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心的诗词(3167首)

21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唐·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22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唐·羊士谔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

23 《龊龊》 唐·韩愈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24 《昆仑使者》 唐·李贺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25 《寄远》 唐·赵嘏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26 《寄远》 唐·赵嘏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27 《宿贾岛原居(一作寻贾岛原东居)》 唐·马戴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
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
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
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28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 唐·李郢

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
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
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
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

送别

29 《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 唐·李郢

孤亭遥带寺,静者独登临。
楚霁江流慢,春归泽气阴。
野田青牧马,幽竹暖鸣禽。
日日年光尽,何堪故国心

30 《留别》 唐·唐彦谦

西入潼关路,何时更盍簪。
年来人事改,老去鬓毛侵。
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
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

咏物言志赞美写风

31 《留别》 唐·唐彦谦

西入潼关路,何时更盍簪。
年来人事改,老去鬓毛侵。
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
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

32 《雪中作》 唐·徐铉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
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
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33 《雪中作》 唐·徐铉

赋分多情客,经年去国心
疏钟寒郭晚,密雪水亭深。
影迥鸿投渚,声愁雀噪林。
他乡一尊酒,独坐不成斟。

34 《观郊礼》 唐·司马扎

钟鼓旌旗引六飞,玉皇初著画龙衣。
泰坛烟尽星河晓,万国心随彩仗归。

35 《述怀二首》 宋·宗泽

国心如奔马,勤王毛有奇兵。
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
黄屋肇新巍巍。
四方豪杰云来。
片言之悮天也,一见而决时哉。

36 《邹公挽辞二首》 宋·杨时

一伏青蒲上,三年瘴海滨。
泉甘不出户,客醉岂无神。
国心长在,知恩志未伸。
追怀垂绝语,空有泪盈巾。

37 《和太师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 宋·曹元发

乾坤满眼尽琪林,擎玉诗传魏国心
写琰已增天府重,掌琰已增天府重,掌冰匪愧地官任。
三千界内清无际,数十年来瑞独今。
喜雪未几还喜雨,老农歌舞爱春险。

38 《共乐堂》 宋·陈俊卿

共乐堂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尘襟。
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筼筜十亩阴。
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
凭栏四望丰年稼,差尉平生忧国心

39 《哭郭若虚》 宋·程时翼

一枝夭矫摩云操,三尺光芒报国心
易水歌残声杳杳,□□月落夜沉沉。

40 《次韵张晋彦秋日》 宋·王从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
江鸥无万里,云木目千寻。
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
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

* 关于国心的诗词 描写国心的诗词 带有国心的诗词 包含国心的古诗词(3167首)

关于国心的诗句

知余报国心 知余报国心 行忧报国心 谁知去国心 报国心皎洁 京国心烂漫 何处偏伤万国心 关塞迢迢故国心 关塞迢迢故国心 同怀故国心 何堪故国心 何堪故国心 葵倾报国心 葵倾报国心 经年去国心 经年去国心 万国心随彩仗归 忧国心如奔马 报国心长在 平生忧国心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