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廷的诗词(282首)

81 《妲己图》 元·杨维桢

小白竿头血,新图入汉廷
宫中双燕子,齐作牝鸡鸣。

82 《感怀(十四首)》 明·杨基

蝮蛇冬未蛰,裛草寒更生。
阳光泄为电,地雷忽有声。
上天号令乖,致此灾异并。
不然多杀伤,兵气之所成。
汉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
愿言调玉烛,仰见三阶平。
¤

83 《前日以诗赠贾麟进士繼蒙和答而杨蟠从事亦随》 宋·强至

贾生俊辩凌诸老,二十汉廷冠插脑。
魁奇远裔空传家,惨淡壮年翻却扫。
巧心用过金几缗,愤泪顷乾玉三抱。
五湖梦数归何时,四海形单生不造。

84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宋·李弥逊

不识威名擅汉廷,云仍今复见材卿。
万家桃李栽培盛,千里妖氛却扫清。
羽扇纶巾聊自适,风声鹤唳已魂惊。
向来雪锷橐藏地,賸筑诗坛按酒兵。

85 《次韵张嵇仲侍郎》 宋·李弥逊

燕公提在笔,万象入陶冶。
公今真心之,信是渥洼马。
当年劝天眷,愕睨肉食者。
珥貂汉廷臣,往往富平下,

86 《寄题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宋·李弥逊

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芗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点元规尘。
平生绝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钱神。

87 《送丘尉赴试南宫》 宋·吴芾

儒冠鼎盛缙绅多,海内如今数永嘉。
士习艺文争擢第,君明经术合传家。
莫言黄绶官犹小,须信青云路不赊。
好上汉廷晁董对,要令吾道益光华。

88 《赠范觉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庙器,至宝非凡璞。
胸怀吞云梦,豪气低华岳。
昔在童稚时,树立已卓卓。
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

89 《送杨嗣勋校书守眉山》 宋·楼钥

我生东南陬,不识蜀道难。
观君眉宇秀,想见岷峨山。
汉廷射策时,连璧照鸳班。
伯氏书万言,逸驾不可攀。

90 《与苏运使诩四首》 宋·赵蕃

筠阳有贤牧,典选得望郎。
汉廷急献纳,使节乃辉光。
翰墨一门盛,人才当代良。
平生愿识面,今日获升堂。

91 《闻克斋舅氏除江东提举以此寄贺》 宋·赵蕃

春风桃李花,开落几许时。
谅彼松柏质。
动有千岁期。
舅氏早负名,不作窈窕姿。

92 《魏辰州生日》 宋·赵蕃

昔在思文献,今焉见典刑。
玉良中有韫,陂广外无外。
毓秀舒淮水,飞声出汉廷
恩虽予符左,官来继毡青。

93 《别赵叔》 宋·赵蕃

汉廷无出右,天下举归心。
岁晚雪霜干,春余桃李阴。
班崇贰卿贵,掾落五溪深。
勿谓无回雁,邮传可嗣音。

94 《送章致远贤良赴招抚司机幕》 宋·曹彦约

穷经知国更知兵,梁楚中间播此声。
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策董先生。
平时未识人贤否,用处方关国重轻。
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

95 《谢虚斋和诗》 宋·郑清之

关心穑事恐春迟,暂许花风入绣旗。
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簪数箸刈蒌诗。
野亭寄韵追唐什,秋菊餐芳敌楚辞。
早晚催归汉廷右,西湖深处乐天碑。

96 《送张卿二生归潭州应举》 宋·项安世

丹凤飞来紫诏香,六龙初日上扶桑。
汉廷第一垂清问,潭府三元有故常。
赋客从来推屈宋,文星依旧照衡湘。
夜凉天宇清如洗,翼轸光中见柳张。

97 《赠查仲文》 宋·项安世

诸老更推挽,先生定别留。
孰知庐阜趣,战胜汉廷游。
直自全高隐,宁当退急流。
典刑能辈在,馀润觅东邱。

98 《送梁子辅赴召》 宋·晁公溯

汉廷日徵召,舟楫去纷纷。
行路子的见,成功吾未闻。
故人期此去,圣代用斯文。
会使如椽笔,书勋继典坟。

99 《读江南诸公诗》 宋·晁公溯

吟尽江南草木春,只今台阁有诗人。
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苹。

100 《咏史上·张汤公孙弘》 宋·陈普

张汤绝似公孙子,一样奴颜裹祸心。
不赖汲生如日月,汉廷谁与破幽阴。

* 关于汉廷的诗词 描写汉廷的诗词 带有汉廷的诗词 包含汉廷的古诗词(282首)

关于汉廷的诗句

汉廷取重张廷尉 白首汉廷刀笔吏 汉廷当自召 早晚归汉廷 早晚归汉廷 几分汉廷竹 敛版辞汉廷 汉廷风宪在 汉廷求卫霍 姓名那重汉廷臣 汉廷累下征贤诏 白首汉廷刀笔吏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