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弃天的诗词(1209首)

601 《松江道中纪事》 明·杨循吉

余生信多厄,浩叹命可嫌。
二年不出门,日白夜有蟾。
云何此举棹,风雨随相淹。
嗟人孰无友,钱子吾所欣。

602 《奉怀钱宗伯受之海上》 明·于嘉

东望叠璟霞,有山虞吐翠。
天和丙舍游,日穰庚居遂。
俗嶂壅文河,拓由灵掌负。
关龙感狩麟,金版徙穿地。

603 《龙支行》 明·曾棨

龙支城头暮吹角,黄云蔽天沙草薄。
虎髯使者长安来,持麾拥盖边尘开。
城门尽是胡兵守,城外老人多白首。
拜迎使者双泪流,问云天子今安否。

604 《云安仙客行赠王五峰都宪》 明·张邦奇

放舟下鱼复,势与蛟龙争。
纬繣云摇三峡影,微茫月照万川城。
可怜万里飘蓬客,苍苔露冷东山石。
见说仙翁此结庐,暂向云阳停挂席。

605 《挽歌》 明·郑希良

浮生一虚梦,举世皆未觉。
靡靡空中絮,东西互飘泊。
譬如归山云,徐疾纷相错。
日暮澹无踪,乌没天寥廓。
乃知昧者悲,至人脱羁缚。
深松间茂柏,地下正相乐。
捐弃勿复道,天地会销铄。

606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07 《长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绮构瑶台高照耀,香车宝马并驱驰。
驱驰照耀皆豪贵,九棘三槐夹三市。
鼎食钟鸣将相家,朱帘绣柱王侯第。

608 《拟古诗(六首·永乐五年)》 明·朱高煦

道君莅天位,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狂妄开燕云。

609 《古风其三十六》 唐·李白

抱玉入楚国。
见疑古所闻。
良宝终见弃。
徒劳三献君。

610 《古风其四十六》 唐·李白

一百四十年。
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
峨峨横三川。

611 《赠武十七谔》 唐·李白

马如一匹练。
明日过吴门。
乃是要离客。
西来欲报恩。

612 《古风其十三》 唐·李白

君平既弃世。
世亦弃君平。
观变穷太易。
探元化群生。
寂寞缀道论。
空帘闭幽情。
驺虞不虚来。
鸑鷟有时鸣。
安知天汉上。
白日悬高名。
海客去已久。
谁人测沈冥。

613 《偶然作六首》 唐·王维

楚国有狂夫。
茫然无心想。
散发不冠带。
行歌南陌上。

614 《赠僧》 宋·苏轼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含富贵余,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615 《竹枝歌》 宋·苏轼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616 《迁居临皋亭》 宋·苏轼

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
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
虽云走仁义,未免违寒饿。
剑米有危炊,针毡无稳坐。

617 《巫山》 宋·苏轼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618 《种茶》 宋·苏轼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619 《石鼓》 宋·苏轼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従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620 《和子由苦寒见寄》 宋·苏轼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 关于弃天的诗词 描写弃天的诗词 带有弃天的诗词 包含弃天的古诗词(1209首)

关于弃天的诗句

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晚弃天之垠 直尔弃天爵 弃置如天外 自怜弃置天西头 弃掷傍天隅 自外天地弃不疑 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弃非天弃 自弃非天弃 万斛珠玑天弃舍 天之弃商久矣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