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愿言的诗词(1474首)
862
《白鹤山》 宋·吴世范
灵坛古蹟自来夸,四望峰峦锦簇花。
白鹤何来归洞府,青山竟日锁烟霞。
言寻庭下烧丹灶,争羡天边返斗槎。
我欲离尘换凡骨,愿随风驭到仙家。
864
《三清阁》 宋·吴愈
庐山之胜,秀出斗旁。
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民人所瞻,神天攸宅。
赍梦之祥,乃兴自昔。
865
《超览堂》 宋·徐大忠
君候雅有博大见,胸次不使倥偬蚀。
一朝放步城东南,超然神会而心得。
咄嗟高栋倚层空,振古奇观今未识。
桃花春暖意如迷,冻雨声来云泼墨。
866
《明妃曲》 宋·徐得之
妾生岂愿为胡妇,失信宁当累明主。
已伤画史忍欺君,莫使君王更欺虏。
琵琶却解将心语,一曲才终恨何数。
朦胧胡雾染宫花,泪眼横波时自雨。
867
《堆婆石》 宋·许仕叔
撑空叠石何嵯峨,世传其名曰堆婆。
乃在淛岭之巅,吴山之阿。
我来于此少憩息,借问父老元如何。
父老为言五代时,有婆姓方氏结茅岭巅两鬓皤。
868
《游武夷》 宋·叶枢
孤台起天半,群峰罗崔巍。
大王挺其间,玉女相因依。
上攀牛半墟,下窥鸥鹭矶。
神仙遥可接,灵草正秋肥。
869
《寿陈监丞》 宋·叶寘
岷峨之秀如云起,前有三苏后三李。
三苏专以节行闻,三李相承最工史。
两家百年成美谈,盛事胡不云东南。
春风楼前拥三山,秀出君家父子三。
870
《夏日观农》 宋·尤概
行行旷野间,田家功正甫。
老农谓予言,此中情难数。
焦枯虑连旱,阴损虑积雨。
插莳复耕耘,酷日无从拒。
岂不爱四肢,望岁忘其苦。
但愿庆丰年,得给人三鬴。
872
《设醮洞霄因以古诗记其事》 宋·章承道
鹤鸣在野声闻天,灵坛夜醮朝群仙。
群仙乘风驾云軿,一一来自虚皇前。
玉鑪不散香凝烟,火中金缕光相连。
仙官谓我帝所怜,百拜向帝臣有言,愿乞臣母千斯年。
873
《赠友之闽》 宋·赵良坡
世人作离别,惟别酒一觞。
今我与君别,稍稍鄙玕琅。
闽海古名地,幕职不可量。
圣明广延揽,计日下褒章。
愿将此言赠,用以代琼浆。
874
《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 宋·赵汝回
柳南矫矫蛟龙骞,古诗古文高入天。
奉试词场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集英殿下听胪传,唱在第十众所冤。
天岂恨汝月蚀篇,罚使得吟瘴海边。
875
《题黄存之春庄雨急图》 宋·赵汝绩
山浓树密春欲浮,农夫有事营西畴。
鹁鸪声歇风雨急,田塍滑澾如翻油。
牢披蓑衣紧击笠,浑身水流两股栗。
拣时浸种开稻包,心急鞭牛牛步刀。
877
《游延福寺》 宋·赵曾頀
行行出西郊,稍觉嚣尘远。
风景既已殊,硗确颇忘倦。
南安古雄州,今亦壮哉县。
九日一佳景,居然在郊甸。
879
《越城谣》 明·程国儒
越州城,城何高,四十五里之周遭。
洼地填为基,陂陀凿成壕。
白昼鞭笞夜击櫜,石民之骨灰民膏,越城虽高越民劳。
越民劳未已,我田未耕又科米。
880
《白头母吟次杨孟载韵》 明·杜寅
白头母,征人妇,银钗零落凤凰股。
天寒日暮练裙薄,脉脉无言倚庭树。
良人何在西从军,出入干戈死为伍。
腰间宝剑霜雪光,逐队齐行砍妖虏。
* 关于愿言的诗词 描写愿言的诗词 带有愿言的诗词 包含愿言的古诗词(14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