,欠伸时候。
弱语闻莺,轻阴转柳,弦薰未透。
信江南,自有真儒未用,须待见、衮和绣。

114 《合宫歌(皇佑二年飨明堂)》 宋·赵祯

缵重明。
端拱保凝命。
广大孝休德,永锡四海有庆。
觚坛寓礼正典名。

115 《贺新郎(题吴江)》 宋·刘仙伦

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116 《游猎篇》 明·何景明

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
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奔戎造父两为佐,大人王母遥相待。
千金白狐来四荒,蝼蚁下国轻天王。

117 《酹江月》 元·刘处玄

陇西余虑,到潍阳秦台,空来空去。
贵府推官同太守,相访临归叮嘱。
壬戌新正,欲邀到府,未见先生许。
处玄重答,这里元宵亦做。

118 《摸鱼儿 扬州》 元·吴存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
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
人事别。
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

119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古风二十五韵》 宋·张縯

化工神伟开物姿,劖石万仞不作痴。
巍峰耸立威凤举,急挟怒流奔马迟。
隐然万里形胜重,信矣四海游观奇。
天开匹练势巀页,云拥列嶂青参差。

120 《送驾北征》 明·刘溥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 关于四重奏的诗词 描写四重奏的诗词 带有四重奏的诗词 包含四重奏的古诗词(147首)
四重奏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