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照应的诗词(1375首)

561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宋·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送别感伤相思

562 《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 宋·王奕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
鹤飞仙去总成休。
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
不堪风景事回头。
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563 《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 宋·王奕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
鹤飞仙去总成休。
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
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
不堪风景事回头。
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564 《南浦(春水)》 宋·王沂孙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565 《无闷(雪意)》 宋·王沂孙

阴积龙荒,寒度雁门,西北高楼独倚。
怅短景无多,乱山如此。
欲唤飞琼起舞,怕搅碎、纷纷银河水。
冻云一片,藏花护玉,未教轻坠。

566 《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宋·王沂孙

玉婵娟。
甚春余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栏干。

567 《一萼红(红梅)》 宋·王沂孙

占芳菲。
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
青凤衔丹,琼奴试酒,惊换玉质冰姿。
甚春色、江南太早,有人怪、和雪杏花飞。

568 《八声甘州》 宋·仇远

敛双蛾、冷雨立毡车,离思上青枫。
想天阶辞辇,长门分镜,征骑西东。
应被婵娟早误,谁遣出深宫。
鸾袖不堪绾,前事成空。

端午节风俗吊古抒怀

569 《水龙吟·白莲》 宋·张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滴金盘露。
轻装照水,纤裳玉立,飘飘似舞。
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
记小舟夜悄,波明香远,浑不见、花开处。

咏物莲花赞美

570 《疏影·梅影》 宋·张炎

黄昏片月。
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咏物梅花

571 《霜叶飞(悼澄江吴立斋南塘、不碍、云山,皆其亭名)》 宋·张炎

故园空杳。
霜风劲、南塘吹断瑶草。
已无清气碍云山,奈此时怀抱。
尚记得、修门赋晓。

572 《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 宋·张炎

海山缥缈。
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573 《壶中天(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 宋·张炎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574 《浣溪沙》 宋·王采

雪里东风未过江。
陇头先折一枝芳。
如今疏影照溪塘。
北客乍惊无绿叶,东君应笑不红妆。
玉真爱着淡衣裳。

575 《凤栖梧》 宋·惠洪

碧瓦笼晴烟雾绕。
水殿西偏,小立闻啼鸟。
风度女墙吹语笑。
南枝破腊应开了。
道骨不凡江瘴晓。
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
爆暖酿寒空杳杳。
江城画角催残照。

576 《好事近(蜡梅)》 宋·赵士暕

雪里晓寒浓,已见蜡梅初折。
应是月娥仙挂,与娇魂香魄。
玉人挨鬓一枝斜,不忍更多摘。
酒面暗沉疏影,照鹅儿颜色。

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春节风俗抱负

577 《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 宋·万俟咏

平分素商。
四垂翠幕,斜界银潢。
颢气通建章。
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

写人美人赞美

578 《南歌子》 宋·权无染

照水金莲小,披风宝麝浮。
雪中开占百花头。
一味潇潇洒洒、自风流。
病态含春瘦,芳魂傍月愁。
轻烟微雨更清幽。
遮莫姚黄相并、也应羞。

579 《祝英台近(春恨)》 宋·吴淑姬

粉痕销,芳信断,好梦又无据。
病酒无聊,欹枕听春雨。
断肠曲曲屏山,温温沉水,都是旧、看承人处。
久离阻。

580 《水龙吟(秋寿太守)》 宋·曾惇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
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
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
况铃齐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书。

* 关于照应的诗词 描写照应的诗词 带有照应的诗词 包含照应的古诗词(1375首)
照应

关于照应的诗句

照应照物物非心 也须照应邻棋 内外照应无虞 千秋照应妾心明 明珠夜照应无数 照应芦花岛屿秋 澄光无私照应遍 寒光照应东窗白 照应鼎来联璧客 还应照所思 应照妾魂飞 唯应月照簟
其它热搜

相关链接