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尚书的诗词(1086首)

641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玉树交横雪后天,新诗吟得百余篇。
邮筒不住如飞翼,送与襄阳孟浩然。

642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露冷霜乾玉骨寒,异香盈鼻酷如兰。
清癯偶入骚人眼,往往开窗尽日看。

643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篱落寒梅三两枝,水沉为骨玉为肌。
悬知此去长闲暇,看尽东风烂熳时。

644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镂冰叠雪斗轻盈,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彭园富春色,数枝春色岂无情。

645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宋·释绍嵩

夜起荆扉趁暗香,林间梅下卜斋房。
寒窗安着清相向,清杀东坡锦绣肠。

646 《宛陵道院成用吴尚书韵》 宋·王遂

债然位望亚陪京,大作山川小作城。
堡障百年宽北顾,耕桑千里庆西成。
和风温若生庭户,明月飞来入栋楹。
道院依然无一事,只须空洞养心诚。

647 《宛陵道院成用吴尚书韵》 宋·王遂

传街轧轧度车声,夹道翩翩共雁行。
色养正须夸独乐,真廉何得似双清。
便当坐进传吾道,何必求为身后名。
大字已烦呵妙手,一犁依旧作胜氓。

648 《悼倪尚书》 宋·卫泾

历事三朝久,清居一世尊。
心惟在王室,手不炙权门。
横浦流风好,香山逸兴存。
经纶未渠展,此意向谁论。

649 《悼倪尚书》 宋·卫泾

旧草扬庭制,旋高曳履声。
胸襟忠愤切,官职去留轻。
定力鳌为动,浮言蜮自鸣。
太玄从白首,性地转分明。

650 《悼倪尚书》 宋·卫泾

入馆论心旧,同朝托契长。
鲈乡各归去,鸥水久相忘。
正喜山中隐,俄传橘里藏。
遗铭最奇绝,读罢泪淋浪。

651 《寿俞尚书七十九》 宋·尹直卿

后皇深助顺,命世烨生贤。
临汝葱佳气,罗浮降散仙。
春兰早无圣,秋竹晚弥坚。
稳击三千水,高腾尺五天。

652 《题高尚书夜山图二首》 宋·赵孟淳

月底江山如昼好,楼中几席与秋清。
剡藤不到高人手,一段风流可得成。

653 《题高尚书夜山图二首》 宋·赵孟淳

江行山立月盘桓,有客无言楼上看。
清兴肯随城漏尽,夜深风露恐高寒。

654 《用贡泰甫尚书韵赠别吴君济掾史》 明·林弼

东风蒲柳满江津,杯酒离亭暂别君。
春事又随红紫老,人生每似燕鸿分。
榕亭雨过闻莺语,桑海天青见鹤群。
东府仙人应握手,三神高处望红云。

655 《送工部洪尚书上京》 明·罗玘

南都送司寇,北部迓司空。
船底冰初泮,马头花正红。
班齐丹陛左,朝罢午门东。
谁问考工记,年来尽属公。

656 《送王尚书德辉还馀姚》 明·石珝

春花岂胜秋,新人不如故。
纷纷红紫群,酣艳良未悟。
千金买马首,百罔捕毚兔。
一曲雍门歌,夕阳在高树。

657 《送陈尚书洽同英国公出镇安南》 明·王英

黄麻宣命出微垣,荣宠新瞻八座尊。
天子再令开幕府,威声先已到辕门。
遥飞羽檄收残寇,却放诸军入旧屯。
应共成功窦车骑,归来麟阁拜深恩。

658 《送王尚书还朝兼简张学士》 明·雪庐新公

文采丹山一凤毛,是藩征饷独贤豪。
飞帆转海南风正,曳履趋廷北极高。
花拥御筵歌《湛露》,香浮宫瓮赐蒲萄。
朝回为报张燕国,莫把新诗夺锦袍。

659 《正旦后送兵部尚书赵公还镇》 明·曾棨

总戎司马旧春官,坐镇边陲众自安。
双阙朝元瞻御扆,六州行部驻雕鞍。
履声暂待金门漏,旆影还冲玉塞寒。
明到关城多暇日,好将佳句寄朝端。

660 《悯农诗示吏部尚书郭琏》 明·朱瞻基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覈肥,安得嵒絮温。

* 关于尚书的诗词 描写尚书的诗词 带有尚书的诗词 包含尚书的古诗词(1086首)
尚书

关于尚书的诗句

白衣尚书何可比 君作尚书镇浙东 每愧尚书情眷眷 当年革履旧尚书 尚书安得不中书 尚书列侯第 紫绶尚书印 应为尚书不顾身 尚书复来斯 尚书宠赠新 尚书宠赠新 不是尚书期不顾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